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南栗园村黑油门里的传说

黑油门里的传说很多,可惜我掌握的很少,这些传说因无人整理,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写的只是听说的,也可能不确切。现将我听说的,见到的整理了一下,不对的望了解的人,给以更正,补充!

这也是村里的一部分历史,望能记载下来!

娘家村旧貌换新颜,很美!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2019年12月,黑油门胡同铺成水泥路,告别了泥土路。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黑油门的传说

我们这条胡同的房子都是青砖到顶的瓦房,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胡同西面的房子也很雄伟壮观,建的都很讲究。我家对门也是青砖到顶的二层楼两楼像一对亲兄弟各有特色,交相辉映,很是气派!(遗憾地是西片房子多数已倒塌)。当年这条胡同称黑油门胡同,我就是这其中一家的后代。黑油门还有一个动人心弦的传说.....

因来到这里定居的老老爷爷,据说他地位很高,但性格有点桀骜不驯,他把胡同的大门,家中的大门都漆成红色,不知谁告了御状,这还了得,那时只有皇家才能挂红漆,这不是分明和皇上分庭抗礼吗!皇上下令派人查实,违者就要滿门抄斩!

消息传来,家族一片惊慌!

这位老老爷爷的确神通广大,为了全族人的生存,他了疏通了方方面的关系,了解掌握了皇帝查实此事的动向,收买了有关人员。

关键时刻,一位常年在这里干活的姓郑的老木工带领工匠,连续奋战,在一夜之间都让胡同和家中的门由红门变成黑油门!皇帝派来的人,看到的是黑光闪闪的门,全家族化险为夷!告密者被以诬告罪论处,遭满门抄斩!从此人们称这条胡同为黑油门胡同,从此黑油门家的人把这位姓郑的老木匠作为救命恩人敬着,老人去世后,专刻了他的神像,祖祖辈辈把他当神供奉着....

年轻时,为了证实老人的传说,当胡同的大门坏了后,我专拣了些回家,用刀刻那些漆,底层确实是红色。我认为这传说是真的!

我们这个家族虽然曾显赫过,但到了近代就没落了,民国年代早已一贫如洗,只有这对狮子还能证明他曾经的辉煌!我们虽住狮子把门家,可是地地道道的贫农!曾经的辉煌对我们可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啊!

我记事后,只知道这狮子大门和古楼,是我老爷爷的住宅。我老爷爷有六个儿子都是文武秀才。

老大,是李兆爽大爷的父亲,是文秀才。

老二,是李嘉年,是我爷爷,是文秀才,有三个儿子:李兆森,李兆藩(我父亲),李兆民。

老三,是武秀才,李予贵是他孙子,就是现在李宗信这一家

老四,是文秀才,儿子是:李兆芬,李兆昌,李兆茂李兆凤这一家人。

老五,武秀才,是李兆桐一家人。

老六,是文秀才,儿子:李兆祚,即现在李予永一家人。

黑油门胡同的人,现已与旧时不同,住家已杂,新中国建立后,虽各自有家庭,但一直都相处的很好大家有事互帮互助,互谦互让,似一个大家庭!我的斜对门,对我这个家庭就帮助很大,尤其我家最困难的时期缺钱借给钱,屋漏了李宗刚亲自爬上屋给修。他家也是书香门弟出了多位大学生,中专生。这胡同的人在当地不少都小有名气。医生,教师,军官,记者,干部,种田能手等都很为村里增光添彩!

这条胡同据我所知,还有局级,正处级干部,他们不让公开所以不便说明,黑油门里人才辈出,这点也名声在外!

李玉梅撰文(原名李予美)

著名书画家李宗玮是黑油门胡同里的人,是最出彩的人之一!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这是李宗玮写碑文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李宗琦是宗玮的哥哥,他们是黑油门胡同里的后代,都是事业的成功者,忠孝文化的热心传承者,他的书画也很厉害,这是历城区离退休老干部书法协会会长。他们为南栗园增光添彩。为他哥俩点赞!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黑油门里的人在保卫祖国,保卫家园中,也不含糊!我当家的三个叔叔李兆昌,李兆茂,李兆凤在抗日战争中都参加了八路军,上了战场勇敢与鬼子拚杀!他们的行为激怒了鬼子汉奸,我奶奶被鬼子活活杀死!这家是滿门忠烈!

三个叔叔在解放战争和祖国建设中,仍发扬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战斗奉献了一生!我们永远向他们学习致敬!!!

李予宏就是我叔叔家的后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出色的人才!

解放后,黑油门里的后代参军保卫祖国的大有人在,光团级干部就有多名!还有战斗在公安战线上的老局长,年轻刑警等,我叔伯哥的儿子就是为保护人民财产与歹徒英勇博斗,牺牲了年轻的生命!黑油门里人才,英雄辈出!!!

