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作者:梦崖揽佳人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权力的游戏剧照

《权力的游戏》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在维斯特洛大陆上,七大王国在君临城为争夺权力进行了频繁的政治斗争,其中两个主要家族兰尼斯特家族和斯塔克家族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部剧没有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只有“权力”,因为在权力的斗争中,没有任何人能够只胜不败。

《权力的游戏》中的纷繁斗争似乎有历史原型,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维斯特洛大陆的形状与英国版图极为相似,而君临城更是基本与伦敦城重合;二是因为两大主要家族中的兰尼斯特家族就是以兰开斯特家族为原型,斯塔克家族的原型就是约克家族;三是因为它的以两大家族为代表的两方势力争夺最高权力。而且最厉害的是,故事开始都是“疯王”的锅。所以历史上的红白玫瑰战争也可以说是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权利的游戏剧照

<h1 class="pgc-h-center-line">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h1>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是1455年-1458年间的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为代表的势力之间进行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的后裔,所以双方为了争夺英格兰的王位进行了这场长达30年的战争。

玫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王位继承权的归属问题,除此之外,还包括亨利六世是个“精神失常”的神经病,这些问题导致其他继承者们的虎视眈眈,以及亨利六世统治时期损失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上的众多领土所导致的贵族不满。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亨利六世

15世纪40年代,英国的国王是那个以“精神失常”而著名的亨利六世,据记载,亨利六世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精神崩溃的现象,以致口不能言、饭不能咽,所以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玛格丽特就要求摄政,结果遭到了英国贵族们的明确反对,他们拒绝由来自安茹的王后代替国王执政。

然而,摄政问题已然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于是贵族们召开议会,决定让约克公爵理查摄政,约克公爵顺利地实现了摄政。几个月后,约克公爵的摄政时间结束。

后来,一旦英国发生紧急事态,约克公爵都会以摄政的名义予以解决,而并不关注国王的精神疾病有无发作,这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英国王权的正统性受到了挑战;二是与约克公爵实力相当且同样希望自己获得摄政权的势力之间爆发战争。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王后安茹玛格丽特

约克公爵理查在多次摄政后,开始对王权有所惦念,越来越认为“精神失常”的亨利六世没有自己更适合做英格兰国王。结果他的野心被国王亨利六世夫妇发现,理查因此被王后玛格丽特赶走,并且不再委以摄政的重任。于是决定秘密削弱理查的权力,但是这些行为很快就被约克公爵所发现,理查决定通过武力获取王位。至此,玫瑰战争最终爆发。

除了继承权问题以外,亨利六世的统治也是其反对者日益增多。亨利六世统治时期,正值法兰西国王收回领土以不断加强王权的时机,所以英国和法国之间进行了英法百年战争,然而战争过后,法国收回了被英王亨利五世夺取的领土,所以英格兰在欧洲大陆上丢失了很多土地,这直接就引起了大部分英格兰贵族的反对,所以亨利六世的统治更是举步维艰。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英法百年战争

<h1 class="pgc-h-center-line">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h1>

1、国王初胜阶段(1456年-1459年)

约克公爵理查被削弱实际权力后愤懑不平,于是决定以武力夺取王权,他所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即清除国王身边的奸佞。1455年5月,理查秘密地率领一队人马进入伦敦,还未到达伦敦时,就与国王亨利六世的军队迎头相遇,于是双方公开地在伦敦北部的圣艾班斯进行了第一次作战。

由于双方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所以理查和亨利六世为了结束这场战役就进行了妥协性质的会谈,和谈的结果是国王做了让步,理查对某些特定的大事都有发言权。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圣艾班斯

圣艾班斯会战是玫瑰战争的开始之战,也是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的特殊性在于约克公爵理查作为封臣以“清君侧”为名,公开地与昔日的封君作战,双方会谈后的一段时间里,英国进入了暴风雨前夜的平静,很快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打破平静的仍然是王位继承问题。

