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石蛤蛤有很多传说,都是从老人口里得知的,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发了大洪水,房屋都被冲倒了,有只大蛤蟆从水里爬了出来,它所在这处却安然无恙,人们都来这里避难,洪水过后,大蛤蟆消失了,街上留下了一个形似蛤蟆的石头,大伙都说是大蛤蟆救了乡亲们,石蛤蟆也成了这里的保护神。后来黄河流入曹县时将石蛤蟆冲走了,附近几个大户人家又重新雕了个石蛤蟆,但上世纪“文革”时蛤蟆又被破坏了,听说是被拿去烧石灰了,现在保留下来的石蛤蟆是八四年重新制作的,工匠们还在下面弄了个底座,显得高端大气,石蛤蟆活灵活现,羽羽如生,也成为了这条街的标志,这条街也被称之为石蛤蟆街,可就在那以后,附近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子总是莫名其妙的威脚,有人找来了风水先生,说是蛤蟆底座太高,大蛤蟆不高兴,就惩罚路人,人们赶紧把石蛤蟆从座上搬了下来,放到地面上,你还别说,打那以后,就再没崴脚的了。当然这些都是道听途说,信不得真。还有个传说,就是这只石蛤蟆晚上会屙金元宝,留给每天早起的人,于是人们都早早起来,所以这里民风淳朴,人人勤俭持家,家家安居乐业。
原来的石蛤蟆
现在的石蛤蟆
石蛤蟆紧挨着四完小,每天放学的孩子们都喜欢在石蛤蟆身上爬上爬下,石蛤蟆也越发明。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传说,这里也成为曹县有名打卡地,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都会摸摸这只可爱的石蛤蟆。“摸一摸蛤蟆头,一辈子不发愁,摸一摸蛤蟆背,一辈子不受罪,摸一摸蛤蟆腚,一辈子不生病”!
其实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只有石蛤蟆,从石蛤蟆往东不远处还有一个有名的地方,叫“三山加(夹)一井”,据说是路南有一古井,井水甘甜,为了保护该井,东、南、西面三家盖房时都自觉留出空间,于是就把井夹在三座房子屋山之间,所以就叫“三山加(夹)一井”,而对面的胡同称为“三山加(夹)一井胡同”,2018年前,因老城棚户区改造,这个胡同也拆迁了,听说为了收藏胡同口挂着的“三山加一井”的牌子,几户人家争得不可开交。
石蛤蟆搬家了,石蛤蟆衠和“三山加一井”胡同”消失了,其实消失的又岂止这两处,还有李家林、白衣阁、大石桥、玉龙桥、大学、城隍庙、青石街等等,这些也都将成为记忆……仔细想来,还真有些许的伤感,偶然听说石蛤蟆对面新建的回迁小区名字会叫“玉蟾苑”,有人戏称“蛤蟆窝”,“玉蟾苑”也好,“蛤蟆窝”也罢,心里倒有了一丝丝的安慰,总算是对曹县古老悠久历史残存的一点点传承吧。
石蛤蟆西北方向是曾经的四完小
玉蟾苑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