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在大陆的根据地基本被摧毁,蒋介石率领数十万军队退居台湾,与我们隔江对峙。为了早日完成祖国统一,中国政府下令:武力统一台湾。
经过中国政府高层的分析后,决定在福建的金门发动战役。
金门岛位于福建省的南部,是闽南的天然屏障,距离福建陆地只有5海里左右的路程,如果要武力攻打台湾,金门是最好的选择。

1949年10月中下旬,解放军连续解放了广州和厦门,就是为之后的金门战役做准备。
当时主持金门战役的将军叶飞,本以为这次的金门战役是个小型战役,不用怎样费力气就能够打败蒋军,得胜归来,收复台湾指日可待。
可令叶飞将军没想到是,正因为他的大意和轻敌,导致解放军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败,九千余人或牺牲或被俘,伤亡惨重,甚至叶飞麾下四位战功赫赫的团长,也全部葬送在这场战役中。
他们分别是:244团团长邢永生、251团团长刘天祥、253团团长徐博、246团,团长孙云秀。
那么在金门战役中,解放军为何会面临如此大的挫折?四位登岛作战的四位主力团长,他们都遭遇了什么?本期,就来揭秘金门战役背后的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9">偷袭失败,遭到重创</h1>
在发动进攻之前,解放军方面已经做了严密的部署,打算分梯队进行,先让第一梯队悄悄登陆金门岛,之后再运输第二梯队的队员,到时候两批人一起在岛上‘打天下’,预计三天就可以拿下大金门。
于是在1949年10月25日凌晨,解放军的第一梯队,大约三个兵团,趁夜色的掩护到达了垄口、古宁头一带。
当他们靠近金门岛时,发现岛上的守卫很是严密,巡逻也很频繁,三个兵团这么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悄无声息地登陆。无奈之下,有人提议向岸上发报,让对岸的解放军对岛上进行猛烈的炮击,然后他们趁乱上岛。
紧接着,就听见了一阵猛烈的炮声,不错,是岸上的解放军炮兵为了掩护三个兵团上岸而发炮的。三个兵团看见岸上的国军匆匆跑去迎战,自以为计谋成功,可以大举登陆,可没想到当三个兵团刚开始登陆时,就遭到了国军的突然袭击。
只见大批的国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朝他们开火,其中不乏有重武器,最先登陆的二四四团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其所遭受的炮火也是最猛烈的。
原来国民党的将领早就知道解放军会趁机偷袭,全部严阵以待,神经都紧绷着,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对于这次隔岸解放军的突然开火,国民党的将领也猜到了可能有“阴谋”,为了防止意外,国军的将领命令把岛上所有的照明灯都开了起来,没想到照明灯一开不要紧,直接将准备登陆的二四四团给暴露在国民党眼皮底下。
但就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244团长邢永生仍然冒死带领队员突围,奈何国军的火力太强,部队士兵伤亡惨重,团长邢永生在与国军的交手中,不幸中弹昏迷,后被送到医院救治。
其实刚开始国民党的人以为邢永生只是个普通的战士,并没有杀他的意愿,但后来因为叛徒的告密,邢永生的真实身份被曝光,国民党一怒之下就杀害了邢永生。那一年,邢永生仅35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8">船只被烧,被困小岛</h1>
而另一边呢?
因为244团全团的奋力搏杀吸引了国民党部队的大部分火力,所以其余两个团才能成功登陆。登陆成功后,这两个团马上向对岸发出信号。叶飞将军收到两个兵团登陆成功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准备安排下一步计划,可没想到,此时意外发生了:
第一梯队乘坐的船只因为被障碍物勾住,未能及时返航,更糟糕的是因为退潮,船只停留在沙滩上。
这就意味着,这些船只很可能会被国民党的空军或者其他的部队给打掉,辛辛苦苦筹集的几百条船只可能付之一炬,对第二梯队和已经登陆成功的部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
25日凌晨四点的时候,国民党的海军司令黎玉玺率领舰队前往金门支援,先是对整个海面进行封锁,之后对隔岸的解放军炮兵进行轰炸,不仅如此,已经登陆成功的两个兵团也遭到了强烈的攻击。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部队也发现了解放军乘坐的船只,整整齐齐地停留在沙滩上,于是便调来轰炸机击毁所有的船只,岸上的数万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船只燃起了熊熊大火,而无可奈何。
与这些船一起牺牲的还有众多受伤的伤员,岸上没有相关的医护人员,船只又被烧毁,这些伤员根本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还要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不久,这些伤员全部牺牲。
大量的船只被烧,意味着已经登陆的人只能自求多福了,因为对岸的援军过不来,他们只能靠自己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7">双方援兵到来</h1>
10月26号,眼看着战况紧急,岛上已经登陆的部队危在旦夕,246团团长孙云秀主动请缨带领四个连进行支援(大部分船只被烧毁,只能小范围的支援)。
孙云秀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将四个连分成了两队,其中两个连在湖尾登陆,另外两个连在古宁头登陆,两队分头行动。
没想到在古宁头登陆的两个连队,一上岸就遇见了国民党的少将师长伊俊,伊俊亲自带领手下冲锋,双方展开了白刃战,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解放军的两个连队于天亮时突围成功,并与此地的解放军会和。
与此同时,岸对面的259团也搜罗了几艘船,营长梅鹤年亲自挑选了2000多名战斗经历丰富的老兵前去支援。随着这两千多名老兵的到来,一时间岛上的战局逆转。
凌晨六点半,国民党的军长高魁元看见有解放军的援军到来,马上指挥部队进行反击。高魁元命令国民党的一一八师向林厝的解放军进行攻击,没想到解放军就地取材,利用岛上的工事进行还击,双方打的难舍难分。
随着援军的越来越多,解放军应付着显然已经很吃力了,空中国民党的飞机又轮番地进行轰炸,剩余的解放军只能进行巷战。但是巷战没有民众基础是很难打的,岛上情况复杂,解放军在此地没有民众基础,巷战开始不久,双方均伤亡惨重。
251团团长刘天祥向大陆打了最后一通电话,报告了岛上的情况,话还没说完,一枚炮弹就落在指挥部旁边,电话就此中断,彻底与大陆失去了联系,大陆也接收不到有关岛上的情况。
战况紧急,上午十一点,胡琏来到了战场,接收战场的指挥。
胡琏
胡琏是国民党内少有的打仗能手,曾经在大陆的解放战争时期,杨勇将军曾经说过:宁可要一个胡琏,不要是个黄维。
同样是带兵打仗的将军,看杨勇将军的评价就知道胡琏此人的战术谋略,不逊于我方的将领。
胡琏的到来使得战场从双方相持变成了我方进行防御,一个小时后,也就是十二点,国民党占领了林厝。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6">突围</h1>
眼看着解放军就要坚持不住了,于是246团团长孙云秀和253团团长徐博、251团团长刘天祥商量,集中在一起打可能会全军覆没,不如分头突击,万一有一个成功了呢?
