天天看点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作者:声音实验工作室

【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 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在哲学史上,如果我们把一些最重要的哲学家作一个分类的话,大概不外乎两类,一类我把他们叫作「巅峰型」的,一类我把他们叫作「先知型」的。

「巅峰型」哲学家

巅峰型的哲学家,用一个也是非常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例,大家很熟悉他的「密涅瓦的猫头鹰」:只会在黄昏才会飞翔。这话什么意思呢?哲学思想往往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代表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东西,哲学家的话往往是这个时代精神或时代思想的总结。

比如说我们谈到希腊哲学,大家马上会想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可以被认为是希腊哲学的顶端或者巅峰。他们的思想、学说代表了希腊时哲学的最高水准。希腊时代之后,进入中世纪后,时代的精神是基督教的神学。中世纪最顶峰的哲学家是谁?我们说是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近现代,巅峰型的或者集大成式的哲学家,我们一般会说是康德和黑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黑格尔的「密涅瓦的猫头鹰」

这些哲学家的哲学体系非常宏伟、浩大,他们对这个时代哲学思想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一种奠基性的或是总结性的表述和论证。

「先知型」哲学家

除了这些哲学家以外,在历史上我们还会发现有另外一种类型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往往不是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做一种论证或者辩护,而更多的是对这个时代立基于其上的基础、那些基本的概念,提出疑问、提出挑战、提出批判。

这些哲学家思想的被接受,往往都在他们过世以后,他们的思想可能会成为主流。很多这样的哲学家,实际上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进程中间,只是昙花一现,像流星一样。但是有一些后来成为思想发展的主流的哲学家,这一类的哲学家是「先知型」的哲学家。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Socrates)。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 这是法国画家雅克·大卫在 1787 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

苏格拉底在他的年代不是作为主流,而是作为异端。我们知道苏格拉底不仅是整个西方哲学科学文化的开端,也是我们哲学和科学精神的第一个烈士。再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举的是笛卡尔,笛卡尔代表着现代思想的开端,但在笛卡尔的时代,我们知道他跨两个时期,一方面他对当时的经院哲学,如果读他基本的著作,比如笛卡尔的《沉思录》,或者他的《方法谈》,你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一方面是旧体系的终结者,另外一方面又是新体系的开创者。

所以这样一些哲学家,我们会把他们叫作新时代的「先知型」的哲学家。那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我们把它叫作科学的时代。在科学的时代,当然我们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个时代我们又把它叫作现代,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现代性的问题,即这个时代赖以为基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说理性,比如说科学,比如说民主,比如说人权、正义,我们都会把它们认为是天经地义,作为我们整个思想的基础。

但是我们知道有些后现代的哲学家,「后现代」在这里并不完全意味着时间上的在后,这里的「后」有一个哲学的含义,它是对现代社会赖以为基的基本概念的合法性重新提出思考,重新提出哲学的论辩。海德格尔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类。在海德格尔前面还有一系列的哲学家,比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和尼采可以被认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

海德格尔的地位可以用“前无古人后估计无来者”来形容。海德格尔收束了之前的哲学史,用现象学的方法重新解释了所谓古希腊的真理观aletheia,接续了某种古希腊的传统,解构了传统形而上学,用自己的方式复兴了存在问题。同时影响了20世纪一大批哲学家。

海德格尔和黑格尔有一点点像,就是把整个哲学史作为自己体系的一部分,黑格尔那里哲学史就是理性认识自我的过程,是有目的的。而海德格尔把哲学史作为存在的历史Philosophiegeschichteals Seinsgeschichte。但黑格尔毕竟是形而上学的高峰,是旧的形而上学,而海德格尔的基本存在论是关于个人的,是反对旧的大而全形而上学体系,这点来讲海德格尔还是前无古人。

海德格尔“暴力解读”过的哲学家有很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尼采……可以说海德格尔把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传统都变成了自己“存在问题”的一部分。这是个以一己之力撬动之前几千年传统的男人。

【人物生平】

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教会的资助下1903-1906年到梅斯基尔希以南50公里外的康斯坦兹读中学,为将来的牧师职业作准备,1906-1909年在弗莱堡的文科学校上学。在这六年里他学习了希腊文,此后,除战争年代外,他每日必读希腊原著。他还学习了拉丁文。

1907年,海德格尔暑期回家度假时,从康斯坦兹三一教堂的神父那里借到F.布伦塔诺的著作—《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成为他毕生哲学事业的起点。

1909年进入弗赖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哲学,1911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跟随胡塞尔潜心研究现象学。1913年夏在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在弗莱堡期间曾为当时德国著名哲学家E.胡塞尔的学生,还曾参加新康德派哲学家里科(Heinrich Rickert)指导的研究班,从而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8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1915-1917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1915年夏他以题为《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获讲师资格。

1916年4月,胡塞尔受聘到弗莱堡大学继承里科的讲座。于是海德格尔得以亲聆胡塞尔的指教。那时他白天在邮局工作,晚上则在大学里听课或讲课。1917年海德格尔与艾弗里德(Elfride Petri)结婚。婚后再次应征入伍,在西线战场服役。1918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胡塞尔的助教。1922年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海德格尔夫妇与他们的两个儿子jrg和hermann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

