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肇庆美食】甘香油滑、齿颊留香——肇庆裹蒸

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

——王士祯《端州即兴》句

裹蒸是肇庆传统食品,形似粽子,但与粽子不尽相同,肇庆传统多在春节前包裹蒸。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肇庆裹蒸已由春节食品发展成为地方风味特色食品,一年四季皆可食用。

【肇庆美食】甘香油滑、齿颊留香——肇庆裹蒸

裹蒸(肇庆市端州区方志办供图)

如何做出一个

经典款肇庆裹蒸?

/制馅/

将柊叶、糯米洗净;绿豆磨破用水浸透后去壳,用精盐与糯米拌匀;

肥猪肉切成厚块,再加适量的曲酒、芝麻末、胡椒末或五香粉之类作馅。

/蒸煮/

加上适量的水,蒸煮七、八小时以上,直到糯米粘绵、绿豆糜化即可出锅。(传统上用铁桶或瓦缸装载,以木柴作燃料,现在在家自制视情况换用家用灶具亦可。)

【肇庆美食】甘香油滑、齿颊留香——肇庆裹蒸

制作裹蒸 (李妮 摄)

由于配料不同,肇庆裹蒸的品种也较多。作馅的配料因爱好、习俗而异。如素食者的裹蒸以花生、白果、冬菇做馅料,称为上素裹蒸;一些家庭、饭店以冬菇、栗子仁、白果、烧肉、腊肠、腊鸭、咸蛋黄做馅料,称为“七星裹王”,甘香可口,风味独特,享有盛名。

【肇庆美食】甘香油滑、齿颊留香——肇庆裹蒸

裹蒸

早在汉代,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就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沿袭至今。旧时习俗,肇庆裹蒸“年晚”就开始进行。这时,家家淘洗糯米、绿豆,洗柊叶、炮制“五花腩”猪肉等馅料,工夫极细致、讲究。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进入高潮,在街头巷尾,屋边檐下,随处可见砌筑炉灶,安上特制的大筒锅(有的用大瓦缸),燃起熊熊旺火,边煮边加沸水,连煮七八小时方成,欢声笑语洋溢村庄市街。

做好的裹蒸食时甘香油滑,食后齿颊留香。除了自用外,还馈赠邻里亲友,乃至远送粤港澳,寄寓了肇庆人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望。

【肇庆美食】甘香油滑、齿颊留香——肇庆裹蒸

端州区市场的裹蒸档口(郭剑泉 摄)

2009年10月,肇庆裹蒸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7月,肇庆裹蒸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肇庆美食】甘香油滑、齿颊留香——肇庆裹蒸

来源 方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