就这样,几名团长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突围,但是援军太多了,大部分的解放军已经坚持战斗了两天,战斗力比之前有所下降;而国民党的士兵恰恰相反,大多数刚进入战时状态。
在突围的过程中,孙云秀与部下被国民党的重兵包围,面对国民党的利诱,孙云秀举枪自尽,年仅29岁。其实孙云秀决定来支援的时候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他早在临行前就已经交代好了自己的后事,将自己的钢笔和手表交给了战友,希望战友能将这些东西带给家里的妻子。
这次突围出去的有二五三团团长徐博和251团团长刘天祥,但是刘天祥和徐博的突围方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徐博率领部队向山上突围,在山上与国民党的部队打游击,而刘天祥率领部队突围到了海边,被国民党的部队撵着跑。
10月27日,刘天祥率领部队到了海边无路可走了,后面还有国民党的追击,进也是死,退也是死,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刘天祥当机立断,命令剩下的官兵与国民党的士兵进行白刃战,哪怕死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苟且偷生!
几个小时过去,刘天祥寡不敌众,重伤被俘,之后由于不肯与台湾当局合作,被台湾当局杀害,被害时刘天祥只有30岁。
刘天祥20岁从军,经历了血雨腥风,没有死在日寇手里,却死在同胞手里,可惜可叹。
向山上突围的徐博则是相对选择了一个好的方向,因此徐博是坚持最久的一个团长。
徐博率部突围后,马上就意识到了此时的情况对他非常不利,国民党的兵力太多了,又有充足的补给;而徐博自己的部下,医疗和补给都跟不上,如果此时跟国民党硬碰硬,根本就是找死。
想到这里,徐博就放弃了与国民党鱼死网破的想法,转而躲了起来,打算熟悉一下地形,等待解放军的第二次登陆,到时候徐博可以与第二批解放军里应外合。
可是徐博还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一次这么大的伤亡,解放军短期内肯定不会再次进行登陆,于是在三个月后,徐博和部下在出来找吃的时候,还是被台湾当局找到了。
徐博此人桀骜不驯,台湾当局认为此人没有利用价值,不久,徐博被残忍杀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3">金门战役的失败原因</h1>
这次战役的失败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叶飞将军在大会上主动检讨错误,承认了是自己急功近利、骄傲自大才,导致这场战役的失败,但是结果已经发生了,检讨也挽不回九千多人的性命。
以现在的眼光看,金门战役的失败是必然的。
首先,是我方将领轻敌所致,排兵布阵不得当。
金门是台湾的一道重要防线,金门不保,则台湾危急,为此蒋介石肯定会誓死守卫金门,我方不可掉以轻心。
事实也证明,蒋介石对于船只有着严格的制度并炸毁了许多的船厂,不放过一丝渡江上岸的机会。
而我方将领大意轻敌,没有做好有效的准备,没有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意外;实际登陆金门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四位团长,属于平级,没有一个高级指挥,导致三个兵团各打各的,没有一个核心方向。
其次,解放军对于海那边的情况不熟悉,没有民众的支持,对于台湾部队的布防也不清楚,一旦贸然前进,遇到强军则全军覆没。如这次的金门战役,正好碰上了国民党部队布防最强的时候:李良荣未走,胡琏已到。
最后,则是当年解放军的海军和空军发展不好,海上作战需要军舰和空军进行掩护的,但是当时解放军没有相应的军舰和空军,所以才导致不能有效地掩护岸上。
对于金门战役,叶飞请求处分时,毛主席曾说:“处分不是根本,要积极汲取教训才是。”
叶飞
金门战役后,蒋介石更是坚定了守卫台湾,伺机反攻大陆的决心;同时,美国也是蠢蠢欲动。中国也将见招拆招,面对新的血雨腥风,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登岛作战的四位团长,以不同的方式壮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这场金门战役的失败,也成了叶飞将军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