1928年胡塞尔退休,他被胡塞尔推荐为弗赖堡大学哲学教席的继承人。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1929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堡的席位,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30年代以后,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最终破裂。1933年初,在德国出现了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此后5年间,德国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的有2800人,但海德格尔却在该年秋天带领960个教授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权,并一度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1945年盟军占领德国以后,他因这段历史受到审查并被禁止授课。1951年恢复授课,1959年退休,以后极少参加社会活动,避居在家乡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只和很少一些最亲近的朋友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生平年表】

1889年9月26日 生于德国巴登邦梅斯基尔希。父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母约翰娜,娘家姓肯普夫。父母笃信天主教。

1903年-1906年 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学读书。

1906年-1909年 在弗莱堡人文中学读书。

读到奥地利哲学家布伦塔诺的博士论文《论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存在”的多种含义》,发生对问题的存在产生兴趣。

1909年-1911年 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

1911年-1913年 在弗莱堡大学学习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1913年 在施奈德、李凯尔特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

1916年 获弗莱堡大学讲师资格,讲师资格论文题为《邓·司各特的范畴和意义学说》。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哲学和哲学批判杂志》第161期上发表。

胡塞尔任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海德格尔与胡塞尔首次见面。

1917年 与艾弗里特·佩特里结婚。

1919年 《评雅斯贝斯的世界观心理学》发表。

长子约尔克出生。

结识雅斯贝尔斯。

担任胡塞尔讨论班助教。

1920年 次子海尔曼出生。

1922年 担任马堡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在马堡工作至1928年。建成托特瑙堡小屋。

《那托普手稿》发表

1923年 应马克斯·舍勒之邀在科隆康德协会上作题为《此在与真在》的演讲。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发表

1924年 马堡神学家协会上的演讲《时间概念》

1926年 十二月四日在马堡哲学小型聚会上作题为《现象学研究的概念和发展》的演讲。

1927年 《存在与时间》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第八期上首次发表。

1928年 胡塞尔退休,海德格尔接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座教授。

在里加的赫尔德尔研究所作题为《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的多次演讲。

《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发表

1929年 一月二十四日在美茵法兰克福作题为《哲学人类学和此在的形而上学》的演讲。

三月在达沃斯高校讲座上作题为《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的多次演讲。

四月九日作《胡塞尔七十寿辰讲话》。

七月二十四日在弗莱堡大学礼堂作教授就职讲座,题为《形而上学是什么?》。

十二月在卡尔斯鲁厄作题为《今日的哲学问题状况》的演讲。

《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出版。

1930年 三月在阿姆斯特丹科学协会作《今日的哲学问题状况》和《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的演讲。

在各地多次以《真理的本质》为题作演讲。

1933年 当选为弗莱堡大学校长。

三月在校长就职典礼上发表题为《德国大学的自我宣言》的讲话。

1934年 辞去弗莱堡大学校长职务。

1935年 十一月十三日在弗莱堡艺术科学协会作题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演讲。次年一月在苏黎世重作。

1936年 四月二日在罗马作题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的演讲。

十一月至十二月在美茵法兰克福自由德国主教教堂议事会上作题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多次演讲。

1938年 六月在弗莱堡艺术科学、自然研究和医学学会上以《形而上学对现代世界图象的奠基》为题作演讲。

1939年 多次作题为《荷尔德林的赞美诗“如当节日的时候……”》的演讲。

1940年 作演讲《柏拉图的真理学说》。该演讲报告首次发表于1942年的《精神遗产年鉴》上。

1943年 作《追忆》,载于克卢克霍恩编缉的《荷尔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上。

六月六日在弗莱堡大学荷尔德林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作题为《还乡──致亲人》的讲话。

在小圈子里作题为《尼采的话“上帝死了”》的演讲。

《真理的本质》出版。

1944年 秋季被征召入民团。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出版。

1945年 被占领军当局禁止授课,直至1951年。

1946年 为纪念里尔克逝世二十周年在小圈子里讲《诗人何为?》。

与中国学者萧师毅一起译读《道德经》。

1947年 作《田间小路》《从思的经验而来》。

《柏拉图的真理学说。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出版。

1949年 十二月在不莱梅俱乐部作四次演讲,题为《观入在者》(《物》《座架》《危险》和《 转向》)。

1950年 六月六日在巴伐利亚艺术协会作演讲《物》。

十月七日为纪念马克斯·科默雷尔在比勒欧作题为《语言》的演讲。

《林中路》出版。

1951年 八月五日在达姆斯塔特的“人与空间”专题会议上作题为《筑·居·思》的演讲。

十月六日在比勒欧作题为《……人诗意地栖居……》的演讲。

1953年 五月八日在不莱梅俱乐部作题为《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的演讲。

五月作题为《科学与沉思》的演讲。

十一月十八日在巴伐利亚艺术协会作题为《技术的追问》的演讲,此演讲为“技术时代的艺术” 系列之一。

《形而上学导论》出版。

1954年 在苏黎世、康斯坦茨和弗莱堡作题为《沉思》的演讲。

《演讲与论文集》出版。

《什么召唤思?》出版。

1955年 十月三十日在梅斯基尔希纪念作曲家孔拉丁·科劳泽诞生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会上作题为《泰 然任之》的讲话。

