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貌取人,是美德,是原则。因为,太多普通的外表之下,实际内藏乾坤。比如,老妈宫粽子。到了潮汕,唤作“粽球”。而在城市地区说到粽球,首推老妈宫。
历史悠久,典故多多,多到不必浪费笔墨,可以直接去百度谷歌搜索。在老城区,小公园附近深巷子里的老妈宫,很挑战人们的耐性。要觅食,就需要诚意,初次到的人,绕点远问问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店面过于隐蔽。与其说是个餐厅,实在更像家民宅。虽然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奖牌,多位名人都曾光临过这家其貌不扬的小店,并且留影留字。但小店实在是随性和随意,“不修边幅”到了很高的级别。或许,这就是江湖说的“大隐”。
说“大隐”或“大侠”,必要先有料,否则就是真草芥。老妈宫的粽球,没说虽大,但的确带来了冲击,归于前者不为过。冲击有二,一是咸粽,二是双拼。模样就是四角粽,和国内许多地方并无很大分别,个头很大,分量很足。蛋黄、南乳猪肉、白果、栗子、虾米、瑶柱,一只粽,已经是餐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双拼粽球,外地人估计很难理解,小小一只粽,却又分了楚河汉界,一半甜,一半咸,甜的部分是乌豆沙。
实际上,这种口味的“矛盾”,在很多小吃里都能体会得到,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好好去挖掘一下潮汕的个性。大部分的舌头,会为这种短暂时间内同时出现的丰沛味觉所吸引和诱惑。错综复杂,五味杂陈,丰富到纠结,矛盾后又平衡。也因此,大部分人,只要吃过几只之后,就会从最初的诧异到适应,最终到了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