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光接了梁鸿案——举案齐眉

作者:小谭话红楼

东汉早期,梁鸿出生,比张衡还早了几十年,是一位有名的高士,他找妻子有一个条件,就是可以和他归隐山林。

孟光,三十岁还未出嫁,原因是长得难看,又肥又丑,极其强壮,非梁鸿不嫁,梁鸿得知便娶了她。

婚后,孟光自觉容貌不可示人,每次做好饭菜,将几案举至眉间,递于夫君,一是为了遮住容貌,二是表示对夫君的敬重。

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来历,形容夫妻间关系融洽,相敬如宾。

孟光接了梁鸿案——举案齐眉

可能你会问,那这是梁鸿接了孟光案,怎么会是反过来了?

那要提到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闹简”,原文:

[三煞]他人行别样的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

红娘见崔莺莺主动邀请张生幽会,用举案齐眉的典故来反讽崔莺莺。我小看了你,简直是孟光接了梁鸿案,这是说反话,故意颠倒过来责备崔莺莺,所以就成了孟光接了梁鸿案。

孟光接了梁鸿案——举案齐眉

红楼梦中,曹雪芹引用了《西厢记》的典故。

宝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话说的最好,‘是几时接了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七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这“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我听听。”

原因是这样的:

贾母见了宝琴,很是喜爱,要王夫人认作干女儿,还送了一件很贵重的凫靥裘给她,连一贯稳重平和的宝钗都嫉妒宝琴。

宝玉担心黛玉为此而心生闷气,可见黛玉和宝钗一唱一和,言语和谐,状态亲密,黛玉对宝琴直呼亲妹妹,自己反倒还落了单,

他便问起黛玉,你们是什么时候这么好的呀?黛玉从说错酒令起,宝钗送燕窝之事,一并告诉了宝玉。

孟光接了梁鸿案——举案齐眉

曹雪芹把此典故用到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好像并不恰当。孟光接了梁鸿案,指的是夫妻之间,男女之间的关系。

我反而认为,这就是曹雪芹对孟光和梁鸿夫妻感情的理解。

孟光和梁鸿并没有爱情,孟光一味付出,而梁鸿一味接纳,对孟光没有男女之间的爱情,夫妻之间的亲密无间。

孟光接了梁鸿案——举案齐眉

就如红楼梦曲,终身误对宝钗的定评: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叹人间,美中不足方足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曹雪芹引用了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宝玉和宝钗的关系,尊重更多一些,爱就少了一些,他们的婚姻关系,与爱情无关。

他深爱的只有绛珠仙草林黛玉,只有整日哭哭啼啼的林黛玉,与他精神深度契合的林黛玉。

孟光接了梁鸿案——举案齐眉

而孟光也不是梁鸿的最爱,孟光侍候梁鸿,这是尊重,而梁鸿一辈子接受这样的侍候,也缺乏了爱。所以,举案齐眉一直就不是夫妻情意绵绵的意义,而代表夫妻间类似于友情的关系。

我是@小谭话红楼 读红楼,更上层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