这是黑油门里的后人李玉宏的书法!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这是村里标志建筑古楼,眺望者是现任书记李兆辉。(照片来自博客)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静雅摄影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古楼古韵显古风

建筑年代难说清

古朴典雅人人颂

古代文化藏楼中

南栗园村很闻名

标志建筑指路明

游子回乡远处望

古楼入眼心翻腾

脚下生风如飞燕

宛如扑进母怀中

☆☆☆☆☆☆☆

天打雷击仍屹立

风吹雨浇韵味浓

自然力量没摧毁

数百年来露峥嵘

破解先人智慧谜

如毁今朝无依据

这片建筑故事多

优秀文化要继承

鬼子进村民藏楼

抗日战争显神通

楼上楼下通地道

护民安全立奇功

解放济南伤病员

集中黑油门大厅

为其遮风又挡雨

见证了战斗英雄

南栗园村是奇村

仔细研究底蕴丰

活生生的好教材

保护古迹民称颂!

李玉梅随笔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以下照片是李予立提供

一对狮子威严地守着家门!让邪恶鬼祟望而生畏!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看这古楼不但气派还蛮有古韵!(李予立摄)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这是大门门楼相似的风格。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这是家中大厅房的花脊。

厅名叫:贞寿书堂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我家大部分成员,除母亲外可都是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这门里出了三个大学生,两个中专生,一个高中生,都战斗在祖国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而奋斗着!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门里是这家的大女儿,是上过湖北电视台的号称李时珍老太太,用野菜养生现年过九十三岁!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这是这家第一位大学生和她女儿。

李玉梅(原名李予美),1946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办南栗园村,1968年上半年建立三结合领导班子革委会至1971年初负责主持村里工作,当时文革村里派斗严重非常混乱,能团结大多数,迅速扭转局势,抓革命促生产,将村管理的井井有条,团结和谐。她为村里拉上了电,她用所学知识引导村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大寨田,科学种田,一举摘掉了解放后一苴吃返销粮的落后帽子。在70年冬当时寨子管区领导让他带领南栗园村、小冶、周家、郭家四个村的民工,参加章丘修绣平干渠水利的大会战,她与四村干群上下团结奋战,在公社夺了三项奖,高姿态将镶有奖状的镜框给了其他三村,没想到在全县总庆功大会上,她上了主席台,得了个大奖状,并事绩被登上了县《绣江报》和被县有线广播全县播出。此时正好大学恢复招生,她因表现突出,成为首批工农兵大学生,197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分配到章丘七中,后调到山东明水铝土矿,是济钢总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由于勤奋好学,文学方面有一定造诣,在30家报刊杂志和选集中发表各种体裁的文章,多篇文章获奖。还是山东冶金报优秀记者。事迹上过中国冶金报,章丘电台也录过她的专题片。章丘作协专门对她的报告文学进行了研讨。是两级作家协会会员。她无任何关糸,全凭干出来的!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李予立,1949年生,1968年入伍,退伍到莱芜市鲁中冶金矿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带薪上大学,是这家的第二个大学生,任过魯矿集团公司井巷工程公司纪委书记,公司党校副校长,职工培训中心主任,电大校长,97年任鲁矿集团张家洼铁矿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享受正处级待遇。2009年退休。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这是李家的传承人!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三位姑娘,一位帅哥!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李予立与他姐妹们合影!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母亲,外甥女,小女儿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大女婿二女婿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李耀宗撰稿

老宅

老宅如今只是座空宅,是我幼年生活过的地方。老宅后面是幢古楼,据说建于明清,早已无人居住。楼的对面原是一面高大的山墙,现已倒塌。一楼一墙之间是一条狭窄的胡同,人行走其间,便会产生莫名的压抑,继而滋生恐惧之心。夜晚没有灯,一片漆黑。倘若逢月明,透过树叶便会照射出斑驳的光影。楼顶有夜猫子和野鸽子栖息,偶尔发出低沉的鸣叫声,此时关于鬼怪的传说便会在脑中蜂拥而至。在老宅生活的那段时间,却没有看到过古楼里面的样子,也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入其中,如今古楼依然是村里的地标。老宅大门前的两头石狮子是我们幼时的玩伴,骑在狮子身上便会有大将军般的威风。时间长了,狮子身上光滑了许多,有了青玉般的光彩。从老宅中走出了几代人,如今他就像一个完成了使命的老人,静静地守在那里,从未离开过。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李华宗(这是第三位大学生!)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李岱宗(大学生)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妹妹一家人,外甥也是本科大学生。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姐姐和4个小朋友,这4位也是大学和中专生,现都年近40岁了!

