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美是多角度的,古往今来,诸多文学家根据各自的理解进行剖析,衍生出意蕴悠长的美之概念:柔美、妩媚、可爱、优雅、淑女……如今,一个更为朦胧、意味深远的新名词“闷骚”,应运而生,让女人为之振奋、男人为之感叹:用“万种”来形容女人的风情已嫌匮乏!
如今,闷骚也成为女人的魅力表情之一,它以一种蛰伏在面纱后的张扬姿态,维护着女人最纯真的一面,也展露了女人渴望真我流露的另一面。
闷骚,新女性的自我标榜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许多观众坦言,该剧的一大看点是蒋雯丽演绎的闷骚女性——表面高雅含蓄,内心深处时刻都发出骚音:暧昧眼神、欲擒故纵的举止……
一个性感新名词——闷骚,挟着一股新锐之气翩然而来,以一种飘忽的姿态轻击都市的脉搏。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闷骚女性的点点滴滴。

都市表情闷骚成风
白天装扮淑女、行为端庄,夜间也换上低胸晚礼服、化浓妆、葡珠光拖鞋加入到“摇滚女郎”行列;平时讲话细声细气、惜语如金,一到KTV却判若两人,情歌对唱、快歌接龙、红酒比拼,疯狂的表现让大家跌破眼镜;外表文静、行为保守的MM在网上贴出自己黑暗中的胴体,还公然让网友打分;生活中穿着朴素,却不惜花费重金在虚拟世界中为自己添置华服美饰,然后去挑逗……
“性感玉女”蔡依琳与自己的“绯闻男友”周杰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属于“闷骚型”,连“粉丝”们也为被幸运地归为此类而欢呼。
原本隐于幕后的女作家纷纷出书上镜,将几乎辨不出原貌的艺术照搬上封面,再陪衬上几段洋洋洒洒的美文,一批批“美女作家”光鲜出炉。
一不小心,闷骚就成了潜藏在都市丛林深处的“梅花鹿”,诱惑着男人的视线,也装点着都市的丰富表情。
明收暗放恰到好处
21世纪是讲究个性的时代,“闷骚”,就是以一种迂回、婉转的气息,划清与张扬、跋扈的界线。既然是“闷”,就非明目张胆,而是在吴侬软语、看似漫不经心的眼神间,挠动你身上每一处躁动的神经末梢。
就像章子怡在《2046》里的姿态,明明是一个风尘女子,偏有着高傲的心性;明明喜欢梁朝伟,偏要摆出不以为然的样子。等梁真正拿捏到她,她骨子里的骚才一点点流露。在嫖客面前,她是风骚;在梁面前,她却退缩到了闷骚。再比如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的出色演绎:那看貌似哀怨实则依恋的表情,外表冷漠内心如火的激情,如丝地传达着她内心的隐忍和性格的多变。
不难看出,这种风情是讲究度的:多一分嫌骚,少一分嫌闷。所以说其真正魅力就在于:明收暗放、恰到好处。
小雅就是这种类型。短发、T恤、牛仔扮相的小雅,怎么看都是前卫的新新人类。某日下班后,她让同事帮忙处理一个电脑问题,可同事急着要走,她就冲上去发嗲,“就一会嘛,帮帮忙嘛。”摇来晃去间,T恤里藏着的性感抹胸后背的蝴蝶结系带不小心露了出来。大家改变了对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女生的看法,还知道了整日酷酷装的她居然喜欢逛SM的高档内衣区。同事戏谑她“闷骚”,小雅一脸坏笑:不行吗?明里不能骚,暗里还不能骚吗!
可见,闷骚要看地点,看情势,看对象。男人们喜欢闷骚,是因为他们看透了张狂卖弄、自以为是的风骚,也厌倦了故作纯情、假扮清高的淑女,而闷骚女人明收暗放的风情犹如黑暗里的昙花一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惊艳。按照时尚女子尤佳的说法:就像脱去外壳、还留有一层薄膜的虾——既鲜又有嚼头!
