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門都覺得冷飕老蘇州人的吃面“黑話”,90後沒幾個知道了!飕
這時候吃一碗熱騰騰的蘇式面
頓時讓人心生暖意

都說北方人愛吃面食
溫婉的蘇州人吃起面食來比北方人還“兇”
蘇州是有多愛吃面呢
大概就是 “蘇州人的命,是面給的。”
蘇州人除了愛吃面食
還有很多隐藏的 吃 面“黑話”
get住這份 “吃面黑話指南”
你就是下一個吃面行家
下面開始我們的吃面之旅吧!
01
盛己面館
【位址】
南環路彙鄰廣場1号樓
盛己在蘇有三家門店,大家可就近吃面
【營業時間】
07:00-14:00 17:00-20:30
萬科美好廣場店營業時間:
09:00-20:30
時令三蝦面
三蝦面上桌,隻見蔥油拌面打底,防止面快速坨掉,對想要拍照發圈的人很友好
。除了澆頭、小菜和靓湯以外,我們發現還有一小碟橙黃色的油。
老闆告訴我們,這就是盛己與别家最大的不同:将蝦的每個部位都物盡其用。
這一碟油是盛己家自制的蝦油,拌入面中會更香更鮮,說是“三蝦”,這碗其實是“四蝦”。
吃三蝦面一定要快,很多講究的老蘇州都知道這點。因為擔心客人拌面手法和速度達不到zui佳口味,盛己的每一碗三蝦面都由老闆親自來拌。
面先摟松,将蝦油全部倒入,兩隻手同時配合,快速攪拌。
再将滿滿一碟三蝦劃入面中,迅速拌勻,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幹淨利落!
蝦籽如星點般密布在拌完的面條上,鮮味趁着熱氣滿溢…
貪心地撩一筷子,順着面條一起入嘴的三蝦澆頭讓人欣喜:蝦腦緊實有嚼勁,蝦仁Q彈且嫩滑,而蝦籽則是鮮香得不行!
招牌鳝肚幹挑
對于炎夏來說,一碗燙手的紅湯面未免負擔太重,菜單上的幹挑面就直擊心靈了
幹挑面市區不多見,在盛己見到一整排現炒幹挑時驚喜得不行!面底5元,澆頭選擇了經典的招牌鳝肚。
吃幹挑,面一端上桌就要趁熱快速攪拌,為的是讓油碼清清爽爽地粘附在面條上。
挑一筷子,面條完全被油包裹着,不幹不濕、鹹裡微甜,吃進嘴裡會覺得很潤,但不膩。
鳝絲和豬肚都很大塊,外脆裡嫩,帶着油亮光澤,分量良心,幾乎每一口都能吃到澆頭。
吸溜入口,香味滿喉,在唇齒的咀嚼下,彈牙又勁道。如果不夠吃,還可以免費續面,5元的面底,值!
這一天的幸福感,都在這碗幹挑面裡達标了。
雪菜冬筍黃魚面
跟老品牌的面館不同,盛己的雪菜冬筍黃魚面不以“過橋”的方式呈現,而是實實在在的“蓋澆”。
39元的澆頭讓人肉痛了一把,不過面一上桌,看到三大塊剔骨黃魚整齊地碼在上面,也就釋懷了。
黃魚表面微微煎過,看得到的焦脆。魚身柔嫩細緻,筷子輕輕一夾就碎,外面還裹了恰到好處的芡,讓口感愈加滑嫩。
湯裡浸着柔嫩的筍片和成茸的雪菜,和黃魚一起入口,鮮美!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碗湯頭,第一口絕對驚豔,湯底清亮,喝起來味道卻完全不薄。
問了老闆才知道,這是真材實料的魚湯底,一整碗下肚完全不會有口渴的感覺。
02
裕面堂
姑蘇區南新路77号
(阊門遺址南新路中心廣場)
6:30-21:00
金湯佛跳牆面
蘇城獨一份的金湯佛跳牆,是要“品”的。
一碗之中,集齊了鮑魚、海參等山珍海味,每一口都要細嚼慢咽,品嘗這份人間終極美味。
佛跳牆不光注重食材,調動整個食材鮮美的湯底也是關鍵所在。湯底濃郁但不膩人,“鮮掉眉毛”,吃起來回味無窮,是秋日滋補zui佳上品。
03
蘇面坊
蘇州工業園區星港街168号
蘇州托尼洛•蘭博基尼書苑酒店
一樓蘇面坊
7:30-14:00
秃黃油面
《風味人間》的同款秃黃油,放在蘇州,肯定是要配一碗蘇式面的。
取公蟹的膏、母蟹的黃,經過肥豬油的爆香,才濃縮成眼前所見這一碗黃澄澄、芬芳馥郁的香鮮美物。
醇厚的油脂封存着蟹黃蟹膏的鮮美,甚至筷子尖都能感覺到那種粉酥油潤的感覺。澆在面上,白氣氤氲而起,心癢難耐。
趁熱用筷子拌開,保證每一根面條都裹上了秃黃油。吃上一口,蟹膏的纏綿、蟹黃的鮮美、肥膘的濃香,全部混合在一起,鮮卻不膩。
磨磨唧唧吃完後,隻差把碗舔碎了。金貴的秃黃油配上蘇式面,怎一個“醉生夢死”了得。
蟹粉海參拌面
除去蟹膏蟹黃,蘇面坊的大廚做到了将每一隻蟹都物盡其用。每天現拆的蟹肉蟹粉,再以海參吊出鮮味,成就了這碗超有人氣的蟹粉海參拌面。
黃多油滿的蟹粉搭配色澤鮮亮且肉質飽滿的海參,無論是營養價值還是色澤搭配,堪稱黃金cp。入口爽滑,連吃兩碗也不為過,内心滿足感直線上升!
