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底,应蒋介石三封电报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开展国共谈判。
就在蒋介石安排的欢迎宴会上,大家一起用中华名人的名字来概括日本投降的原因。
有人提出“屈原”,意思是屈服于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有人提出“苏武”,意思是被苏联的武力打败;
有人提出“蒋干”,意思是蒋介石领导大家干成的;
毛泽东提出“共工”,意思是大家共同合作、一起工作打败日寇。
毛泽东话音刚落,一个中央社记者就要求向毛泽东提出两个问题。
毛泽东同意了。
中央社记者:“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抗战时期,贵党所属之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不打日寇,却专门制造摩擦,扰乱正面抗日战场,这些事实有目共睹,则抗战之胜利,何来共工?”
全场气氛为之一僵。
毛泽东反而笑了:“不着急,你的第二个问题呢,一起问完吧。”
中央社记者:“我第二个问题是,贵党抗战不出力,当此胜利之际,却违反中央军令,大肆争抢受降,意图扩大割据,这算不算是窃取中央政府血战八年得来的胜利果实?”
毛泽东不慌不忙,微笑着反击。

毛泽东:“这位记者朋友,我也请教你两个问题好吗?你说共产党争夺胜利成果,证据何在?”
记者:“华北、华中那么多日占区都落到你们手里了,这还不是证据吗?”
毛泽东:“好,那我再请教第二个问题,这么多日占区,为什么中央政府的部队没去接收,却被我们先接收到了呢?”
记者:“这……你们挨得近嘛,所以趁机占便宜。”
毛泽东:“我们挨得近,这句话说对了。你刚才说,八路军、新四军不抗日,现在又说我们离日寇更近,按照常理,不抗日的军队,应该离敌人越远越好,为什么政府的主力远在西南、西北,而你口中不抗日的八路军、新四军,却都出现在敌人眼前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
视频加载中...
这是电视剧的剧情,也许是编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产物,未必真实。不过,毛泽东直面刁难,有理有利的反击,确实太精彩了!值得学习借鉴。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