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不只是刘亚楼,还有三位,都比他时间长

提起第四野战军,很多人都会想到“林罗刘谭”,也就是四野的核心领导班子: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刘亚楼主要是在东北野战军时期担任过参谋长,改编成第四野战军后,参谋长就换成了萧克,没有刘亚楼什么事了。

下面,咱就来总结一下四野及其前身,都有谁当过参谋长。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不只是刘亚楼,还有三位,都比他时间长

四野最早的前身,要追溯到1945年的东北人民自治军。

全面抗战结束后,我党为了全力争夺东北,从全国各地抽调精锐部队,奔赴东北,与原来的东北抗联部队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时间是1945年10月31日。

在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是林彪,第一政委是彭真,第二政委是罗荣桓,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萧劲光分别担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副司令,另外,萧劲光还兼任第一参谋长,伍修权是第二参谋长,陈正人是政治部主任,总兵力达到了27万人。

所以,这个阶段的参谋长是萧劲光。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不只是刘亚楼,还有三位,都比他时间长

不过,东北人民自治军只存在了两个月,到了1946年1月4日,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领导班子成员也基本没有变动,萧劲光继续担任第一参谋长。

到了1946年6月,中央军委对东北民主联军的领导人进行了一些调整,林彪一人身兼司令与政委两职,副司令包括周保中、吕正操、萧劲光,副政委包括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萧劲光仍然兼任第一参谋长。另外,这个时候的政治部主任换成了谭政。

到了1948年1月1日,因战争形势的变化,东北民主联军改编成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包括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司令和政委仍然由林彪一人担任,副司令仍然是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副政委包括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政治部主任还是谭政,但是参谋长换成了刘亚楼。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不只是刘亚楼,还有三位,都比他时间长

也就是说,从1945年10月31日到1947年12月31日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参谋长一直是萧劲光兼任,直到1948年1月1日才换成了刘亚楼。

1948年8月14日,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成立,林彪担任司令,罗荣桓担任政委,刘亚楼担任参谋长,谭政担任政治部主任,这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领导班子。

进入1949年,随着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的相继胜利,国民党军纷纷溃退,我军要乘胜追击,原来的以地域命名的野战军番号就不合适了,于是,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来的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

1949年3月11日,第四野战军正式成立,林彪担任司令,罗荣桓担任政委,萧克担任参谋长,谭政担任政治部主任。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不只是刘亚楼,还有三位,都比他时间长

那么,原来的参谋长刘亚楼去哪里了呢?还是在四野,不过是担任第14兵团司令,开始领兵打仗了。

其实,刘亚楼不光是一位杰出的参谋长,同样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尤其是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刘亚楼担任总指挥,指挥34万大军,只用了29个小时,就全歼守敌13万人,取得了天津战役的伟大胜利!

四野大军南下后,与中原军区合并,于1949年5月12日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林彪担任司令,罗荣桓担任第一政委,邓子恢担任第二政委,萧克担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担任第二参谋长,谭政担任政治部主任。

1950年1月1日,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的人员基本不变。

到了1950年5月,萧克调到中央军委,担任军事训练部部长,四野兼中南军区参谋长由赵尔陆担任。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不只是刘亚楼,还有三位,都比他时间长

1955年4月,中南军区改称广州军区,部队也归广州军区管辖,至此,第四野战军的番号正式撤销。

综上所述,在第四野战军及其前身的历史上,共有四人担任过参谋长,就是萧劲光、刘亚楼、萧克、赵尔陆,一位大将,三位上将。

其中,萧劲光从1945年10月31日到1947年12月31日,担任过两年零两个月参谋长;

刘亚楼是从1948年1月1日到1949年3月10日担任参谋长,时间是一年零两个多月;

萧克是从1949年3月11日到1950年5月担任参谋长,也是当了一年零两个多月;

赵尔陆1950年5月上任,在1952年8月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当了两年零三个月的参谋长,也是四人中担任时间最长的。

(参考资料:《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刘亚楼将军传》《萧克回忆录》)

——了解更多的开国将帅故事,可以看看历史客栈的专栏,共100篇开国将帅列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