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掌握一个秘诀,让你的人生走上坡路

作者:赵赵的学习客栈

勇于走出舒适区,用行动改变现状

掌握一个秘诀,让你的人生走上坡路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

01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要知道不想要什么

88年读完中专的他,分配在一个厂里上班,每天12个小时的强度,天天面对机器的声音,枯燥的工作把人逼得只想发疯,而且很多人在厂里做了五年甚至十年依旧还是做着重复的工作,除了年龄,没有任何改变。

午夜梦回时曾在心里无数次自问:“这种一眼就能望到边的生活,难道就是我想要的吗”。在继三个月的痛苦煎熬后,他毅然决然提出来离职,放弃了所谓的“铁饭碗”成为了同事眼中的异类。

想要换个好的工作环境,那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历,所以提升学历成为了他当时唯一的“救命稻草”。

好在那时国家也鼓励大家提升学历,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社会人员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自考没有学费,主要买书自己学习,然后参加考试,考完一个专业的所有科目,就可以申请毕业,当然本科需要先答辩。

一年最多可以报考四次,也就是说最快的话一年就可以考完所有科目。在了解完自学考试的信息后,他就开始了奋发图强的学习之路。

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自学的问题,以前在学校上课,还有老师讲课,划重点,答疑解惑。现在自学意味着自己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没关系,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有天天面对机器,一潭死水,没有希望的日子,来得难吗?

于是求生欲爆棚的他,为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找了一个兼职的工作,维持生计,把自己的时间大部分留给了学习。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理科不会的就是不会,那就放弃,文科的再难又能难到哪里去,无非就是多花时间去背书,去理解。

同龄人下班了不是出去玩,就是在家睡觉,而他常常废寝忘食,挑灯夜读,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别人的指点,以为他不务正业,逃避上班。

当然也有想偷懒的时候,但只要一想起机器的声音围绕在耳边的感觉,整个人就头皮发麻,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要过那样的日子,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总归都要吃苦,那我还是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愿意的去主动突破,去克服。

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一定要改变现状的信念,凭着一股韧劲儿,克服了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一门接一门地考,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没想到这一学,竟然上了瘾,后来的他从中专一路自考完了本科,又考了研究生,再到博士,现在正在北京一个出版社做主编。

如果因为享受舒适的现状,而拒绝提高自己,我想这位主编不会有这么精彩的人生经历,更加不会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所以,不贪图眼前的安逸,勇于走出舒适区,才能创造出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掌握一个秘诀,让你的人生走上坡路

02 只要你想做,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2021年07月10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则热搜新闻:70岁上海阿婆拿到中国美院书画双学位

顿时网友就炸锅了,看完了徐阿姨的学习心得分享,纷纷留言:阿姨是我的榜样;阿姨好厉害;阿姨太值得尊敬了等等。

1951年10月出生的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用画画的方式来记录家乡的田园风光,可是人不能总活在诗情画意里,还得面对现实的生活,所以工作后的一段漫长岁月里,徐阿姨的生活变成了工作,家里两边奔波,只好将这份对于画画的热爱之心埋藏了起来。

退休后,从忙碌的工作,家庭的琐碎中抽身出来,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于是在58岁的那年,她重新拿起了画笔,这一次,她再也没有放下过。

而且从2009年进入中国美院进修班学习,一学就是五年,2013年,她又相继参加成人高考,最后被中国美院大专班成功录取,并且在2016年顺利拿到了毕业证。

不满足于大专学历的她又参加了专升本考试,并且以超过录取分数线87分的成绩被本科班录取。于2019年顺利本科毕业,且拿到了艺术学学士学位。

当然,对于一个已经放下画笔几十年的人来说,重新开始又何尝不是一次重生。我们所见的是徐阿姨成功取得了学位证,但是我们也应该去看看她的勤奋好学,吃苦耐劳。

从下定了决心去做这件事,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她从未有过缺席。甚至于为了提高画画水平,休息日也在画室临摹字画。

此外,她还需要克服一个最大的学习障碍就是:年龄大,身体是否能够吃得消?

而事实是,她和年轻人一起,吃住在校,按时进教室听导师讲课,学校安排的各类活动他都坚持参加,不放过任何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海绵一样去竭力吸收知识。

甚至于付出了比别人高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才如愿达成了自己的愿望。

所以,人生没有什么事情是轻松的。想要获得成长,就需要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并且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更愿意相信结果只是水到渠成。

更没有什么是“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事”,学习和年龄无关,只与“人”有关。只要你想要去做,去坚持去行动,你总能收获属于你的曙光。

现在也有很多人用30岁的年纪过着70岁的日子,年纪轻轻就想着一劳永逸,享受安逸的生活,结果一不小心剑走偏锋,或者灾难来临,手忙脚乱,接着怨天尤人。

而有的人却用70岁的年纪活出了绚丽的青春。不仅仅徐阿姨,经常也能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某某80岁老太太自学英语,出国旅游毫无障碍。还有某某大叔,创业失败了一百次仍然在坚持,最近一次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等等。

我想生活真的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中有一项爱好,并为之去努力去奋斗,那你才是真正地“活着”。

掌握一个秘诀,让你的人生走上坡路

03天会黑,人会老,初心依旧

有幸来到苏州,更有幸路过了一家暖心的书店。

寻常游客大概少有能发现它,它安于繁华街市的一个小巷里。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大约100平的空间,进门右手边是一个吧台,然后在中间隔了一个台阶,分成了两个空间,琳琅满目的书籍在书店这种地方显得十分平常。至于为什么说它暖心呢?

1. 按照书店老板的说法,是希望每一位走进书店的人都能有回家的感觉。如果你累了,那你可以伴着书店的轻音乐躺坐在柔软舒适的沙发椅上小憩一会儿,再去书柜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悠闲地享受一下午的慢时光。

2. 当然,如果这时候你要是正好口渴,你也可以在吧台点一杯咖啡,喝一杯热茶,不强制消费,看书亦或是静坐,全随汝意。

3. 以上两点都还只是外部的暖,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它直击心灵的暖。疫情爆发之前,书店老板每月都会安排沙龙讲座,有时是邀请知名作家做一些新书分享,有时是各大高校的教授,老师做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分享,有时还有跨界的文艺分享等等。

听听前辈的分享,有时候自己纠结了很久的问题,竟然瞬间迎刃而解,真是我心灵的好归处啊。

第一次踏进这样的一家书店,就已深深震撼了我,毕竟我从来也没在哪个书店坐上个一小时,走进这家书店却让我莫名安心。每月看到有沙龙安排,特别是我喜欢的类型,都会提前安排好时间赶过去,多数时候书店里都挤满了人,还有很多人宁愿站着听,也不愿离去。

能经营出这么暖心的一家书店,我瞬间对书店老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年的书店进出,我发现,书店老板其实也是兼职经营这家书店。开这家书店的初心是为了给自己和他人留下喜欢的空间,一个暂时安顿心灵的空间。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至少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疫情期间很多读者还一度操心起书店的生死,生怕书店因此一蹶不振。

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这家书店的未来,这样的书店不要说已开近十年,我想它会永远留在读者心里。

书店的几次生死,都在老板的坚持和改变中活了下来,这样一间在“舒适区”外成长的书店,在繁华都市里,安顿了很多人的心。

不要说人,就是书店,要是安于现状,按部就班地常规的经营,也留不住人啊。

所以,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勇敢走出“舒适区”,才能迎来新生。

掌握一个秘诀,让你的人生走上坡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