济南市章丘区忠孝文化村两个美丽的传说及现代传人

情系忠孝一家人

风尘仆仆祭祖魂

矢志不渝家国情

祖根源自黑油门

诗书传家贵有志

耕读业世见诚心

缅怀先祖多懿德

辉煌铸就栗园村

2021年4月4日清明节李宗顺见我93岁姐姐从武汉回南栗园村,姐弟妹三家共11人,老少三代去忠孝园祭拜英灵有感而发!

阳光照耀下的古楼!

传说二:

济南市圣井街道办事处南栗园村,是远近闻名的孝子村,我就是这村里土生土长的人。孝子村之所以曾经全国闻名,是因为清朝雍正年间出了个孝子老爷爷李之绅。

孝子老爷爷的母亲三十余年疾病缠身,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侍奉,从不嫌烦,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孝子老爷三十余年如一日,真的世界上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没照顾过老人的没亲身体会,不知这过程的艰辛,照顾老人真不是容易的事,是以消耗自己缩短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多情况不是孩子不孝,而是老人折腾的让人受不了!老人有病难受控制不住,有的他自己也病得不知干了些啥,病态千奇百怪,谁也没办法。只能千辛万苦,千万百计,将老人的痛苦降到最低!

老人再折腾,你再受不了,也要尽一切努力,因老人曾经生育你,他们也为你付出了一切,父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谁不爱自己父母?!人都是有良心,会感恩的!大逆不道之人是极少的!何况孝子老爷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一直受着孝子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孝子爷每天早早跑到母亲家请早安,喂饭净身擦屎端尿,照料好母亲后,再回来教书,不管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从没间断,他一边教书一边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想想其中的艰辛,不得不佩服这位孝子老爷!!!

还有更感天动地的事!为了千方百计给母亲治好病,郎中说要用鲜人肉做药引子,好一个孝子爷,他竟好不犹豫地让从他腿上割下一块肉!这一点又有谁能做到?!只有天下孝子能做到!!!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母亲去世,他亲自去墓地守墓,陪伴母亲三年,每天他都为母亲向坟头兜土,三年母亲的坟变成远近无比的大坟塚。这一举动又有几人能做到?!聚水成河,聚沙成塔!一兜土一兜土堆那么大那么高,像座小山,真是震撼人心!年轻时我爬到顶都很费劲,现在打死我也爬不上去了!

他的事迹到处传颂,最后传到清朝雍正皇帝耳中,皇帝深受感动,下令封他为天下孝子,享六品奉祿.扬名全国!孝子老爷逝世后,据传说乾隆皇帝命人给他修的孝子牌坊,一直从墓地建到庄外,村西头这座最宏伟壮观,牌坊名《孝义端廉坊》,上刻着圣旨二字,中间走车两边走人,小时常在那爬着玩。

老天也被感动,从不降灾给附近居民!山洪暴发绕道走,冰雹从不砸这片土地,四邻八村到现在都一直传着这句话:南栗园的孝子老爷,双臂一伸护着方圆18里的土地!

军人受感动,不管共产党的军队,还是国民党的军队路过此地,都会下马对着这个村敬礼!

在孝子老爷的影响下,从古到今,村里人一直坚守忠孝礼义。村里人对国忠诚,勇于奉献!在家尊老爱幼,邻里互帮互助,民风纯正。

历代村领导都传承了村里的孝道文化。现任书记李兆辉,做的更出色,他领导重修了孝子墓和坟上的孝子牌坊。并大力宣传孝子文化,教育村民传承,发扬孝子老爷的精神,古为今用,为实现美丽乡村多贡献!不仅做到乡村环境美,还要做到人人心灵美!

大力宣传孝子文化,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发扬广大!传统美德不能丟!

这个村很有文化底蕴,不仅九龙大鼓非常有名,人杰地灵,名人志士也不少,古代有抗倭将军,近代有抗日志士和英雄母亲,还有在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渡江作战和抗美援朝中功勋卓著的英雄!现代有优秀的解放军官兵,有为人民利益牺牲的英烈,有多名成就突出的团级以上干部,局级,处级以上干部还真不少。有各条战线上的专家,有作家,有优秀记者,有书法家,有教育,医学界骨干等,南栗园村真的是人才济济!由于长年缺乏人们去挖掘和记载,真的快要失传了,因知情的人越来越少,幸亏出了个好书记,正竭尽全力挖掘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此为李兆辉书记点赞!!!!!!

2019年3月3日在家中原创。李玉梅(原名李予美)

南栗园村的资料

下文是李嘉宝,李予强,李宗顺等合作成果。李宗顺主筆!