八月在法国诺曼底作题为《什么是哲学?》的演讲。

1956年 五月在不莱梅俱乐部,十月在维也纳大学,作题为《根据律》的报告。

为1956年海贝尔日作《就“小宝盒”与海贝尔对话》。

在弗莱堡为建筑师们作题为《保罗·克莱》的演讲。

《走向存在问题》出版。

1957年 二月在托特瑙堡作题为《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的演讲。

夏季学期在弗莱堡大学一般研究班上作题为《思想原则》的五次演讲。

十二月和次年二月在弗莱堡大学一般研究班上作题为《语言的本质》的三次演讲。

《同一与差异》出版。

1958年 三月在法国埃克斯,七月在德国海德堡作题为《黑格尔与希腊》的演讲。

五月在维也纳城堡剧院黎明庆祝节上作题为《诗与思-关于斯退芬·格奥尔格的“词语”一诗 》的演讲。

1959年 一月在巴伐利亚美术学会上作题为《走向语言之途》的演讲。

在海德堡科学院作《就职演说》。

在慕尼黑荷尔德林学会会议上作题为《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的演讲。

九月二十七日被授予梅斯基尔希市荣誉市民称号,海氏作《向故乡梅斯基尔希致谢》的讲话

在巴登-巴登作题为《现时代的艺术的使命》的演讲。

《泰然任之》出版。

《走向语言之途》出版。

1960年 七月作题为《语言和家乡》的演讲。

1961年 《尼采》两卷本出版。

1962年 四月首次去希腊旅行。

《物的追问──康德先验原理的学说》出版。

《技术和转向》出版。

1964年 五月在梅斯基尔希以《关于圣·克拉拉的亚伯拉罕》致词。

1967年 四月在雅典科学和艺术学院作题为《艺术的起源和思的使命》的演讲。

《路标》出版。

1968年 在阿姆里斯维作题为《荷尔德林-诗歌》的演讲(勒内·夏尔法文翻译)

八月三十日至九月八日在多尔(普罗旺斯)举办题为《黑格尔:费希特体系与谢林体系的差 异》的讨论班。

1969年 九月二日至十一日在多尔(普罗旺斯)举办题为《康德:论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论据》的讨论班。

《面向思的事情》出版。

1970年 《赫拉克利特》(1966-1967年冬季学期讨论班》出版。

《现象学和神学》出版。

1971年 《谢林关于人的自由的本质的论文(1809年)》出版。

1972年 《早期著作集》出版。

1975年 《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27年夏季学期讲稿》出版。

1976年 《逻辑学-真理问题。1925/1926年冬季学期讲稿》出版。

五月二十六日逝世,二十八日安葬于家乡梅斯基尔希。终年87岁。

注:依据瓦尔特·比梅尔所著《海德格尔》一书中的“海德格尔生平年表”(见该书第152-155页)编译,有增删。──编者孙周兴

【人物轶事】

在被选为弗莱堡大学校长之前,海德格尔在1933年5月1日加入纳粹党。1934年4月他辞去校长一职。虽然直至战争结束,他仍然保留纳粹党党员身分。在担任校长的期间,弗莱堡大学禁止海德格尔以前的犹太裔教师胡塞尔进入大学图书馆,引发了纳粹种族清洗法例。

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 Niemeyer)的压力。

1935年出版《形而上学入门》时,他拒绝删除‘这场运动的内在真相及伟大’这样的字眼:“……这些都是所谓的哲学。而今天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哲学’,但又与这场运动的内在真相及伟大——即地球技术与现代人类的交锋——毫不沾边的东西,却渔猎于(由诸如)‘价值’或‘统一’(等概念所构成的)混沌的泥沼中。”

很多读者,包括其过去的学生哈贝马斯,把它理解为海德格尔对国家社会主义许下承诺的证据。

【贡献影响】

●哲学思想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

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存在与时间

在得到布伦塔诺的论文《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的多重意义》后,海德格尔说:“我开始了在哲学上第一次笨拙的尝试。”第一次开启了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莱布尼茨曾感叹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海德格尔显然也被哲学的发问震撼到了,并坚持着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

在弗赖堡大学时期,海德格尔在一些哲学杂志发表过论文(《学者》),与当时著名的教师交往密切,例如施耐德和李凯尔特,毕业时海德格尔的考虑过专攻数学争取教师资格和专攻哲学留校工作或者继续哲学,最终还是进了哲学系,并倒向胡塞尔。

在大学时期由于受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很大影响,并称这本书有着非凡的魅力,虽然阅读时困难重重,但此书始终不离手。1912年在《为天主教德国的文学展望》上发表《逻辑新探》,此文把已被胡塞尔克服的心理主义问题选择为主题,可见胡塞尔对其影响之深。在施耐德指导的《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成功取得“最优秀”的成绩后,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1915年,一战爆发取得教师资格,并写出了资格论文《邓司各脱范畴和意义学说》。海德格尔在论文中对各种对象领域、构成“各种现实性的形式”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进行考察这个意义上借用了司各脱的语言,对“范畴”进行了讨论。在做无俸讲师时,邂逅了胡塞尔。后者相当赞叹海的才华,并称其为“现象学神童”,于此之前胡塞尔年长的朋友,马堡大学的那托普交友曾有意聘请海德格尔来自己这边讲课,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1920年曾计划招聘海德格尔为编外教授,四月初在胡塞尔的生日聚会上结识了雅斯贝斯,马堡大学在1922年2月正式打算招聘时,结果还是没有实现,九月在海德堡雅斯贝斯的私宅中与雅斯贝斯进行了一周的讨论,十月中旬编写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即《那托普手稿》)并送往马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这些发展非常重要,标志着《存在与时间》方法上的准备。

