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们说过了食物过敏,今天来说说一些其他较少被了解到的食物过敏相关信息,包括:
食物交叉过敏(Allergy Cross-Reactivity)是怎么回事?(以花粉—食物交叉过敏为例)
Big 8以外的过敏原有哪些?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花粉—食物交叉过敏</h1>
不同季节引起过敏的花粉(图片参考:ND Health Facts网站)
概述
睿睿菌身边有一些朋友患有花粉过敏症*。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对花粉过敏的小伙伴可能同时会对其他食物过敏,比如苹果、香蕉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交叉过敏:花粉—食物过敏。反之亦然。即对苹果、香蕉过敏的小伙伴也会同时对不同的花粉产生过敏反应。
*花粉过敏症,即枯草热,常常引起眼、鼻、喉部的系列过敏症状,如畏光、鼻塞、呼吸困难。
原理
食物交叉过敏是怎么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蛋白质。前两期的专题中介绍过,食物中的蛋白质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危险物质,释放组胺,引起身体红肿、呕吐等症状,即是启动了免疫防御,也就是过敏反应。
对于花粉—食物交叉过敏来说,当水果、蔬菜、坚果、香辛料中的蛋白质与花粉中的蛋白质相似时,那些对花粉过敏的小伙伴就会对这些水果、蔬菜等食物过敏。反之亦然。
案例
睿睿菌细数了那些常见的花粉—食物过敏案例,以帮助患有过敏反应的小伙伴们提前预防其他潜在的过敏反应。包括:豚草花粉、桦树花粉、艾草花粉3种。
豚草花粉:
去年9月份,长春就曾发动全城除豚草活动。据报道,每到秋季豚草开花的时候,就会对当地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用患者的话来说,甚至是“痛苦不堪”。
(图片来源网络)
对豚草花粉过敏,很可能对以下食物过敏:
水果类:桃子
坚果类:花生
蔬菜类:柿子椒、西兰花、大白菜、胡萝卜、芹菜、花菜
香辛料类:大蒜、洋葱、黑胡椒、芥末、欧芹、香菜、茴香、茴芹
水果类:香蕉、西瓜、白兰瓜、哈密瓜
蔬菜类:黄瓜、西葫芦
桦树花粉:
对桦树花粉过敏,很可能对以下食物过敏:
水果类:苹果、樱桃、桃子、李子、梨、杏、
坚果类:杏仁、榛果、花生
蔬菜豆类:胡萝卜、芹菜、生马铃薯、大豆
香辛料类:香菜、茴香、欧芹、茴芹
艾草花粉:
对艾草花粉过敏,很可能对以下食物过敏:
香辛料类:大蒜、洋葱、黑胡椒、芥末、欧芹、欧芹籽、香菜、茴香、茴芹
总结
食物交叉过敏的反应类型很多,花粉—食物过敏只是其中一种,其他还包括乳胶手套—食物过敏、食物间交叉过敏。下图详尽呈现了和食物相关的交叉过敏。
图片第1列:对特定食物过敏
图片第2列:可能引发交叉过敏的其他食物
图片第3列:过敏风险
图片来源: 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期刊第108卷第6期,作者:Scott H. Sicherer, MD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Big 8以外的食物过敏</h1>
摄入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剂,甚至在吃东西后运动也会引发过敏,又是怎么回事?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
二氧化硫与其他5个亚硫酸盐,包括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是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食品中主要起漂白、防腐、抗氧化的作用。约20多类食品中都可以添加二氧化硫及含硫化合物(来自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通则)。如下图:
看到葡萄酒了吗?当葡萄酒和啤酒发酵时会自然产生二氧化硫,除了自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硫还允许被额外添加到葡萄酒中。
易引发过敏的人群:
哮喘患者和过敏性鼻炎患者。
相关标识规定:
在英国和欧盟,预包装食品中如果每千克或每升产品含有10mg以上的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必须在标签上标示以警示消费者;
在中国,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还不是强制标示的警示信息,也就是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在标签上标示“本品含有二氧化硫”等类似警示信息,但是如果产品中添加了二氧化硫进行防腐,则必须在配料表中标示。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及苯甲酸盐类
与二氧化硫类似,苯甲酸、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也是国家批准使用的添加剂,主要用于饮料中发挥防腐功能(防止霉菌和酵母生长)。水果和蜂蜜中也会天然含有苯甲酸盐类。
警惕人群:患有哮喘和湿疹的儿童,如果服用了含有苯甲酸盐类的产品,会加深患病症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建议给1岁以下的婴儿喂养蜂蜜。
运动引发食物过敏
摄入某些食物后运动不久,感到皮肤发痒、头晕目眩,不知道经常运动的小伙伴没有类似的体会?这竟然也是一种过敏反应。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将此命名为运动引发的食物过敏。据悉,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
哪些食物会引发运动过敏?目前在此方面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不过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给出的建议是,有此反应的患者,运动前一段时间内不要进食,并且避免摄入可能会引发反应的食物。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结束语</h1>
食物过敏反应在欧美人群中更常见
据美国食物过敏研究与教育组织(Food Allergy Research & Education)报道,每3分钟就有一位美国患者因为过敏反应而被送入医院。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对食物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则低得多。
过敏反应尚无法医治
但是,患有过敏反应的小伙伴,或许会非常惊喜地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对牛奶、鸡蛋的过敏反应竟然消失不见了。对,这就是过敏反应的奇特之处。不过,对有些食物,比如花生、虾类的过敏则可能持续一生,那么严格的避免这些过敏原,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仔细检查食品标签,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过敏。
<h1 class="pgc-h-arrow-right">往期回顾</h1>
原来食物过敏是这么回事?
精酿啤酒市场将爆发?数据解读啤酒市场
罂粟壳、罂粟籽、罂粟籽油,究竟能不能吃?
【科普】时下爆红的代餐食品能减肥吗?
【科普】吃什么能减肥?左旋肉碱真的能减肥吗?
怕老怕秃怕猝死?当代小仙女抗氧化进补指南
爸妈要买保健品,怎么防止他们被骗?
关注FoodPanel知食库微信公众号(ID:foodpanel),了解更多食品市场与食品安全信息。
上FoodPanel知食库官网(fc.foodpanel.cn),可进行婴配产品查询对比,智能配方审核,食安标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