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颡鱼熬过了方块烂身、链球菌爆发性死亡,别输在小瓜虫上

作者:水产焦点

秋意渐浓,黄颡鱼熬过了方块烂身、链球菌爆发性死亡,此时又将迎来小瓜虫的威胁。黄颡鱼这类无鳞鱼天生的娇贵,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户此时很清楚要精心“呵护”,日常做好这几点,将极大降低黄颡鱼感染小瓜虫的风险。

黄颡鱼熬过了方块烂身、链球菌爆发性死亡,别输在小瓜虫上

一、水环境

小瓜虫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摄氏度。它的成虫可以分泌一种无色透明有弹性的包囊,一般呈圆形或卵形,会沉没在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所以水环境方面:

1.提高水温:工厂化养殖可以通过锅炉等方式,外塘可以采用调节水位等方式;

2.温和驱虫:用辣椒粉和生姜、植物驱虫剂等定期泼洒,温和驱除水中小瓜虫;

3.定期改底处理残饵粪便:秋季多用生物型底改-芽孢杆菌、生物菌,冬季水温较低,用氧

化型底改;保持良好的底质。

黄颡鱼熬过了方块烂身、链球菌爆发性死亡,别输在小瓜虫上

4.肥水越冬:水温降到15度之前,一定要肥好水。建议选择生物发酵有机肥,避免出现浑水、瘦水,一旦出现,会给小瓜虫的爆发创造环境。

二、黄颡鱼体质

如果黄颡鱼体质不佳,则更容易给小瓜虫可趁之机,严重的还会继发细菌性疾病等。

1.越冬前,合理控料,尤其苗种建议合理控料 1-1.5 %。同时添加胆汁酸、多维等进行保肝,促进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着重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越冬期适量投喂,同时保膘强体。比如暖冬时可以适度投喂保镖料、菜籽饼等,同时还有肥水的作用,两全其美。

3.开春期的投喂。随着鱼慢慢开口,应合理加料,促进鱼恢复体质。

4.日常拌料时可选择渗透性好的内服植物驱虫剂,以驱代杀小瓜虫,抑制小瓜虫的寄生。

黄颡鱼熬过了方块烂身、链球菌爆发性死亡,别输在小瓜虫上

三、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发现黄颡鱼浮头、游塘、爬塘边,开足增氧泵、打药补氧也没效果,个别严重的出现烂身、烂嘴、身体变形,甚至死鱼。这时候就要初步考虑感染小瓜虫了,及时镜检。虽说小瓜虫难治,但早期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用以下方法有一定效果:

1.青蒿末,参考量为每千克体重0.3~0.4g,拌料投喂,连用5-7天;

2.亚甲基蓝,参考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g,全池泼洒,连用2-3天;

3.辣椒粉和生姜,参考量分别为每立方米水体0.8-1.2g和1.5-2.2g,加水煮沸30分钟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连用3-4天;

4.高渗透的植物驱虫剂安全驱虫,主内服辅助泼洒。

(文章来源于水产抗虫联盟公众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