偶露风情沁人心脾
当然,闷骚不是骤然迸发的,而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在周围环境的孕育下和个性空间的滋长中文火熬制出来的。因为此类美女,经历了长期善良贤淑、三从四德的道德约束,已练就一身明暗结合的“魅功”:平时内敛、偶露风情,于是便显那难得的“露”之魅力。这种露,是半遮半掩、在恰当的时机自然流露的。
丽霜对自己的闷骚情结毫不讳言:那天陪客户去会展酒店用餐,途中去洗手间时,她对镜自揽,做了几个挺胸、抬头、扭臀的动作,还悄悄把裙子拉起,学迪吧舞女摆了几个性感的POSE。刚巧,有人进来了,她就转瞬恢复常态,泰然自若地洗完手出去了。“我就是喜欢偷偷卖弄一下,反正不让人知道,自己欣赏还不行吗?”在她看来,正规女子是不该将风情流露于外的,闷骚是一种发泄的途径。
相比而言,出身书香门第的阿霖闷骚指数就比她高:正规的通勤装、棱角分明的挎包、淡雅的妆容、优雅的步伐,她是众人公认的标准白领丽人。可是,在她满是文件资料的公文包里,藏着一支口气清新喷雾。她约几个循规蹈矩的异性朋友去逛中山公园,款式保守的黑色风衣下,居然是件桃红肚兜。霓虹灯下,众人惊诧难熄:阿霖居然也有偶露风情之时。她却一脸无辜:我何时说自己很淑女了?
再连接下来,乖乖女小季的行为就不再匪夷所思:在古道茶馆,换鞋时同伴发现,她的黑色长裤下,翠绿色鱼网袜若隐若现。一群人费解:这女子好像不那么乖嘛……
这似乎验证了:闷骚不是暴风骤雨般袭击人眼,而是在漫长的积淀和温润中滋生的一种情绪,即所谓文火慢“焖”,是以潜在、细腻、沁人心脾的和风细雨,让男人“酒不醉人人自醉”。
颠覆传统自我标榜
自古以来,“骚”是一个嘲弄女人的贬义词。在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中,女人就该是矜持的、内敛的、含蓄的,否则便成了“妖精”,为社会所不容。而女人真我的一面,也被掩藏在贤淑、纯良的体面外表背后。
“闷骚”这个词的诞生,本身就说明社会大众已能接受这个人性中值得去认识和表达的隐性元素,也代表社会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和包容,而不再是纯粹压制、扼杀,是一种认识的提升,是新女性的一种自我标榜,也是对女性传统审美观的一种颠覆。
她出生名门,
是民国四大美女之首,
轰动京城社交圈的名媛。
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瘾君子。
她一生沉迷于财色,
却原封不动退回好莱坞的巨款,
至死不给美国人拍电影。
她以玩弄男人为乐,
无数男人都拜倒在她的裙下,
上流社会都以争睹她的芳容为荣。
胡适暗恋了她一辈子。
和她好过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
空军少将王赓为她终生不娶,
大诗人徐志摩为她离奇而死,
情人翁瑞午为她散尽家财,
落魄而亡。
她就是民国最传奇的名媛陆小曼。
1903年11月7日,
一个女婴诞生在上海孔家弄
一户名门家庭里。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是财政大臣,
女主人是数一数二的才女。
她的母亲生了9个孩子,
唯独她一个人活了下来。
陆小曼打小接受最好的教育,
她精通英语、法语,会弹钢琴,
写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
绘画、朗诵、戏曲无一不精。
加上天生一副好皮囊,
哪怕衣衫素淡,也难掩灵秀之气。
17岁时才貌双全的陆小曼
便成为中国外交第一人
顾维钧的助手。
在接待外宾侮辱华人的时候,
她以牙还牙,巧妙应对。
曼妙的身姿,出色的外交能力,
让她声名显赫,名动京城。
甚至有不少男人
以见到陆小曼为荣。
在学校期间,
她被称为校园皇后。
社交舞会
对于她来说就像家常便饭。
1924年,22岁的陆小曼
出演了《春香闹学》。
这部剧在当时
电影事业不发达的时候,
大受欢迎,她把角色演活了。
陆小曼在演戏方面的
天赋被很多导演看中,
她的才艺美貌被很多娱乐公司看中。
陆小曼的照随街都可见,
美国好莱坞曾经寄了
5千美元左右的巨款
(相当于现在的上百万)
邀请陆小曼去美国拍电影,
可是被陆小曼给拒绝了。
她认为一个中国女人
去外国当电影明星
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她作为一个中国人,
首先要站在自己国家。
因为陆小曼美的不可方物,
出身于名门的她,
求婚者踏破门槛。
在她19岁那年,
在父母的安排之下,
她嫁给了陆军少将王赓。
他们之间,
一个是年轻的军界少将,
前途无量。
一个是淑女名媛,倾城美貌,
绝代风华。