在1923年在托特瑙堡修建了山中小屋,并作为主要的写作场所,在24年发表了《时间概念》之后的1927年,《存在与时间》的第一部分问世,从此海德格尔名声大噪,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德国哲学界的第一号人物。《存在与时间》成型时并不真正成熟,如果没有外部压力,海德格尔或许会推迟此书的出版,书中亦有不少草率,性急之处。

这里集中了海德格尔整个思想过程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逻辑与判断”“真理构成”“先于理论认识的经验”“事实性生命”“此在的存在方式”“时间性问题”等

海德格尔开篇便重申对“存在意义”发问的必要性,从“存在”本身便是超越一切种属关系的,最普遍的概念,它似乎谁都懂得,但其意义确隐藏在晦暗中。从柏拉图开始,便错误的把存在等同于一切存在者,海德格尔则认为西方哲学在这一错误上越走越远。书中详细讨论了此在与世界,时间的问题,书中概括来说分为此在与世界,此在与时间,此在展开部分。

书中准备性叙述中,则规划了人类学与心理学还有生物学,进行了生存论的准备工作。

并提出了Dasein(此在)的基本问题,“此在总是我的存在”Dasein指人的存在,海德格尔为了避免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占优和人的对象化(笛卡尔式思考)而选用此词。

之后便马上提出此在总是“IN-der-welt-sein”(在世界之中存在),并且详细讨论了世界与世界的各个环节。世界并不是物的单纯聚集,它并不是可以供我们直接观察的对象,我们总是属于世界。并讨论了笛卡尔的存在论,提出了用具和世内存在者,详细了讨论了人们对于物的用具性把握。

此在的展开样式则分为:情绪,言谈,领会。此在被抛之于世界,并总是非本真的沉沦与世界,在沉沦中与他人共在,依此海德格尔提出了众人的概念,我们总与其他人一起存在,并且在这种一起中参与大众的一切,然后丢失自己,被抛地筹划自身,接着就是沉沦的样式:闲言.好奇.两可。

尽管此在总是非本真的存在,但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畏”这一情绪,使得本真成为可能,畏没有具体对象,而是人类有限性的表现,此在的基本存在即为——操心。畏袭来,此在出离自身体,并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畏在畏之中,它是无而且在无何有之乡,此在害怕沉沦,并有了本真状态。畏使此在看到了自身的终极——死。海德格尔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它是时间的到时并且无法被经验,他使得此在谋划自身——向死而生,此时出现了“良知”呼唤此在。此在在这种良知中见到了本真能在的生存结构。

在书中最后一部分则讨论时间问题,批判了传统流俗的计数时间,结合时间性来讨论此在的生存状态,得出让人迷惑的概念“人即时间”这主要体现在领会.沉沦等时间性的讨论,在这里,也引导出了海德格尔的历史观念。

总的来说此书用人的在场来探索存在的种种意义,此后分析的种种结论则导出了存在的“疏明之地”,在这里存在者正题被把握,这光影纵横的存在场就是存在本身,使得物与此在的缘在发生,物与此在是其所是的回归于自身。不过存在本身的探索并没有就此结束。

此书的第二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或许出于思想的触礁,海德格尔决定不再写下去。后期的思索基本都是对《存在与时间》的补充,主要见于《形而上学导论》《艺术作品的本源》《时间与存在》《根据的本质》《真理的本质》等……

在科学方面海德格尔有着很高的修养,可以和海森堡进行高层次的科学对话,后期也对科学技术提出自己的批判:如《世界图像时代》《技术的追问》等。海德格尔后期也宣称了哲学终结,这是自然也是出于他对哲学史的深刻研究,后来他的全集已经出了80多卷,无疑是思想界的瑰宝,他用他的思想证明了他的一生。

【对中国的影响】

用“Dasein”与“Ereignis”阐释中国思想:新儒家的牟宗三把中国哲学康德化,建立了“圆教”。后来学者把中国哲学海德格尔化,用“Dasein(缘在)”与“Ereignis(本成)”阐释中国思想。例如;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和赖贤宗《道家禅宗与海德格的交涉》。

学者又利用海德格尔的哲学,进行了中国本体诠释学的理论建构,目标是建构中国的“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第一哲学是指神学中对于最高存在者(不动的推动者或神的研究,或指存在论(本体论)中对于作为存在之存在的研究。

神学之所以被称为第一哲学,是因为它的研究物件高于物理存在者;而对后者的研究是第二哲学的事。存在论之为第一哲学是由于它研究所有其他科学分支默认的原理、规律,并研究整个存在世界的第一因。在这个(即存在论的)意义上,第一哲学获得了它作为所有科学基础的普遍意义。对于胡塞尔,第一哲学所有其他哲学学科的方法论和理论的基础。例如:赖贤宗尝试利用海德格尔的哲学,建构了佛教本体诠释学(Buddistische Onto-Hermeneutik)的思想体系。

【人物著作】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1927)《存在与时间》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1935,1953年出版)《形而上学导论》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1936-38)《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Vom Ereignis)(1936-1938,1989年出版)《对哲学的贡献》

Holzwege(1950)《林中路》

Was heißt Denken?(1951-52)《什么叫思想?》

Der Satz vom Grund(1955-56)《根据律》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1955-57)《同一与差异》

Gelassenheit(1959)《泰然任之》

Unterwegs zur Sprache(1959)《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技术的追问》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科学家是当代最悲惨的奴隶】

为什么马丁·海德格尔说「科学家是当代最悲惨的奴隶」?

