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作者:历史功匠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日趋白热化的关键时刻,而在经过安徽皖南事变后,统一抗日战线,二次深度合作的国共双方之间,气氛也慢慢剑拔弩张起来,上层首长领导之间正面交锋不断,下层地下力量的明争暗斗也层出不穷。

而为了给共产党以致命一击,蒋介石就亲自秘密派出了女特务,使出美人计,企图诱惑收买周总理身边的一名贴身司机,执行秘密暗杀行动。

本期内容匠哥就圈个有用的历史,揭秘周总理,身边的这名司机是谁?蒋介石为何要对他使用美人计?最后蒋介石的这个计划成功了吗?这名司机最后结局如何?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蒋介石派女特务使用美人计,计划收买周总理司机

1938年6月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湖北武汉保卫战正式拉开序幕,但因为中日两国之间军事力量悬殊,中国军队一败再败,武汉沦陷已成定局。

所以,新四军政委项英同志就在7月份,向党组总部机关和毛主席致电:建议成立共产党南方局,引起了总部首长的高度重视。

同年12月初,毛主席亲自下达命令:委任项英和周总理等人,全权负责江南抗日战场军政大局,组建长江局,统筹南方诸省的抗日工作,而与此同时,长期在江南执行统战任务的周总理,在王明同志等人的陪同下,组成共产党代表团,亲自与蒋介石展开谈判,促进和推动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在重庆成立中华民族大众同盟

1938年11月初胜利闭幕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对成立各地抗战总部机构,有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10月份,湖北武汉沦丧日寇之手后,汪精卫与日军勾结,卖国求荣,成为大汉奸的事情被爆出后,给国共双方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损失。

所以,党组总部机关规定:各地党组总部机关在确立成员、驻地、分配任务的同时,坚决履行加强与国军的统一战线,阻止其投敌叛变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所以基于这一点考虑,毛主席在会议上与总部首长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在国民党的腹地重庆,成立南方局,力争达到督促国军抗战的目的,周总理亲自担任南方局书记,博古、叶剑英和董必武先生等13人分别担任南方局常务委员。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南方局成立后,周总理的当务之急依然是专司负责针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肩负着监督国民党,推进大、小统战工作并举的重任。

而在南方局担任书记期间,周总理非常重视团结国民党内部社会民主爱国人士,尽可能与所有支持抗战的有志革命志士,建立深入的合作同盟关系,为抗战前线积极培养后续力量。

当时,宋庆龄夫人、柳亚子先生等人,都被周总理视为知己,经常会坐在一起讨论,并征求他们对前线抗日战争的看法,在这些爱国革命志士的帮助下,周总理与国民党反动派有理有据的进行了持久斗争。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同时,周总理还积极加深了与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重要职务,如和平将军张治中等人的联系,尽可能团结一切有可能的力量,竭力吸纳国民党内部力量为己用。

截止到1941年为止,在周总理的秘密协调和安排下,一部分国民党内民主爱国人士,与思想追求进步的国民党人正式联合起来,在重庆成立了中华民族大众同盟,而这就是世人熟知的小民革雏形。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不惜一切代价收买总理司机祝华

而在周总理日夜不休,坚持奋战下,中华民族大众同盟的实力逐渐壮大,发展出了200余人的会员,在推动国军统一战线抗日、分化国民党顽固反动派,以及维系全民抗日战略大局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1941年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在安徽突然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国共双方的合作同盟关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而对于周总理在重庆创立南方局,蒋介石虽然并未明确拒绝,但却非常忌惮。

加之后来周总理领导南方局,也的确做出了非常出众的成绩,就更让蒋介石感到如芒在背,甚至一度派出国军特务情报人员在暗中伺机破坏南方局的行动,但却收效甚微,让蒋介石更加坐立难安。最后,蒋介石痛定思痛,将斗争的矛头,全部指向了这一切的发起者: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总理。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因为这时,国共双方表面上正处于统一抗战的蜜月期,所以蒋介石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迫害我党革命人士,更不用说是像周总理这样的大人物。

因此,蒋介石就想到了自己手下的情报特务系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成功暗杀周总理那就是胜利,到时候就算共产党追究,蒋介石也能讲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当时,周总理居住在重庆曾家岩的50号周公馆,蒋介石每天都派遣专门的特务情报人员,对周总理进行严密监视,果然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破绽:周总理的贴身司机祝华,经常会前往距离周公馆不远处的小摊上买烟抽,来来去去十分频繁。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而这名叫祝华的司机,与周总理关系密切,如果能将他策反就事半功倍,所以紧接着国军特务就对祝华的身份背景,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祝华的哥哥祝银松是个小商人,在重庆市内开着一家五金商店。