他们之间在外人看来门当户对。
他们的婚礼
奢华大气,轰动一时。
蜜月期过后,
陆小曼发现王赓
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
他们的婚姻没有甜言蜜语,浪漫色调。
有的只是无尽的工作和沉默的气氛。
陆小曼耐不住寂寞,
无数的社交和舞会
并没有让她快乐,反而越来越痛苦。
她开始怀疑这段婚姻到底值不值得,
陆小曼曾说:
“其实,
我不羡富贵,也不慕荣华,
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
如心的伴侣。
谁知连这一点要求都不能得到。
只落得终日里孤单的,
有话都没人能讲,
每天只是强自欢笑的在人群里混。”
早年的胡适曾经对徐志摩说:
“北平有个王太太举世无双,
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在一次舞会上,
徐志摩和陆小曼终于相遇,
惊鸿一瞥,
她的倩影投进他的心波,
他的才华唤醒她的爱情,
于是一段旷世虐恋从此开始。
因为徐志摩与王赓都师从梁启超,
师兄弟之间,你来我往,都是常客。
但是,王庚专注工作,
每逢应酬,他总是对陆小曼说:
“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
婚后的陆小曼
于是你来我往,
一个柔情似火,一个温柔浪漫,
才子佳人凑在一起,
干柴烈火,偷情成瘾。
这让王赓十分的恼火,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自己的师兄弟夺人妻子,
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
1925年底,王赓忍痛割爱,
为了让陆小曼快乐,同意和她离婚。
而此时的王赓却浑然不知
此时的陆小曼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
陆小曼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
悄悄打掉了她和王赓的孩子。
苍天有眼,报应却来了,
陆小曼从此落下病根,
丧失生育能力。
而王赓更是一个痴情种,
为陆小曼终生不娶,郁郁寡欢而死。
1926年10月3日,
农历7月7日,也就是七夕。
陆小曼和徐志摩
在梁启超的见证下,
胡适的主持下终于结婚。
这场婚礼撼动了中国整个文化圈,
陆小曼和徐志摩不伦的婚姻,
让圈内很多人对他们怀有成见。
婚礼中,梁启超极其严厉地说: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
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
你这个人用情不专,
以至离婚再娶……
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
离过婚又重新结婚,
都是用情不专。
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
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婚姻。”
徐志摩和陆小曼终于
如愿以偿地在一起了。
但是婚后的日子
并不是所谓的才子配佳人。
他们之间没有了浪漫激情,
有的只是琐碎的柴米油盐,
和无数的鸡毛蒜皮。
陆小曼有着奢华的生活习惯,
为了让陆小曼开心,
徐志摩在外租了一套豪华公寓,
每月100 大洋,
14 个佣人进进出出,
巨大的花销可想而知。
加上陆小曼离婚时,
怀了王赓的孩子。
她不愿告诉前夫,
也不愿告诉徐志摩,
一个人跑去哈尔滨做流产。
不料手术失败,陆小曼终生不孕。
她原本就多病,
这次之后身体更加糟糕。
因为生病,陆小曼又抽上了鸦片,
徐志摩不愿看她病痛时难过,
也就默认了她抽鸦片。
这又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这样的生活令徐志摩苦不堪言。
那时陆小曼每月
至少要花掉五六百大洋,
相当于现在25000-30000 元。
这样庞大的开支
让徐志摩挣扎得很辛苦。
他自己舍不得买衣服,
一件衣服穿到破了洞。
他是著名的诗人,
却成天穿着破洞的衣服
忙于授课、撰稿,倒卖古董字画,
奔波在北京与上海两地。
可是挣来的这些钱
还是不够陆小曼花。
由于陆小曼的开销数额非常大,
徐志摩沦落到四处向朋友借钱,
拆了东墙补西墙,颜面扫地。
这样过日子,再好的感情也磨没了。
两人开始整天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被父母和前夫
宠坏了的陆小曼怎可能退让?
