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都觉得冷飕老苏州人的吃面“黑话”,90后没几个知道了!飕
这时候吃一碗热腾腾的苏式面
顿时让人心生暖意

都说北方人爱吃面食
温婉的苏州人吃起面食来比北方人还“凶”
苏州是有多爱吃面呢
大概就是 “苏州人的命,是面给的。”
苏州人除了爱吃面食
还有很多隐藏的 吃 面“黑话”
get住这份 “吃面黑话指南”
你就是下一个吃面行家
下面开始我们的吃面之旅吧!
01
盛己面馆
【地址】
南环路汇邻广场1号楼
盛己在苏有三家门店,大家可就近吃面
【营业时间】
07:00-14:00 17:00-20:30
万科美好广场店营业时间:
09:00-20:30
时令三虾面
三虾面上桌,只见葱油拌面打底,防止面快速坨掉,对想要拍照发圈的人很友好
。除了浇头、小菜和靓汤以外,我们发现还有一小碟橙黄色的油。
老板告诉我们,这就是盛己与别家最大的不同:将虾的每个部位都物尽其用。
这一碟油是盛己家自制的虾油,拌入面中会更香更鲜,说是“三虾”,这碗其实是“四虾”。
吃三虾面一定要快,很多讲究的老苏州都知道这点。因为担心客人拌面手法和速度达不到zui佳口味,盛己的每一碗三虾面都由老板亲自来拌。
面先搂松,将虾油全部倒入,两只手同时配合,快速搅拌。
再将满满一碟三虾划入面中,迅速拌匀,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虾籽如星点般密布在拌完的面条上,鲜味趁着热气满溢…
贪心地撩一筷子,顺着面条一起入嘴的三虾浇头让人欣喜:虾脑紧实有嚼劲,虾仁Q弹且嫩滑,而虾籽则是鲜香得不行!
招牌鳝肚干挑
对于炎夏来说,一碗烫手的红汤面未免负担太重,菜单上的干挑面就直击心灵了
干挑面市区不多见,在盛己见到一整排现炒干挑时惊喜得不行!面底5元,浇头选择了经典的招牌鳝肚。
吃干挑,面一端上桌就要趁热快速搅拌,为的是让油码清清爽爽地粘附在面条上。
挑一筷子,面条完全被油包裹着,不干不湿、咸里微甜,吃进嘴里会觉得很润,但不腻。
鳝丝和猪肚都很大块,外脆里嫩,带着油亮光泽,分量良心,几乎每一口都能吃到浇头。
吸溜入口,香味满喉,在唇齿的咀嚼下,弹牙又劲道。如果不够吃,还可以免费续面,5元的面底,值!
这一天的幸福感,都在这碗干挑面里达标了。
雪菜冬笋黄鱼面
跟老品牌的面馆不同,盛己的雪菜冬笋黄鱼面不以“过桥”的方式呈现,而是实实在在的“盖浇”。
39元的浇头让人肉痛了一把,不过面一上桌,看到三大块剔骨黄鱼整齐地码在上面,也就释怀了。
黄鱼表面微微煎过,看得到的焦脆。鱼身柔嫩细致,筷子轻轻一夹就碎,外面还裹了恰到好处的芡,让口感愈加滑嫩。
汤里浸着柔嫩的笋片和成茸的雪菜,和黄鱼一起入口,鲜美!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碗汤头,第一口绝对惊艳,汤底清亮,喝起来味道却完全不薄。
问了老板才知道,这是真材实料的鱼汤底,一整碗下肚完全不会有口渴的感觉。
02
裕面堂
姑苏区南新路77号
(阊门遗址南新路中心广场)
6:30-21:00
金汤佛跳墙面
苏城独一份的金汤佛跳墙,是要“品”的。
一碗之中,集齐了鲍鱼、海参等山珍海味,每一口都要细嚼慢咽,品尝这份人间终极美味。
佛跳墙不光注重食材,调动整个食材鲜美的汤底也是关键所在。汤底浓郁但不腻人,“鲜掉眉毛”,吃起来回味无穷,是秋日滋补zui佳上品。
03
苏面坊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街168号
苏州托尼洛•兰博基尼书苑酒店
一楼苏面坊
7:30-14:00
秃黄油面
《风味人间》的同款秃黄油,放在苏州,肯定是要配一碗苏式面的。
取公蟹的膏、母蟹的黄,经过肥猪油的爆香,才浓缩成眼前所见这一碗黄澄澄、芬芳馥郁的香鲜美物。
醇厚的油脂封存着蟹黄蟹膏的鲜美,甚至筷子尖都能感觉到那种粉酥油润的感觉。浇在面上,白气氤氲而起,心痒难耐。
趁热用筷子拌开,保证每一根面条都裹上了秃黄油。吃上一口,蟹膏的缠绵、蟹黄的鲜美、肥膘的浓香,全部混合在一起,鲜却不腻。
磨磨唧唧吃完后,只差把碗舔碎了。金贵的秃黄油配上苏式面,怎一个“醉生梦死”了得。
蟹粉海参拌面
除去蟹膏蟹黄,苏面坊的大厨做到了将每一只蟹都物尽其用。每天现拆的蟹肉蟹粉,再以海参吊出鲜味,成就了这碗超有人气的蟹粉海参拌面。
黄多油满的蟹粉搭配色泽鲜亮且肉质饱满的海参,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色泽搭配,堪称黄金cp。入口爽滑,连吃两碗也不为过,内心满足感直线上升!
