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迟一些,本该早已桃李争春柳如烟的四月里,却是乍暖还寒。好在郊游这天阳光明媚,茅山虽然因为前一天下过雨显得云雾缭绕,倒也因此多了几份“仙气”。
说起茅山便会让我想起道士,不是须发皆白、修生养性的老道人,而是港片里惩恶扬善的道长。在碧水园农庄用完一顿颇有特色的农家菜后,我们便带着对茅山的种种好奇与期待来到了道家的起源地之一——茅山。

我们登上景区大巴后的第一站便是山顶的九霄万福宫,也叫顶宫。或许是山路陡峭,又或是为了让上山的游客感受求道的艰辛,上山的山路颇为崎岖,海拔不过三百米的茅山居然被司机开出九曲十八弯的感觉,很有些惊心动魄。
山顶有一处索道,好像无甚特别,细看便会发现索道口划着一道地界线,将茅山分割两地。索道的另一头跨过山谷,通向常州金坛,这高来高去的交通方式很有些高人风范,要不是时间不够我们还挺想感受一下。
顶宫中供奉了道教的各路神仙,但可能因为没有佛教那么体系分明,再加上缺少《西游记》这样的名著加成,很多神仙都不太被人熟知。不过茅山毕竟是有名的道家传承地,财神殿和太岁殿都是常年香火旺盛。
山顶上还常住着一位画符的老道人号称元符道人,画的符可以说应有尽有,既有画着姜子牙的平安福,也有画着文曲星的学业福。虽不知道效用如何,但看上去都颇为有趣。每张符售价99元,需要香客支付100元然后找回1元,暗含着道家九九归一的道理,乍一听还挺有那么几分意思。公司里不少当了母亲的同事纷纷解囊求个心安,而像我这样还不能体会舐犊情深的只好在殿门口溜达一下。猛然看到台阶边刻着“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竟也颇有些感悟。
离开顶宫我们又乘坐大巴来到元符万宁宫,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外老子铜像。万宁宫的门口有个写着“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八个大字的照壁,不但中间的“福”字被刷成了红色,周围的墙面也被摸得发亮。据说如果站在门口闭眼转三圈然后摸过去,能摸到“福”字,就说明和此地有缘。大家尝试后都铩羽而归,毕竟闭眼转三圈以后路都很难走直呢!
万宁宫顶的老子像很是巍峨,自带圆润的大耳垂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的身份。手心处有一个近一米长的马蜂窝,马蜂们能在光滑的黄铜表面建巢已是不易,更要耐过炎炎夏日里黄铜的高温,不得不让人感到神奇。
万宁宫由许多不同的殿组成,不管你是求财求福求平安或是求姻缘都有“专业对口”的神仙可供挑选。公司里单身的小姑娘便被大家怂恿着进了月老庙,希望她今年遇上个好姻缘!
在茅山每个殿里都有道士的身影,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茅山的“专业”道士,而是一个在老子像下打坐的中年修士,说是在此修炼,以天为盖地为庐。也不知这位大师是会有缘求得大道,还是会有幸将来学会画符?
四月的茅山虽还未褪去初春的青色,却带有着千年的端庄。虽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却悄悄陶冶了人的性情,难怪《陋室铭》里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如此山清水秀之地,实在是春季踏青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