海德格尔这种说法呢,首先他做的这些不是科学哲学,要说的话更多是属于现代性批判的范畴。他的出发点不是推动科学,而是人类如何取得自由。现代科学、现代科技于他来说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

对于以上问题,海德格尔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现代科学的起源

在海德格尔看来,近现代科学的诞生始于科学的数学化。表面上看,现代科学(如牛顿物理)比古代科学(如亚里士多德物理)更依赖实验归纳,应当更注重经验。但海德格尔认为并非如此,他认为亚里士多德也是注重观察、测量和归纳的,而重点在于实验设计的意图与假设---牛顿是先将自然看做可被『数学筹划』而去设计实验、观察归纳的;亚里士多德却没有这样的先置假设。

亚里士多德将物体看做是有自身秉性的个体,它们的运动轨迹、处所都受内在本性影响。而牛顿物理下的物体是『平等』的,它们被浓缩为一个个质点,它们的位移仅与受力大小和自身质量有关——也就是说,牛顿物理体系中的物体是没有『质』的差异的,物理成为一种研究『量』的科学。海德格尔便以此推断:牛顿物理的基础其实并非经验,而是『数学筹划』(mathematical project [德entwerfen])。

海德格尔所谓的数学筹划,是人在面对物体时,先预设了一个『可公理化』的自然规律,将物体纳入这个体系进行『筹划』。数学筹划预设了只有『可被公理化的』才是可探索的,因此事物只有以『公理化』面貌呈现时才被认为是『科学的』,而必须有被严谨测量的可能性,才能称其为科学实验。

海德格尔把【现代科学】立足之本往一种【揭示世界的态度】上去分析,而不是用科学本身去分析科学,是非常高明的。如果仅从『科学』的内涵去分析,便流于定义本身,只有把现代科学放在历史中作为一个人类发展阶段去看,才可能跳出来追问人类与科学的关系如何自由。不过他对现代科学的理解并不能全信,光是他对牛顿物理的理解就有很多人反驳,至于生物化学他更不深入了。所以他这些批判,主要看看思路吸收有价值的即可,兼听而不可全信。

2.现代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危机

因为科学的基础是数学筹划,所以科学家是先预设了世界是可被形式化的,再寻找符合这条规律的证据,他称之为谋制(machination [德Machenschaft])。谋制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危害是:一切都可被规范化、形式化,存在的魅力(enchantment)将消失。这便牵扯到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本质的批判:理性主宰一切,世界沦为图像(World Picture [德Weltbild])。他追溯到笛卡尔对『我思』(cogito)的看重,认为现代科学的数学化,是从笛卡尔便开始的形而上学理性化的表现之一。当理性主宰一切,人作为思想者就成了世界中心,而世界就只能以被再现、被计算、被操纵的面貌呈现,我们遇到的只能是表象的图像,存在本身则隐退了。

其次,为了保证科学秩序的运转,科研必须机构化,科学研究的协调放在首位,具体科研人员放在次要位置。因为一旦这个大机器开始运转,这个数学筹划自身的完整性取代了个体差异的价值,科研人员成为可替代的一颗钉子,科学家进入流水线培训。海德格尔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技术人员、研究员将代替思想家;而大学关注的也不再是智慧,而是一种秩序意义上的『常识』。

3.现代科技的起源

同样,海德格尔将现代科技与自古以来就有的技术(techne)做对比,意在引出『现代科技的本质』。他认为现代技术与古代科技的差别是,现代科技是索求(challenging [德Herausfordern]),其本质是架构(enframing [德Ge-stell])

什么是索求呢?举个例子,以往人们种地,收割粮食,但把土地依然看做土地,只取自己所需的使用。但在现代科技的要求下,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土地,亩产量、石油产量、每平方米单价……土地成为可量化资源,只是尽土地的本分是不够的。现代科技体系下万物都成了一种储备(standing-reserve[德Bestand]),被用来筹划、存储、分配、获利。而这种将万事万物看做储备,并且加以筹划的态度,便是架构(enframing),也便是海德格尔认为的现代科技的本质。

4.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危机

科技带来的第一层危机,是使得人类自身也沦为一种资源储备--人力资源这个词就很好的印证了人的资源化;同时,人又感到自己是万物的领导者,是一切架构的建构者。于是就制造了一种幻觉:人所能遇见的一切都是人类或人类创造的。

科技的第二层危机,便是科技这种用架构去看待事物的方式,障蔽了其他认识事物的可能性。比如『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可能性。他认为艺术全然不同于科技,艺术不去索求,而是使事物本质在其中显现,这种通过艺术带入在场(bringing-forth into presence)的揭示是解弊(revealing[德Entbergen])。要注意的是,科技的架构(enframing)本身也是一种揭示(revealing),只是科技一旦成为主导的揭示方式,人类将无法看见世界其他方式的自我揭示。