原本的所谓“真爱”,在争吵中消耗殆尽。
1931年11月17日,
一场争吵之后,徐志摩负气离家,
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
在济南触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现场留下的遗物,
只有陆小曼画的山水长卷。
得知噩耗的陆小曼悲痛欲绝,
当场就昏厥了过去,
醒来后更是悲痛欲绝,以泪洗面。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备受争议,
徐家人不许她参加葬礼,
更切断了对她的经济支持。
陆小曼也不再出去交际。
她素衣谢客,闭门不出。
那时,陆小曼年仅29岁,
依然风华正茂,
却已众叛亲离,千夫所指。
那时林徽因对她破口大骂,
陆小曼地位尴尬。
一个多月后,陆小曼写了《哭摩》。
悲伤思念跃然纸上。
然而一切都晚了,
世间再无徐志摩。
有的只是陆小曼无尽的思念和懊悔。
世间再无徐志摩
在徐志摩过世之后,
陆小曼饱受思念与病痛的折磨。
陆小曼曾言:
“也许是天可怜我,
给我一条最后的路走走。”
然而,这条 “最后的路” 是
宠她无以复加的徐志摩留给她的。
至少,她走上绘画这条路,
徐志摩立下莫大功劳。
陆小曼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作画,
对于陆小曼而言,
在徐志摩离世之后,
她才活成了徐志摩希望看到的样子。
徐志摩离世之后,
胡适终于看到了机会,
于是对陆小曼说,
“你跟着我,我养你。”
但是陆小曼拒绝了。
却选择了一个叫翁瑞午的男人
一起生活了20年。
翁瑞午有妻有子,
但是陆小曼还是和翁瑞午在一起,
宁当情人。
并要求翁瑞午不能抛弃发妻
他们之间始终没有婚姻,
只是情人、鸦片、和性的关系。
翁瑞午对陆小曼始终如一,坚守不离。
在徐志摩去世后,
徐家人就断了对陆小曼生活的资助。
于是为了供养陆小曼,
翁瑞午不得不将自己的所有收藏变卖。
1960年前后三年,物质奇缺,
为了一包烟,一块肉,
翁瑞午不惜冒着酷暑,
顶着严寒排长队去设法弄到。
陆小曼发病,他端汤奉药,
不离左右,直至1961年去世。
甚至在翁瑞午离世前两天,
他都拜托自己的好友
多加照顾陆小曼,
即使在翁瑞午离世之后,
翁家人依旧
将陆小曼视为家人一样对待。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感情,
就是像翁瑞午和陆小曼一样。
他们在一起二十多年,
早就融为一体,相互习惯,
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形式,
与其对着形式过一生不如洒脱走完。
1965年4月3日,
一代名媛陆小曼在上海悄然逝世。
而她留下的书稿与画,
终于成全了她自己。
对于她的一生来说,
何尝不是一种选择。
陆小曼的一生注定是传奇的一生!