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和王后玛格丽特的儿子爱德华出生,所以按照《王位继承法》,爱德华有权继承父亲的王位,但是约克公爵也因之前的会谈而获得了王位继承的资格,双方都不愿意放弃王位继承权。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玫瑰战争

1456年,玛格丽特要求国王亨利六世废弃约克公爵的摄政权力,实行征兵制,强化国王的军队。亨利六世的努力在1459年的路孚德桥战役中获得成效,获胜的兰开斯特家族名声大噪,而约克公爵大败。

2、约克家族扭转局势---北安普顿战役(1460年)

约克公爵理查在爱德华出生后就深感不妙,于是他积极地联系实力强大的沃里克伯爵等地方势力。1460年,兰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展开了北安普顿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对国王亨利六世来说是灾难性的。

约克公爵被打败后,兰开斯特家族决定远征欧洲大陆上的加莱,得到消息的沃里克公爵立即率约克军队袭击兰开斯特家族的驻军,结果兰开斯特家族的驻军大败。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北安普顿战役

1460年7月,约克军队在支持者们的帮助下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占领了伦敦,进入伦敦后,约克家族伦敦基本上清除了兰开斯特家族在伦敦的势力和支持者,仅剩据守在伦敦塔上的斯凯尔斯。

国王亨利六世率领仍忠于兰开斯特家族的公爵、伯爵等前往北安普顿,而王后玛格丽特与王子爱德华避居考文垂。约克军队占领伦敦后,立即追击撤往北安普顿的国王亨利六世,双方最终无可避免的在北安普顿郡进行战斗。

双方军队在北安普顿布兵作战,都配有重甲部队、重步兵、弓箭手、骑士等,正当双方激战正酣时,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兰开斯特家族

促使战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是领主埃德蒙德的反叛,埃德蒙德在亨利六世撤退时期,一直坚定地追随,但后来因为土地纠纷而怀恨在心。当时,埃德蒙德看到约克军队的强大实力后,立刻决定拆除自己一直固守的右翼防御工事,公开地帮助约克家族,右翼的崩溃直接导致了整个军队的溃散,这场战役的结果遂变化。

3、亨利·都铎的获胜

在北安普顿战役中,国王亨利六世被俘虏,约克军队占领了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首都伦敦和东南地区,兰开斯特朝廷只能避居考文垂。约克公爵理查控制伦敦后即刻召开了议会,意图通过议会使自己的继承权合法化,,规定约克公爵查理依然是摄政王,并废除爱德华的继承权。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玫瑰战争终结

1471年,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被谋杀,爱德华四世顺利复位,英国暂时恢复了平静。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年幼的爱德华五世即位,王位问题再次出现。兰开斯特家族有实力的竞争者是亨利·都铎,约克家族最有实力的竞争者则是理查德。

亨利·都铎与理查德于1485年在博斯沃思原野爆发战斗,最后亨利·都铎获胜,即位为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为了平息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玫瑰战争最终结束。

<h1 class="pgc-h-center-line">总结</h1>

玫瑰战争是英国中世纪爆发的内战,它打破了英国在漫长的中世纪历史中所形成的“平静”,对英国人思想的解放及同时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更对英国君主权力的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

《权力的游戏》灵感源泉:英国玫瑰战争,论“神经病”当权的危害皇帝是个“神经病”,究竟让谁继承皇位?尝到甜头的约克公爵不满削权,开动战争机器总结

玫瑰战争在英国历史上虽然不像英法百年战争所跨越的时间长度,也不像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所造成的的巨大影响,但不同家族在玫瑰战争期间的斗争却像《权力的游戏》一样引人注目。

英国玫瑰战争的历史夹在“卑微而黑暗”的中世纪和“恐怖而血腥”的都铎王朝之间,这场战争展示了内战期间的英国主要家族之间的联合与对抗,谋杀和厮杀。然而到了最后,两大家族都没有获得梦寐以求的权力,身处异地的亨利·都铎却成了胜利者,等到都铎家族的伊丽莎白一世因为无嗣而终而被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代替后,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人就会发现,

参考文献:

1、《玫瑰战争简史》

2、《英国通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