5.人类的出路在何方

需要说明的是,海德格尔并不觉得我们应该停止科技发展。事实上,他认为架构(enframing)成为主导人类认知存在的方式,这本身是一种天命(destining[德Geschick]), 是历史揭露自身的方式。他甚至再三说明,历史发展并非全部在人类掌控之内,因此仅凭人类本身既无法阻止科技架构的出现,也无法使新的历史阶段到来。

但同时,人类并不是毫无主动权。人类之所以被科技束缚,更多的是因为人类并未认识到科技的本质和科技架构对人类认知方式的障蔽。一旦都意识到这点,就能敞开面对新的揭示方式了,也就是做好了接受新的历史阶段到来的准备。这种反思和敞开便是人类所能控制的那部分。

而对科学的反思会将人类释放(releasement[德Gelassenheit],在其他地方被译为泰然任之)到更值得被追问的问题的疆界。他在《科学与沉思》演讲的尾声说,"即使科学界延续现在的方式,不在本质上有所改革,但科学研究者们自身可以以思想者的身份在不同层面上反思科学并保持觉知,追问更深的问题,并时刻意识到除了科学技术承诺给我们的以外,世界还有很多认识方式。

6.海德格尔反科学么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总结出海德格尔这些观点:

a) 现代科学和科技主导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因此可能障蔽世界的其他自我揭示。

b) 但现代科学与科技是时代精神的展现,并非人类可自主控制,所以唯一解决危险的方法是反思。

c) 科学家如果没反思科学的本质,那他们追问的就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d)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有可能眼光被科技现状局限,但并不妨碍他们通过反思认识到科学实质,并为迎接不同的揭示方式的历史阶段做准备

大概总结,海德格尔批判的不是科学家,而是那种不反思科技的本质只盲目推动科技发展这一行为本身。海德格尔这几篇文章并不是说『科技不应当存在』,实际上他也反复声明了科技发展的不可避免,他的目的是揭露科学的边界,并没有反科学。

至于认为海德格尔反科学的呢,常用的证据是他在What is called Thinking中说的『科学家不思想』这句话。 但一旦我们理解他对科学的批判,就能理解他这里说的不思考,不是科学本身无用,而是指所有学科都被科学化以后会遮蔽其他关乎存在的思考。

7.为什么用“奴隶”这个词

Basic Questionsof Philosophy: Selected "Problems" of "Logic"中原文是"the most miserableslaves of modern times",我想他用slave一词并非出于人格层面的歧视,而是表达了一种被束缚和不自由的状态:如果不认识科技的本质,盲目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做一颗没有反思精神的钉子是不自由的;而全人类在不反思的情况下盲目推进科技发展也是不自由的。

8.另外,我猜测可能跟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有关。黑格尔描述的奴隶是依赖于主人的,奴隶将自然转化为主人所需,奴隶成为主人与自然间的中介,而主人与自然不再接触。这与海德格尔对科学的看法很像,或许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就是这个奴隶,科技就是这个奴隶产生出的结果,而人类作为主人必须经过科学这个奴隶作为中介才能接触自然,于是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远离存在的本身面目。

9.总的来说。《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的一篇名作。文章一开始,海德格尔通过一连串的精巧解读(文字游戏),将技术—手段—四因—招致—引发—带来—产出,最终解释为一种“解蔽”。“技术乃是一种解蔽方式”。

而现代技术相比原初技术,其基本特征之变化为,从一种“产出”变成了“促逼”。这里的促逼是在“摆置自然”的意义上提出来的,我们仿佛看到人类将自然逼进死胡同,用匕首威胁自然,要自然掏出它“藏着的资源”。

是的,自然被看做一种可以量化,储存着某种资源的载体。这里,现代技术不同于传统农耕,传统农耕对农作物,近乎一种“看护”,农夫看护着农作物的生长。而现代技术则用机械化装置,促逼土地大量出产它储存着的东西。

这样,万物就以一种持存的方式,呈现出来,什么是持存?就是一种可量化状态,仿佛尚未生产出来的粮食已经被“订置”,比如年产量的计划,就意味着,粮食已经在地里面“储存”,等待人类“支取”。粮食就因此而持存,它成了“持存物”。

万物在持存的意义上存在,那么它们是被人类按照某种目的“摆置”的,这种摆置的集合就是“集置”。集置这个词汇,Ge—stell,出自于gestell框架,骨架的意思,但是它用这个ge表达某种集合。也就是说,它既有骨架,框架的意思,又有集合的意思。万物就以这样一种有框架的集合的方式呈现自身。

比如集成电路板,当然这是在比喻的意义上来谈。我的理解是,因为自然变成了互相咬合的整体,比如树木提供木料,木料供给纸张,纸张变成杂质,万物都被齿轮轴承化了,也就是技术的“集置”。单独任何一个自然物都不单单是它自己了。因为它显现自己为“木材”,就把其他东西的存在也带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某物和它物之间的齿轮轴承联动关系,就表现为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是一些“具有不同功能的零件”的集合,它们以有目的性的方式摆放在“电路板”(座架)上面,比如电容这个零件,如果不能放进这个整体中,它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就以它在整体中的意义的方式看待它。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杜尚可能是一个先知式的艺术家,他本能地感受到集置这种解蔽方式,从而创造出这副画,《大玻璃》,它的另一个名字是《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这里就可能表现出了人被技术这种集置的解蔽方式所统御)