她敢同世俗做斗争,
即使在封建的旧社会,
也敢爱敢恨,独立自我。
她敢在众叛亲离下,自我内省,
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她的前半生就像妖媚艳丽的烟火,
后半生洗净铅华,素衣淡妆。
然而这就是有血有肉,丰满的陆小曼。
能看出一个男人品味的最佳方式,是看他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房车与衣着当然也是男人品味的一部分,但是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却是对男人品味最标准的评判。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人在寻找自己最向往的爱情时,都想要挑最好的,适配性最高的,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如此。
女人择偶时,希望对方能高大,帅气,温柔,体贴;男人择偶时,则希望对方能窈窕,美丽,忠贞不二。但是经过长久的相处,当初的激情慢慢褪去后,很多人都会发现,爱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再加上对方本身就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你的吸引力也会慢慢下降,直到失去兴趣。
但是聪明的姑娘,却有能力让自己的爱人对她“习惯性上瘾”,扩大自己的吸引力,慢慢的变得离不开她。
很多姑娘都会认为,打扮自己,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必要时,也是吸引对方注意的手段。
的确,美丽的外表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还能让自己以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奥黛丽赫本就说过:“美丽的容貌是我不可或缺的资本,所谓完美的邂逅更多始于颜值”。
而在男人看来,最美丽的女生是那种干净清爽,大方得体的。容貌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有人选择原装的,也有人选择给这份礼物来一次新的包装,这些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上天除了容貌这一礼物之外还送了一份与生俱来的气质。
气质和容貌上的优秀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容貌需要气质来衬托,否则再美也只能是个花瓶。好的气质也需要容貌来好好包装,让自己变成更优秀的女人。
气质好的姑娘是会让男人上瘾的,落落大方、温和善良的女人,试问哪一个男人能抵挡得住她的魅力呢?不管容貌如何,自信、优秀的女人都是最好看的。干净得体的打扮,阳光开朗的性格,男人看一眼就会着迷。
温柔知性与勤俭持家也能成为深深吸引对方的利器。
有的姑娘天生就抽了一手烂牌,长相平平无奇,没有被人搭讪过,不懂得穿衣打扮,也不自信。
但是她们依然靠着自己的知性美,靠着自己勤俭持家的一面,征服了属于自己的那个他,收获到平淡却美好的爱情。
古有“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讲的是诸葛亮与妻子黄月英的故事。
相传黄月英是黄头发、黑皮肤的丑女人,可尽管她长得不是很好看,却饱读诗书,又温柔贤惠,心中也饱含着对诸葛亮的牵挂与思念。
我们总以为金童要配玉女,才子要配佳人,这才是让人赏心悦目的组合,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连绝代智将诸葛亮都能俘获的女人,必然也有她自身的优点。
所以,要学会擅长利用自身的闪光点,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一个人,不非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至少也要读一点诗书来充实自己;不需要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方,但也要做到陪伴在对方身边,温柔以待。
其实男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并没有外表看上去那么坚强。
一个男人很难去接受一个女人的无理取闹,但同时也很难去抵挡她的温柔攻势,一个无理取闹的女人必定是满怀心事不敢言说,才采用了这种方式,但是如果换成温柔的形式来表达的话,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毕竟懂事温柔,而又带点知性的女人,更容易让男人放下心来,一起沉浸在一起的感觉中,难以自拔。
聪明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女人能更有吸引力。
男人的自尊心,是女人不得不照顾到的一个方面。聪明的女人懂得如何夸赞男人,并夸到点子上,轻易地洞察男人最近的烦恼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既能恰到好处的夸到他,又能偶尔推男人一把,帮他走出困境。她们懂得在语言上下工夫,男人的每一个小动作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施以简单的几句情话,就能让男人深陷其中,久而久之,愈发离不开了。
安全感其实是男女双方都需要的,而那些能把神秘感和安全感把握好的女人,往往更容易让男人留在她的身旁。男人都喜欢追求新鲜感,喜欢征服感,对未知的事物也有很强烈的探索的欲望。
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让你具有神秘感,又不至于让他担心你会离开,以至于感情日益趋于平淡,而是对你们的未来更具探索的欲望。
爱情的消亡大多来源于对彼此太过了解。给互相留下一些神秘感,削减一些占有欲,将时间放在包装自己上,更有利于感情的长久。
成为让男人上瘾的女人,无需什么天使般的脸蛋,魔鬼般的身材,只要能从内在升华自己,从外在打扮提升气质,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女人就够了。
毕竟,做一个有涵养,有故事的女人,远比花瓶有意思多了。
她是20世纪中国男人的梦中情人。
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头牌巨星。
曾有人排三天三夜的队
花巨资只为看一场她的电影。
她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的灵魂,
金庸心中一辈子的痛。
为得她,苦苦追求60年,
最后仍惨遭拒绝。
他是著名导演岑范曾经的情人,
阴差阳错分开后,
岑范为她终生不娶,孤独终老。
她是中国电影史以来最美女演员,
是上帝赏赐给人间的艺术品。
美到惊世骇俗。
大导演李翰祥,
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如痴如醉。
毛泽东、周恩来
都曾亲自接见她。
甚至林彪在叛逃前一夜
都要再看一场她的电影才肯离去。
她被誉为中国的“奥黛丽赫本”,
她就是中国人眼中的“情人西施”
她的名字叫夏梦!
