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老师有时候是一个获得感很强的事业,有时候如同浇花养树,在悠悠岁月里,目睹一株株纤细嫩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每学期开始前,我总习惯收拾整理一些旧物,书籍、报刊之类,却没想到会找出初一刚开学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做的“心愿树”。还依稀记得那时候一起创作的欢乐,粗粗的褐色枝干,托起大片绿色的树叶,上面粘贴着许多心形贴纸,上面写满了他们的心愿。
有的笔记狂放,潇潇洒洒地写着要当世界首富,有的隽永秀美,认认真真写着希望想成为一个永远快乐的人……各式各样,令人会心一笑。
但引起我注意的却是贴在角落里的一张玫瑰贴纸,字迹十分漂亮,上面写着“我想在国旗下讲一次话。
是他?
那个时常沉默,讲话带些轻微口吃的杨晓瑞。
这居然是他的心愿吗?我惭愧于时隔两年才洞察到。
作为班主任,国旗下讲话这件事,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总习惯性地安排班上几个活跃分子,每周一总可以见到他们自信、大方、从容地表现自己,却忽略了这是杨晓瑞两年来的心愿。
我不能想象在无数次聆听国旗下讲话的时候,杨晓瑞站在台下是怎样的心情?是向往抑或失落?
他曾把这份心愿坦露出来,这朵玫瑰被我的忽略和自身微小的缺陷被种植在了荒原。
这个发现让我立刻有了行动的想法。作为老师,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书,更多的时候我从心底里爱着这群活泼明朗的孩子们。我一定要帮助杨晓瑞完成他的心愿。但在同学们眼中不善发言的杨晓瑞又是否可以真正担任、圆满完成呢?这对我和他,无疑都是一个挑战。
我在班里通知了这件事,在孩子们的惊讶目光里,我用眼神示意杨晓瑞,你可以吗?
他茫然了一瞬,随即立刻点头,清澈明亮的眼睛里写满了欢喜和坚定。
然后我找来几个班里的演讲高手,试图解答他们对我决定的不理解,张亦可、胡一涵几个人在我办公室吵嚷着,面对几张不服气的脸,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按照我的想法做事。我认真听完他们的想法后,说道:“老师很开心你们对班级荣誉的重视,但没有谁是生下来就会演讲的,你们不也是通过许多次的锻炼才变得优秀吗?”
“可是杨晓瑞他……”
我看向张亦可,用眼神制止她后面要说出口的话。
继而从抽屉里拿出杨晓瑞的心愿单,让他们一一传递浏览,再次开口,用讲故事的口吻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风吹到远方的种子,有些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里,阳光雨露充沛,得以茁壮成长;然而也有一些种子被风挟裹到更遥远的荒地,发芽缓慢,努力生长……”我停了停,看着他们几个似懂非懂的眼睛,继续说道:“但每个种子都有春天里开花的权利。”
然后我继续找到杨晓瑞,看着他赤诚认真的双眼,我摸摸他的头发鼓励道:“杨晓瑞,这次安排你国旗下讲话,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我们竭尽全力就好。
最后我们把讲话主题定为“超越自己”,更让我欣慰的是,在那些天里,我看到张亦可带着胡一涵他们积极地帮助杨晓瑞,从稿件选择、咬字发音,到说话仪态,甚至是那天的发型都开始研究……当我看着杨晓瑞略带腼腆地站在他们几个中间,顶着他一贯理得极短的寸头,一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很快轮到了我们班的升旗仪式,星期一升旗那天,我们班的孩子包括我,都细细地捏着一把汗。我仰望着高处站台上的杨晓瑞,蓝天白云,红旗飘扬。他代表八(二)班发言,男孩声音缓慢而清晰,只偶尔稍有停顿,却不明显。
他读到:“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超越自己》,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就是超越了自己最好的例子,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惧怕前行的路上有任何的艰难险阻。”
我带着全班站在班级位置上,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加油和鼓励,阳光给他们镀上一层暖暖的光。
即使是荒原也该有玫瑰绽放,而我只是和孩子们一起走了一小段路,在这一段旅程里,我们彼此信任彼此成长,不断浇筑爱和希望,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