现代技术改变了原来的“看护产出”,而用一种“促逼”的方式逼迫自然交出它储存的东西,人类从“助产士”的角色变成了“破腹产”手术操作者,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的巧取豪夺。

然而最大的危险并非这种对自然的提前榨取(例如对石油的过度开采),或者技术脱离伦理的危险性(例如原子弹滥用之可能)。而是,现代技术具有一种吞噬力(全球化),它以一种“命运”的方式成为一种统治性的解蔽方式。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因“集置”的方式而解蔽的河流,再也不是古诗中的那条河了)

当它成为唯一的解蔽方式,人们就会看错了,认为这就是解蔽的唯一方式,甚或者,这就是解蔽本身,它成为了唯一真理(科学真理)。例如我们有时候反驳一个观点,说,“这不科学”,已经暗含着“科学”等同于“真理”这样的认识。

——而很可能实际上,不科学才是“对的”。

同时,集置作为吞噬万物的解蔽方式,也将“人”拉进这个集置解蔽方式之中,人变成了某种“资源”,例如“人力资源”这个词汇。这里人被异化成了达成目的的手段。我们知道,康德说,人只能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当人被视作达成目的的一个中间环节(齿轮),人就被“工具化”了,也即异化。

但是这种异化,这种人被技术支配的事实,又具有一种伪装性,它在这样的意义上伪装自己———人膨胀开来,神气活现地成为地球的主人了。仿佛是人不断征服自然,自然不停屈服于人。

然而,“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生救度”。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作。一旦这种解蔽方式,把人的异化深入到一定的程度,人就越加对这种异化产生警觉。“集置咄咄逼人地把人拉扯到被认为是唯一的解蔽方式的订置之中,并且因而是把人推入牺牲其自由本质的危险之中——恰恰在这种极端的危险中,人对于允诺者的最紧密的,不可摧毁的归属性显露出来。”也就是说,人就看清了技术统御人,而非人统御技术的事实。

最终海德格尔指出了救渡之道———艺术。

在这里谈谈我的理解。当世界的解蔽方式被技术统治,被集置统治,艺术以另外的方式进行着解蔽。它使人醒悟,原来世界的解蔽并非只有技术集置这一种方式。

如下图,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这是四种不同的“风格”,而什么是“风格”?这是值得深思的东西。海德格尔说艺术作品的本质就是解蔽,是真理。我觉得,这个解蔽的“内容”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它以什么方式解蔽才最重要,而我把这个解蔽方式就理解为“风格”。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最终欣赏的是风格本身,内容反而应该是“风格”的承载物。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科学与沉思》是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中的第二篇文章,文章接着第一篇《技术的追问》,深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同时,又开启了新的内容,即,历史如何被这种解蔽方式的统治地位所拉住,历史命运又将如何突破这种羁绊,被沉思推动。

首先,海德格尔提出来一个命题———“科学是关于现实的理论”。

这里的两个词汇,现实和理论,仍然需要澄清和阐释。

现实在古希腊的层面上,其实是“进入在场之中而产出者和被产出者”。随后,它在现代科学的背景下,变成了一种“成果”,现实成了一个“对象”(Gegen-stand)对置。

而“理论”来自于古希腊的词汇“观审”。观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价值上高于“实践的生活方式”。那么,理论是对真理(无蔽)有所守护的观审。它在现代意义上(从罗马翻译开始),“理论,观审”变成了“切割,分割”,有所分划干预的行动的特性。科学不仅把万物进行区划,同时科学自身也在区划自身,它将自身区划为各个学科。我认为,海德格尔在这里谈的理论其实就是“认知方式”。

现代科学是创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笛卡尔区划了我和世界,当我思故我在被树立凸现之后,世界就剥离了“存在”的意义,而成为一种“表象”,世界只有在“表象”的理解之下才成为相对主体而言的“对立之物”,即对象,对置物。这种趋势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

这样,无论是现实还是理论,都获得了一种“对置性”,我们用以认识的方式,以及现实之呈现方式,都变成了一个“对象性”的东西。这就把万物的呈现(解蔽)放进了一个范围之内。这也就是科学无法用科学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原因,因为它不能“跳出”自己看自己,既然整个世界都被这种“对置性”所支配,集置获得了解蔽的统治地位。难道人已经无法认清科学的本质了吗?