南栗园村综合大事记

圣井街道南栗园村自明代永乐二年(1404)由河北枣强迁徙而来,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根据李氏族谱记载,古代村内有被明、清两朝皇帝敇封的忠臣和孝子,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忠孝文化村。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栗园村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巨变,由一个贫穷饥寒的不足千人的萧条蔬落穷村,变为如今有1786人,经济增长逐年翻倍的富裕幸福快乐村。期间发生的主要大事综合如下。

一、1949-1978年

1949至1951年,南栗园村首任村长李德泉(李兆肥)。组织领导村民斗地主、分田地。

1954年,南栗园村大队长、副大队长由李嘉祥、李予茂担任。开展互助组、统购统销工作。

1955-1965年,村党支部书记李宗领。先后进行合作社、反右派斗争、大炼钢铁运动,组织村民修建了西河堐水库。

1966年村党支部书记李予维。

1967-1968年村“革委会”主任李予枢。

1968年-1971年村“革委会”主任李予美主持工作。迅速扭转了混乱局面,带领群众科学种田,摘掉了吃返销粮的落后帽子,1970年建立了变电室,使全村第一次通上电,解决了生活用电和农田灌溉问题。由于强力打击了惯偷,使全村风正气顺,夜不闭户。

70年冬季,在全县修绣平干渠的水利大会战中,带领本村和邻3村民工,夺得了公社和全县的两个大奖。事迹上了绣江日报和县有线广播。

1972年李予维任党支部书记。

1973-1975年村党支部书记李宗焕。

1976-1979年村党支部书记李兆健。

二、1978-2012年

1979-1980年村党支部书记王青山。

1981-2006年,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李宗银。期间带领群众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争取上级支持和民间资金,建起了第一个砖厂;总结经验,扩大经营,建立了第二砖厂,为村庄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1986年修建自来水管道,使千家万户喝上了清澈淋漓的自来水;新建一至六年级规模的新校舍,将村南的学校迁到交通方便的村北;协调交通部门并争取上级拨款,调直城(城角头)、宋(宋上)路,使之成为经过南栗园村西、且贯通经十东路与世纪大道的交通要道,借势打造了南栗园村西商业街,造福父老乡亲,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005年完成了旧村改造规划图纸设计;从1996到2006年,扁鼓队先后十次参加章丘百脉汇演,并连续获得金奖。

2006年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永。

2007-2010年村委会主任李宗明。

2010年村党支部书记李嘉宝。新建村西变压器,解决超负荷用电问题。

三、2012-2020年

2010-2020年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李兆辉。寄托着全体村民的期望,满载着上级领导的信任,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振兴计划。

2011年,争取资金110万元,将运输车辆压坏的村西商业街重新铺设沥青路面。

2011年9月,南栗园村扁鼓获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9月23日,邀请部分领导和专家学者到村,研讨忠孝文化建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问题。

2013年清明节,举行重封孝子墓、重树孝子碑仪式,将孝子精神发扬光大。章丘区原人大副主任李万百、山师大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田海林、山师大文学院党委书记、书法绘画研究所所长李宗玮(南栗园村后裔)、圣井街道部分领导光临现场,全体村民参加。

2014年清明节,举行重建孝子坊仪式,参加人员同上。

2014年国庆节,新增村东健身小广场一处,同时对其他几处活动广场更换新的健身器材。

2015年清明节,根据族谱记载,树立孝妇碑(坊)。仪式及参加人员同上。

2016年重新铺设自来水管网,淘汰老化破损的管道,更换水泵,增容加压,保障村民生活用水。

2019年创建《忠孝园》。是年清明节,根据《李氏族谱》记载,为抗倭英雄、四世族李继孜建立纪念碑,题名《明代济南卫左所昭毅将军李继孜纪念碑》,使《忠孝园》成为集忠义和孝道为一体的家国情怀教育基地,并将其申报为章丘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5月至年底,改造旱厕100余个,并达到市、区的验收标准。

同时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使全村500户村民使用上了既取暖又做饭的清洁环保天然气。

2019年10月,在上级政策的扶持下,投资350万元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至2020年4月,共铺设地下管网6000余米,完成硬化路面8000余米,共计200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幸福指数。

2020年春节,举村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0年新建村南、村西两处健身小广场什600平方米,安装体育健身器材20件。

2020年8月,投资15万元,建南栗园村历史文化展室,将古村貌展现在沙盘之上,成为凝聚人心,不忘乡愁的教育场地。

2020年12月23日,在毛主席诞辰127周年到来之邵,修复村北大影壁,将毛主席画像重新回归,并举行隆重纪念仪式,使红色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