楓鎮大肉
楓鎮大肉被焖得酥爛,一夾就斷,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鮮純的白湯,夾雜着酒釀的甜香,滑過唇齒之間,滿足又清爽。
蟹粉蹄筋
蟹粉激發出蹄筋的鮮味,浸潤在蟹油裡的蹄筋爽滑不腥,這一碗澆頭,滿口都是濃郁的膠原蛋白。
04
裕興記
松濤街1088号斜塘老街1号
6:30-19:30
麻蝦面
初聞麻蝦,不免會好奇是何種生物~老闆介紹說,麻蝦又名糠蝦,是生長在長江流域的野生淡水小蝦,蘊含豐富蛋白質、鈣、磷、鋅……民間有“好菜一桌,不及麻蝦一吮”之說。
它皮薄質軟,隻有芝麻大小,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不能受一點污染~
捕撈後立刻處理
剛剛捕撈上來的麻蝦為保新鮮要立即處理。單是清洗就要10遍以上,然後小火慢熬4-5小時,才能得到這一盤色香味俱佳的麻蝦澆頭。
有韌勁兒的寬面
“麻蝦面”用的面稍寬一些,與麻蝦澆頭混合攪拌時,麻蝦沾到每一根面條上,吃下去的每一口都鮮香十足!另外,面裡加入了蛋清,口感更有韌性。
一盤麻蝦澆頭,一碗小寬面,幾粒爆香過的蔥片,配以自制的雪菜肉絲、青菜、姜絲、面湯,便是一份完整的麻蝦拌面。
一盤麻蝦澆頭足足有70g,将整盤麻蝦澆頭倒入碗中,金黃的油汁混合着黑褐色的麻蝦一瞬間就将小寬面覆寫住了,光看着都是大大的滿足呀~
接下來就是攪拌碗中的面,将面整份挑起,與麻蝦澆頭充分混合,每一根面上都沾滿麻蝦呢!
咬上一口拌好的麻蝦面,麻蝦的鮮美與面原有的清香完美融合在一起,鮮香一直從舌尖傳到心尖,好吃到整個人都飛起來。
什錦兩面黃
什錦兩面黃有着豐富的澆頭:蝦仁、魚片、蹄筋、肉片、蘑菇、木耳……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一口下去,層次感非常豐富~
油炸過的兩面黃,絲毫沒有油膩的感覺。吃之前将面壓碎融入底下的醬汁,柔中帶脆,鮮香入味~
05
禦面齋
嘉馀坊50号
7:30-15:00
蟹粉面
在老闆娘的推薦下,點了蟹粉面,選的湯面,等待的過程被前面那碗蟹黃面撫慰了,卻在鮮香頻頻襲來時忍不住吞咽口水。
家常别緻的白瓷碗,“過橋”,蟹粉和湯面分開裝,金黃清透的湯讓人垂涎欲滴。
這家店處處都充滿着驚喜,光是湯底,都細分了三種,土雞湯、野鴨湯和混合高湯,足見誠意。
湯汁微微淹過面,鲫魚背像島嶼一樣漂浮在金黃的油面上,上海青搭三兩香味馥郁的特制油浸菌,一出場就足夠驚豔。
金黃的油掩住了高湯的清透,急不可待地喝口湯,鮮、香、爽口!鮮味一點都不搶鏡,回味格外不舍,果然有功力。
蘇州面館的湯底滋味各有千秋,這道勝在了菌油的香氣,提味又不搶味,光從湯底上來說是完勝了。
蟹粉看着少,卻在碟中堆成了小山,幾乎都是成型的蟹腿肉,浸着蟹油。
把蟹粉撥入碗中,湯汁混合着蟹油,看上去更加靓麗。
也許是期待過高,一口面和着湯入口,并沒有驚豔的感覺:總覺得是蟹味沖散了面湯清爽的口感。
再細嘗,雖然遠不如蟹黃面那樣重油,三兩口卻已吃出了些膩味感,遠不如獨獨一碗湯面的滋味。
吃面“黑話”也是老蘇州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你們還知道其他吃面“黑話”嗎?
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分享哦~
老蘇州人的吃面“黑話”,90後沒幾個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