不然,海德格尔提出用沉思代替教化。教化是一种“被动”的形式,“教化把一个榜样带到人的面前,人根据这个榜样来构成他的所作所为”。这个教化其实就是“文化”,文明对人的潜移默化。它形构着人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等等,从而对人进行支配。

而沉思则具有一种“主动性”,它其实是要“通达那个我们不曾看透,但长期逗留的地方”。这样才能够认清“科学”,“技术”。以及我们的时代。只有认清了这个时代,我们才能通过沉思再超越这个时代,这也就是推动历史的车轮。而这种“推动”其实是一种“命运”的内驱力驱动我们去推。而我们的推也就是这种命运生成自身的过程。

“在朝向值得追问者的路向上漫游,这并非冒险,而是返乡”,值得追问的问题就是历史之为历史的动力。沉思在这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攀登”(出自于标题边注)。这说明教化不是攀登,而是一种非主动性的“下落”,也就是历史开启一幕之后的“自由落体”。

只有沉思可以开启新的一幕,“并不是因为无教养的人们取得了统治地位,而是因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变得清晰可见了,在这个时代中,值得追问的东西重又开启出通向所有事物和所有命运之本质的大门”。

听,那值得追问之物正牵引我们拉动命运之铰链。

【名言】

1、哲学不能引起世界现状的任何直接变化。而且,所有一切只要是人的思想和图谋都不能做到。

2、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3、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4、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能力存在者感知、认识、判断、利用的本源。

5、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6、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7、思之最恒久之物乃是道路。

8、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9、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10、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相关电影】

The Ister《伊斯特河》(2004年),故事内容根据海德格尔1942年的讲课。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David Barison 和Daniel Ross拍的一部长达189分钟的纪录片(2004)。Barison生于197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读哲学。Ross是Barison的校友,最初学物理,后来碰到Barison转哲学。因为热衷于海德格尔的警句,想让人们知道海德格尔的理论今天并不过时。So, 他俩03年买了一部DV,从伦敦出发,顺着Danube河流,拍下了这部 公路哲学片子。先八卦这么多,同时承诺,不主动谈电影结构,不拒绝谈获奖情况,对于叙述部分的正误不负任何责任, 接着看:

The Ister是德国诗人Holderlin未完成的一部诗的标题,背景是Danube river。诗的开头是这样的:Now come fire! / Eager are we / to see the day。猜对了,电影也是这样开始的。第一个问题是:荷尔德林是谁。反正最后疯了。第二个问题是:荷尔德林同海德格尔什么关系。我读前者不读后者,所以只能简单的说,海德格尔在1942年开讲座,探讨诗歌的意义,技术的自然性,古希腊同德国当年的联系,政治和生存的本质,正好荷尔德林的《The Ister》正好可以满足海德格尔。

本片子逐句拆开这首诗,穿插进一些当代哲学家随意的观点。当然,不同地点的画面必不可少,最后是海德格尔朗诵这首The Ister, 最后的结尾,同开头一样,一只鸭子向前消失。我的简介这么多已经足够。OK, 接着八卦:片子中找到了三位哲学家,Bernard Stiegler,写过《时间和技术》,当然法国5月革命时做过几年牢。海德格尔的拥趸,同时推进老海的主题。提出Spirit, 片子的后面德国导演Hans-Jurgen Sybergberg有顶他的戏。

Jean-Luc Nancy, 探讨政治和意识形态。10分钟年华老去 里面,他在火车上向他的女学生讲人生的那个人,仔细想想。Philippe Lacoue-Labarthe:因为瞧不起海德格尔当年加入纳粹,同时拒绝道歉。出版过《艺术和政治》,搞政治的不是什么好鸟。不过他是个烟鬼,这点让我有认同感。 他还提到Paul Celane的一首诗,忘记了是那首,兴奋了一下。

Hans-Jurgen Sybergberg老帅哥出场,问,岂不机器也有精神 (spirit)?或许有,但肯定不是那种装在马桶里面,看女人在上面做什么的摄像机。

这些主题很大,探讨自然,技术,时间,存在,政治等等。最绝望的是Stiegler说了这样一句:什么是自然?自然已经沦为一种幻觉(in our time, Nature has become a phantasm)。这样的观点,虽然不怎么淫荡,但是够贱,够贱。

自然真的就是一种幻觉么?那么第一就是高呼原始社会好的艺术家,第二就是工业社会里快乐的淫荡的艺术家。可能还有其他。

电影叙述着当年,也混同当年的记忆,纪录着现在。生活真的可以叙述么?现在 真的就可以记录么?于是怀念那些以最拙劣的步子走着路的人。

这部纪录片帮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视角,但是很多难言之隐依然无法洗去,当然也并不幻想这种哲学方式带给我终极的对话。其实,属于自己体内的战争,还要继续扛下去。不过总有一天,这些终究消失,仅仅为自己生存的第二天而战(Tom Waits)。

的确,“我看到的你不过是我自己”。纪录片的故事讲完了,然后呢,刷卡,等地铁,上车,走人。

Being There《富贵逼人来》(1979年),题材触及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和被人久遗了自己的存在。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畅斯(彼得·塞勒斯 Peter Sellers饰),一位头脑简单的老园丁。他一直生活在华盛顿的一间老房子里,从未离开过。他全部的生活就是看电视,看电视成了他唯一与外界沟通的途径。在长期的累积之下,他的整个思想行为和世界观已完全电视化。然而他的雇主突然去世,畅斯一下子变得无处可去,孤苦无依。面对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他顿时乱了方寸。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后,畅斯居然成为富有的华盛顿商人伊芙(雪莉·麦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饰)和本(茂文·道格拉斯 Melvyn Douglas饰)的座上宾。他凭借在电视上学来的“广博”知识,技惊四座,甚至当上了政客们倚重的智囊。

本部享誉70年代末期影坛的政治讽刺喜剧《富贵逼人来》,是笑匠彼得·塞勒斯的最后遗作。本片荣获1980年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入围1980年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Fine.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