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到底哪里是中原?什么是中原文化?通过这篇文章,从地理、历史和文化全方位解读“中原”的内涵。虽然中原的概念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但从始至终关中是其核心是亘古不变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文化记忆,来不得半点虚妄。

中原所处的汾渭平原和洛阳以东的华北平原是不同的地理概念,在考古学文化上也是不同的。
自八十年代河南省郑州市成立“中原区”以来,冠以“中原”字号的名称在河南大量涌现,譬如:中原路、中原银行、中原戏曲、中原福塔、中原大佛、中原人才网、环中原国际自行车赛等,直到后来的“中原城市群”和最新的“中原科技城”。随着媒介的大量传播,我们一般国人的感觉河南好像和中原划了等号,河南就是中原,中原就是河南了。河南在“中原”的表述上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经常以“中原大地”自居,以“中原文化”的代表自居,“中原”俨然成了“河南”的代名词,包括百度百科和某些词典也随声附和。那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河南能代表中原吗?河南文化能代表中原文化吗?
答案是否定的。
汾渭平原就是最早的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的所指。
“中原”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名词,牵扯到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自古以来,关中是中原地理概念的发源地和文化中心,无论从宏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还是文化方面讲,中原都是以关中为中心来建构的,对应的是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通过研读史籍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中原的中心在关中,在古都长安,长安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标识,没有长安何谈中原?“原”这种概念主要集中在关中,譬如:白鹿原、周原、咸阳原、五丈原等等,有上百个,除过豫西和晋南有少量“原”的称谓外,其他地区没有这种称谓。“中原”者,“原中”也,原通“塬”,本指高台之上的平地,中原本指四塞之地中间的平原,“中原”必须要有“中心点”,必须要有“山岳相拥”,类似关中平原、汾河平原和伊洛平原的地理特点。洛阳以东河南部分属于华北平原,史前一直是洪水泛滥的沼泽地,是大象犀牛的乐园;从地理到文化,都不是“中原”的概念。
从考古学方面讲,中原是以关中、晋南和豫西为中心。
中原指的是以关中为中心的陕西、晋南和豫西地区,洛阳以东不属于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原,这是一个基本的古代地理概念,其实这也是一个史学常识。“中原”主要指的是“汾渭平原”连接体,包括关中平原、汾河平原、灵宝盆地和伊洛盆地。这一地区一直是中国史前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仰韶文化的中心,是著名的黄土高原区和窑洞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其他地区不能称谓“中原”。
关中平原自古有“中原”之称,古人一提起中原,首先想到的是关中,是古都长安。
明•缪希雍在《葬经翼》说:“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即意味着侵犯中原地区)。
诸葛亮•《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山脉之南,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关中,旧都指西汉都城长安)。
隋•王通《中说》:“夏都安邑,汤都亳,周都雍洛,皆中原之望也”。(“周都雍”即周建都雍州,雍是陕西的旧称)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宋•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宋•陆游:“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元•方回《瀛奎律髓》:“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
清•王猷定《四照堂诗文集》:“以通漕实关中,为经理中原之首”。
《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是最早的关于“中原”名词的记载,指的就是“关中平原的原野”。《辞海》对中原的注释是指“黄河中下游汉人居住地”,这也是“大中原”所指,是已经被泛化的中原概念。这时的北京和郑州已经被纳入中原的范畴。“中原”自古都是以关中为中心的,从没有什么以河南为中心的“广义狭义说”,所有的中国史籍记载从没有“中原”专指“河南”一说。到了近代,“中原”一词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也泛指“汉地十八省”或整个“中国”,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中原”。明末清初满人跨过山海关“入主中原”,这里的中原指的就是广大汉人居住地。其实我们多看些古籍就会清楚的知道河南不能代表中原,河南文化不能代表中原文化,河南人不能代表中原人,河南话更不能代表中原官话,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严格意义上讲河南话不属于中原官话的范畴,洛阳以东已经不属于中原官话。
文化区系类型说中原是以陕西、晋南和豫西为中心,这是考古学中的一个基本认知。
陕西是中国唯一被仰韶文化遗址全流域覆盖的省份。
最早的华夏诞生于关中平原
汾渭平原连接体包括关中平原、汾河平原、灵宝盆地和洛阳盆地,这里是真正的中原,其他地区不能称为“中原”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从考古学角度划定的中原只包含关中(陕西)、晋南和豫西地区,这也是一般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原”的地理范围,当代著名秦汉史专家周天游教授也有过相关的描述。抗战时期的“中条山大战”在日本学者的记述里也称“中原大战”。
中原文化就是以长安为中心,以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为主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以汾渭平原为核心的广大中原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衍生出的文化总称。
历史上从没有“河南又称中原、中州的说法”,现在河南搞什么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其实缺乏历史学支撑,因为从历史学上讲郑州不属于中原,地理学上讲更不属于黄河流域而属于淮河流域,改叫“豫州城市群”比较妥当。当然郑州市八十年代成立的“中原区”也是违反县级国家机关名称管理的有关规定的,因为“中原”的涵义太大,郑州一个地级市是不能容纳的,就好比西安不能成立一个“西安市中国区”一样。
炎黄故里,大美陕西。陕西是中华文明之源,是华夏民族之根。关中自古帝王州,长安自古帝王都,渭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关中是中原文化的根,长安是中原文化的魂。关中是中原正宗,是中原文化的核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河南从政府到民间都向往“中原文化”,一直在蚕食“中原”的概念,一直在冒名“中原”的名号大肆宣扬“洛阳到开封之间是中原核心地带”,“中原以嵩山为中心”,这既违背史学常识,也误导了大众,误导了国家,割裂了历史,可谓遗害无穷。
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毁灭人类的十件事”之一就是:“没有真实的历史”。最后我要说靠宣传抢夺历史文化遗产危害巨大,河南长期冒名“中原”做虚假宣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