1933年2月,一个女婴
诞生在上海一户文艺家庭里。
这个女婴长相甜美,眼里泛光,
她的父母给她取名为杨濛。(夏梦原名)
14岁的时候,
夏梦随父母从上海搬迁到香港。
从小深受老上海的艺术熏陶,
夏梦年纪轻轻就才华显露。
对戏曲、歌剧更是朗朗上口。
年轻时候的夏梦
夏梦从小热衷于戏剧表演,
尤爱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校期间就参演了《圣女贞德》的舞台剧。
深受同学老师的喜欢。
从此开始了她艺术圈粉的一生。
李翰祥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1949年赫本装,后来被誉为中国的奥黛丽赫本。
1950年,
杨濛加入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取艺名为夏梦
出自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而她果然成为了每个人魂牵梦绕,
却只敢仰望的绮丽美梦。
迷倒了无数男人。
1950年加入香港长城影业
1951年,夏梦才18岁,
一部《禁婚记》,
她以少女演少妇,
即刻摘得当年香港票房冠军,
由此一炮而红。
夏梦在片中饰演女主角杨霞芝
1950年,夏梦一炮而红。
夏梦1952年在电影《娘惹》中饰演女一号杨永芬。
干净清纯的长相,
1米70高挑的身材,
优雅高贵的气质,
灵动俏皮的性情,
让夏梦的美芳香且醉人。
在那时的香港,
夏梦的名字,
以及她的旗袍,她的美貌,
全部成为一种标记,
她身上散发的荷尔蒙
让人疯狂的想要靠近她,
更让多少痴情男子求而不得,
如痴如醉,爱恨交织。
纯净而美好的夏梦,
从未有想过在不久的将来,
自己会与一位痴心的粉丝,
发生一段意想不到的奇妙情缘。
“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
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这是金庸对于女神夏梦的评价。
1953年,
在文坛以第一部
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饮誉江湖的大侠金庸,
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不顾周围好友的“嘲笑”,
甘心情愿的加盟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
以“林欢”为笔名任职一名小小的编剧。
只为看夏梦一眼。
暗恋是美好的,
它能让所有的幻想
在脑海中统统变为可能。
进入长城电影制片公司之后,
金庸为夏梦量身订制
剧本《绝代佳人》,
将爱意转化为文字,
用台词来告白真情。
这或许就是那时的“粉丝”金庸,
能为夏梦所做的最浪漫的事了。
1954年夏梦
成为香港国语电影公司的台柱,
与石慧,陈思思并称“长城三公主”。
《长城画报》主办的
“香港国语片十大明星”选举,
夏梦高票夺得了榜首。
1954年
中国最美女星
夏梦除了才貌双全之外,
最令人尊敬的是一贯冰清玉洁,
出淤泥而不染,
平生没有任何“绯闻”。
1955年夏梦22岁时,
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
高材生林葆诚结婚了。
更重要的是夏梦
一向忠于自己的夫君,
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许多爱慕追求者,
都是一律冷若冰霜加以拒绝。
金庸对夏梦爱的痴迷深沉,
金庸一生的作品都是围着夏梦而写。
金庸以另一种形式
来寄托自己对夏梦的感情。
《神雕侠侣》里面的小龙女,
《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
《天龙八部》里面的王语嫣,
《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周芷若,
以及《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连城诀》《鹿鼎记》《笑傲江湖》等.......