枫镇大肉
枫镇大肉被焖得酥烂,一夹就断,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鲜纯的白汤,夹杂着酒酿的甜香,滑过唇齿之间,满足又清爽。
蟹粉蹄筋
蟹粉激发出蹄筋的鲜味,浸润在蟹油里的蹄筋爽滑不腥,这一碗浇头,满口都是浓郁的胶原蛋白。
04
裕兴记
松涛街1088号斜塘老街1号
6:30-19:30
麻虾面
初闻麻虾,不免会好奇是何种生物~老板介绍说,麻虾又名糠虾,是生长在长江流域的野生淡水小虾,蕴含丰富蛋白质、钙、磷、锌……民间有“好菜一桌,不及麻虾一吮”之说。
它皮薄质软,只有芝麻大小,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不能受一点污染~
捕捞后立刻处理
刚刚捕捞上来的麻虾为保新鲜要立即处理。单是清洗就要10遍以上,然后小火慢熬4-5小时,才能得到这一盘色香味俱佳的麻虾浇头。
有韧劲儿的宽面
“麻虾面”用的面稍宽一些,与麻虾浇头混合搅拌时,麻虾沾到每一根面条上,吃下去的每一口都鲜香十足!另外,面里加入了蛋清,口感更有韧性。
一盘麻虾浇头,一碗小宽面,几粒爆香过的葱片,配以自制的雪菜肉丝、青菜、姜丝、面汤,便是一份完整的麻虾拌面。
一盘麻虾浇头足足有70g,将整盘麻虾浇头倒入碗中,金黄的油汁混合着黑褐色的麻虾一瞬间就将小宽面覆盖住了,光看着都是大大的满足呀~
接下来就是搅拌碗中的面,将面整份挑起,与麻虾浇头充分混合,每一根面上都沾满麻虾呢!
咬上一口拌好的麻虾面,麻虾的鲜美与面原有的清香完美融合在一起,鲜香一直从舌尖传到心尖,好吃到整个人都飞起来。
什锦两面黄
什锦两面黄有着丰富的浇头:虾仁、鱼片、蹄筋、肉片、蘑菇、木耳……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一口下去,层次感非常丰富~
油炸过的两面黄,丝毫没有油腻的感觉。吃之前将面压碎融入底下的酱汁,柔中带脆,鲜香入味~
05
御面斋
嘉馀坊50号
7:30-15:00
蟹粉面
在老板娘的推荐下,点了蟹粉面,选的汤面,等待的过程被前面那碗蟹黄面抚慰了,却在鲜香频频袭来时忍不住吞咽口水。
家常别致的白瓷碗,“过桥”,蟹粉和汤面分开装,金黄清透的汤让人垂涎欲滴。
这家店处处都充满着惊喜,光是汤底,都细分了三种,土鸡汤、野鸭汤和混合高汤,足见诚意。
汤汁微微淹过面,鲫鱼背像岛屿一样漂浮在金黄的油面上,上海青搭三两香味馥郁的特制油浸菌,一出场就足够惊艳。
金黄的油掩住了高汤的清透,急不可待地喝口汤,鲜、香、爽口!鲜味一点都不抢镜,回味格外不舍,果然有功力。
苏州面馆的汤底滋味各有千秋,这道胜在了菌油的香气,提味又不抢味,光从汤底上来说是完胜了。
蟹粉看着少,却在碟中堆成了小山,几乎都是成型的蟹腿肉,浸着蟹油。
把蟹粉拨入碗中,汤汁混合着蟹油,看上去更加靓丽。
也许是期待过高,一口面和着汤入口,并没有惊艳的感觉:总觉得是蟹味冲散了面汤清爽的口感。
再细尝,虽然远不如蟹黄面那样重油,三两口却已吃出了些腻味感,远不如独独一碗汤面的滋味。
吃面“黑话”也是老苏州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你们还知道其他吃面“黑话”吗?
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
老苏州人的吃面“黑话”,90后没几个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