抗战时期,因为蒋介石经常限制共产党的经费,所以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个月的工资少得可怜,只有3元5毛钱,祝华的生活已经捉襟见肘。

而且,祝华一个半大小伙子,还在与一名女子谈对象,花销更大,囊中羞涩之余,只能向自己的哥哥祝银松借钱生活,但祝银松干一点小买卖,生意本来就不打,挣不了多少钱,所以对经常来借钱的弟弟祝华怨念颇深。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有的时候,兄弟俩甚至会因此大吵一架,搞得不欢而散,所以当国军特务情报人员在探明这一消息后,马上就心生一计,向上级领导申请:可以用金钱收买祝华。

上级领导得知情况后也非常激动,他们认为,只要能在祝华身上做文章,收为己用,就能直插共产党的心脏,就非常干脆地同意了这个计划,并下达严令:不惜一切代价收买祝华。

重庆女特务实施美人计

计划开始后,国军特务情报部门决定先从祝华的哥哥祝银松身上入手,经上报蒋介石批准,由重庆实验区行动科科长刘介鲁专门负责这件事。

最后,刘介鲁和试验区区长陈建中经常精心谋划,敲定了美人计计划,选派重庆特务试验区一名叫熊淑衡的女特务执行该次计划,并事无巨细地向蒋介石做了汇报。

经熊淑衡的调查发现:重庆试验区外围特务刘蔚川与祝华的哥哥祝银松关系很好,刘蔚川又是国军情报系统内,颇受器重的成员,所以,国军特务情报部门就想通过刘蔚川和祝银松的关系,将祝华秘密吸引过来,威逼利诱他成为一名碟中谍。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一旦计划成熟,那国民党想要实时掌控周总理的动态,以及共产党绝密情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而在刘蔚川的介绍下,祝银松也与女特务熊淑衡熟络起来,看着长得年轻漂亮的熊淑衡,祝银松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在一次交谈中恨铁不成钢地怒斥了经常来向自己借钱的弟弟祝华。

而在得知祝银松囊中羞涩后,熊淑衡就表示可以无偿为他提供一大笔资金,几天后,祝华再一次跑来找哥哥借钱时,一向非常小气的祝银松竟然十分慷慨,给他拿了好多钱,祝华虽然心里非常疑惑,但却并未多想。

一来二去,随着祝华到五金店的次数越来越多,他欠下的债也就越来越重,眼见收网的时机已到,女特务熊淑衡就又拎着一大包银元来到祝银松家里,如实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借钱给他的真正目的。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祝银松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外表柔弱漂亮,知性大方的美女,竟然是一名杀人不眨眼的女特务。不由为自己的弟弟担忧起来,他们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虽然非常反感祝华来借钱,但他也不能把弟弟推进火坑啊。

又过了几天,祝华的钱花光了,来找祝银松借钱,却被告知,自己借的钱竟然都是国军女特务熊淑衡提供的,必须按时偿还,否则,祝华就必须为国军特务情报部门工作。

很明显,祝华并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可他又不想犯了思想方向上的错误,为敌人卖命,心中不由非常苦恼,后来,熊淑衡表示:如果祝华可以投降国军,将来就会得到数之不尽的钱财。

而就在国军特务机关自认为计划已成定局,却没想到祝华的哥哥祝银松竟然东拼西凑借来了一大笔钱,将祝华的欠款全部偿还,让国军特务彻底没了要谢祝华的手段和筹码。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计划彻底破产

后来国军特务机关眼见美人计计划已经彻底失败,就决定将祝华秘密逮捕,然后押送到川东师范学校内部的一个防空洞里,对他进行严刑拷打,通过刺激他的身体和精神,逼迫他就范,然后再向祝华施以重利诱惑,让他答应加入国军,从内部攻破周总理的坚固防线就指日可待。

计划虽然天衣无缝,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大的困难,从抓捕,到突击审讯,再到将祝华放回,必须在2个小时左右完成,一旦祝华失踪时间过长,那就势必会引起周总理的警觉,毕竟,周总理当年也是在上海领导组建过特科的,单论情报刑讯功底,并不比国军特务差。

就算敌特能控制抓捕祝华的时间,一旦在刑讯过程中,祝华拒不配合,那国军敌特就有可能暴露自己,届时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更加严重的损失,他们无法向蒋介石交代。

1942年,蒋介石派女特务使出美人计,收买周总理司机,最后怎样了

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上级领导以任务计划实施困难,危险太大,直接拒绝了这项计划。国军敌特对祝华威逼利诱,秘密刺探我军情报,和暗杀周总理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已经基本破产。

而事实上,国军敌特情报部门预谋对祝华实施的计划,也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内部博弈的常态,但每次我党都会凭借坚强的意志,完美回击国军的阴谋,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牢不可破,矢志不渝的忠贞信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