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霜降后的秋色

霜降后的秋色

霜降后的秋色

中国传统历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和人文内涵。年月的更替,四季的变化,以及时节的变更,无一不与自然变迁息息相关。每一时节的来到,都预示着自然会带给你不一样气候、风景和感受。霜降是秋季最后的时节,它会带来怎样的秋天呢?

在二十四节气歌中这样表述秋天的变化和农忙的节奏:“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风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到来,自然确会变天,它结束了让人感觉阳光和煦温暖,空气舒爽清凉的时段,结束了鼓动人们外出游览、登山远望的气温,变得清冷寒凉,提示人们做好冬藏的准备。

霜降后,秋风或大或小都带着一种狂猛的劲头,有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秋风扫落叶”的模样。洋槐、白蜡、国桐树的叶子,从早到晚簌簌地降落,悠然飘向大地的怀抱。爬山虎,藤蔓饰墙,叶子似火,红的绚烂。

多情的月季,依然坚挺着花茎,叶子也深绿,花朵或粉或红或黄,一律都带上了让人疼爱,惹人怜惜的神态。菊花则恰逢好秋光,一朵朵成了争奇斗艳的仙子,白如凝脂,黄似松香,紫如彩金,在晨曦淡淡的薄雾中,顶着晶莹的露珠,仰首挺胸,骄傲富贵比牡丹。

黄豆架经寒露、霜打,仿佛不堪负重,变得低矮枯萎,密密麻麻的豆荚等待人们去收割。

大白菜叶相互拥挤着,却还使劲向外生长,将菜地变成了墨绿色的湖泊,肥胖的身子等着农人去捆绑塑形。粗大的萝卜长出了地面,缨子肆意张开,像是露着圆圆水白脖颈,戴着绿色迷彩帽的游戏娃娃。

枣树、毛桃的枝丫几乎光秃,叶子还青绿着,就铺在了地面,厚厚的,如柔柔的碧毯。

冬小麦才长出地皮三、五厘米高,嫩绿、纤细,似是在与这秋的主旋律唱反调似的,如春草青青,嫩芽婀娜,像极了莫扎特的音乐,给人温暖,带着来年的畅想和希望与人拥抱。

麻雀的叫声越发清脆响亮,它们或集聚在藤蔓密叶中,或成排站在细长的电线上,转移时成群结队,飞行中似乎带着声响,有种抱团取暖的感觉。

那美到让人忘记呼吸的夕阳,也不在火红,变得形大色淡。远远的,淡黄色的夕阳还没落入地平线,四野苍穹便开始暗淡下来,城市的照明、街道楼壁的灯饰开始为夜点亮填彩。

随着太阳的隐落,暮夜初上,气温会骤然下降。然而,空气却似乎变得更加清冽了,吸入肺部的气体,带着来不及经鼻翼和呼吸道加温的冷意,直透心肺。这个时候,在郊外游荡的人会想起城市,想起城中的房子,想房子里明亮柔和又宁静的灯光,想温暖的家。

(作者:郄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