以及金庸所有作品中女主角原型都是夏梦。
一个男人竟然能为自己追求的女人
痴情到这种地步,实属罕见。
1959的夏梦
只可惜襄王有心,神女无意。
金庸注定是得不到夏梦的,
她的一生在爱上林保诚之后,
眼里就再也容不下别人了。
对于金庸而言,
爱而不得也许才是最珍贵的。
还有一个男人,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夏梦一眼,
从此这一便生孤独终老,
这个痴情的男人就是
《阿Q正传》的著名导演岑范。
著名导演岑范
《禁婚记》
有人问起夏梦究竟哪里好,
那么多年他还是忘不了。
岑范曾回忆道:
“夏梦的美貌是其次,
她的心地更美,非常善良。
假如没有认识过夏梦,
我也许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
跟某个女子结婚生子。
但是我认识了夏梦,
别人就跟她没有可比性了。
我们之间没有谁辜负谁,
而且始终保持着兄妹般的纯洁……”
爱一个人,是要对方好。
只要她过的好,他也会很开心。
只可惜岑范中了夏梦一生的毒。
夏梦不仅天生丽质,演技也超群,
著名香港作家董桥曾说:
夏梦像演员不像明星,
是在讲故事不是在摆姿态
戏台上银幕里一出出
悲欢离合终归如梦似幻,
只剩夏梦依旧。
夏梦的荧屏形象
夏梦有着迄今为止
香港女演员中首屈一指的崇高地位。
夏梦的倩影凝聚在
先后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历史片格中,
她曾多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至今仍是中国电影家协会
唯一的香港女性顾问。
颁奖大会上,夏梦和毛泽东主席握手,旁边的是邓小平。
夏梦和周恩来总理亲切握手言谈
夏梦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合影
另外更有趣的是,
据说林彪在
1971年叛逃的前一夜,
在北戴河官邸放映了一部电影
夏梦主演的《甜蜜蜜》,
这是他一生中看过的最后一部电影,
之后就带着家眷奔向了山海关机场,
最后坠机身亡。
夏梦的演员生涯截止于34岁的时候,
随丈夫迁居美国,从此息影。
用她自己的话说:
人不能要求太多,要学会见好就收。
1979年,
夏梦卖掉了凝结自己与丈夫
半辈子心血的家族制衣厂,
加上自己多年拍片的全部积蓄,
创办了“青鸟影业公司”。
1980年夏梦重新杀回香港电影界,
以监制的身份,
先后制作了《投奔怒海》、
《似水年华》和《自古英雄出少年》
等三部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片。
刘德华视夏梦为此生的贵人。
其中刘德华和林子祥主演的《投奔怒海》
更是成为了当年最卖座的文艺片,
一举夺得了夺得1983年金像奖「最佳电影」
获「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
1982年拍《投奔怒海》的时候,
夏梦甘愿损失
一笔已经签好的合约订金,
也务必要将剧本改到完美才开始。
她选剧本的眼光也极为挑剔,
在她看来,
剧本是一部好影片的先决条件,
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许鞍华因此一直称:
“夏梦的智慧比她的美貌更出众。”
而刘德华,同样终身感激夏梦慧眼。
《投奔怒海》以及1984年
监制的《似水流年》,
两部作品分别包揽了
两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奖。
晚年的夏梦跟晚年的赫本一样的美。
洗尽铅华、带着岁月雕刻的痕迹、
从容淡然,气韵天成。
一生爱惜羽毛的夏梦,
自己把握命运的夏梦,
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最美的人是做最美的自己,
然后成了别人梦里最美的风景。
她的确美好的如同仲夏夜之梦。
2014年4月18日,
在夏梦从影六十五周年纪念会上,
主持人丁柳元用“聆听岁月、感怀今朝、
温润我心、不忘初心”向夏梦致敬。
今天,夏梦留给电影史的,
又岂止是银幕上一代美人的永恒魅力。
作为一代香港进步电影工作者,
夏梦所处的动荡时代,
在电影事业上的取舍、
成就和遗憾不仅蕴含了夏梦的艺术追求,
对自己电影理想的执着和爱国情怀,
还浓缩内地和香港的时代变迁。
夏梦的电影人生,
是香港电影史的缩影,
也是中国电影史中一代影人的人生写照。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
83岁的表演艺术家夏梦
获得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大奖,
她并未亲身到达现场,
但特别送上了一段录制的短片,
她说着家乡上海话与观众问好,
更说,“上海是我出生的地方,
电影是我一生的梦想,
有了这两样东西我感到幸福。”
2016年7月,
鲁豫去香港半山采访夏梦。
那个时候夏梦身体不适,
但是也答应了鲁豫的专访。
2016年11月3日,
夏梦在梦中逝世,享年83岁,
结束了她如梦一般的人生。
怀念经典美人!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一生光影梦,绝代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