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贩卖麻饼的故事

在胡名晚年的孤寂境遇里,有一位卖麻饼的小贩,竟做了他的朋友,给他带来一点意外的安慰和快乐。

小贩名叫袁刚,他做饼卖饼之余,还爱读一点书,喜欢与人讨论英美的政治制度,到底英美政制哪个更好一点?他比较倾向于崇拜美国,但理论上说不明白,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于是便贸然写了一封长信,向大学者胡名请教。这是1950年10月间的事。

小贩卖麻饼的故事

胡名接到这封信,知是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竟能在业余勤奋自修,精神可佩;问的又是胡博士最热衷的英美政治问题,更觉十分高兴,便亲笔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你提出的问题太大,我很惭愧,我不能给你一个可以使我自己认为满意的解答,我只能说,你说的英国制度和美国制度其实没有什么大分别。你信上叙述的那个,杜鲁门没有带走一个人:的故事,也正和邱吉尔在1946年离开唐宁街12号时没有带走一个人,是一样的。

小贩卖麻饼的故事

“我还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卖饼的,每天背着铅皮桶在街上叫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大计,关心英美的长治久安之路一单只这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如有我可以帮你小忙的事,如赠送你找不着的书之类,我一定愿意做 . . . . . ”从此,小贩袁刚便成了博士胡适的“我的朋友”了,一天,胡名邀请袁刚到南港的中央研究院去做客,袁刚把带来的一个手巾包打开,里面是10个芝麻饼,黄灿灿的,散发着新烤芝麻的清香,捧到胡名面前。胡名接过芝麻饼,笑眯眯地拿起一个便吃,嚼得吱咯吱咯地响,脸上现出近几年来才见的欢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