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在战国时期,楚怀王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君主。在楚怀王之前,楚悼王推行吴起变法,这为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诚然,楚悼王突然病逝,吴起被楚国宗室杀害,削弱了吴起变法的成果,不过,这依然给楚国带来了改变。在楚悼王之后,楚肃王、楚宣王休养生息,促使楚国的国力继续得到增强。等到楚威王即位后,更是南征北战,将楚国的实力推向到了巅峰。不过,楚国最终在楚怀王手中走向了衰落。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楚怀王熊槐(?-公元前296年),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击败魏国,夺取八城;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担任五国联盟的纵长,合纵伐秦;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灭亡越国,拓境江东。但是,自从垂沙之战后,楚国就走向了衰落,甚至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具体来说,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这四个诸侯国组成联军,以此进攻楚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垂沙之战的爆发,和楚怀王摇摆不定的立场存在直接的关系,也即在秦国和齐国这两个大国之间,楚怀王朝秦暮楚,促使楚国将这两个大国都得罪了。于是,在垂沙之战中,秦国、齐国都派出了主力,比如齐宣王就派出了匡章这位名将。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匡章初学于魏国,是孟子的学生。齐威王末年,匡章成为齐军将领,率军打退秦国进攻。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匡章趁燕国子之之乱,率兵十万,直破燕都。现在,对于匡章来说,垂沙之战也是他的经典之战。

当然,楚国的实力不容小觑。因此,在垂沙这个地方,双方对峙了六个月左右。不过,匡章最终还是找到了楚军防守的薄弱之处,从而向楚军发动突然袭击,进而获得了胜利。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垂沙之战,楚国主将唐昧被杀,并损失了2万兵马。对于楚国这样的大国,垂沙之战的直接损失,显然不能说是非常严重了。比如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就损失了40多万的大军,这才走向了衰落。再比如邯郸之战中,秦国损失了20万大军,从而推迟了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所以,凭借强大的国力,楚国可以很快弥补这两万人的损失。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以下几点原因,才是导致楚国走向衰落的关键。就第一点来说,垂沙之战的爆发,直接引发了内乱。唐眛被杀后,他的部将庄蹻十分不满。于是,他率领士兵叛变,反而开始攻击楚怀王。当然,这应该是楚怀王即位后,楚国对外作战败多胜少,现在又遭到了秦国、韩国、魏国、齐国这四个诸侯国的围攻。凡此种种,让前线的将士不愿继续作战了。这就好像一家企业,如果连续在多个业务领域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不仅会打击员工的士气,也会带来员工跳槽的结果。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在此背景下,这些叛变的士兵一度攻下了楚国的郢都,甚至还将楚国的疆域分为好几个部分,也即波及了楚国的众多城池。在楚国历史上,曾在春秋末期的柏举之战中被吴国大军攻破都城。虽然之后楚国成功复国,不过,因为都城被攻破所带来的损失,还是导致楚国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不再强盛,这才有了楚悼王发愤图强,推行吴起变法的结果。当然,不同的是,上一次楚昭王还能赢得楚国将士的支持,但是,现在的楚怀王则是遭到了部下的背叛。

就第二点来说,垂沙之战后,这四个诸侯国的联军,还攻占了楚国的垂丘、宛城、叶城等城池。其中,韩国占据的宛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这是楚国都城之外最大的一座城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宛城不仅是著名的大都会,可以和齐国的临淄,宋国的定陶,魏国的大梁,赵国的邯郸相媲美,还是著名的冶铁中心。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拿下宛城之后,韩国可以打造精锐的武器,这也是韩国地盘不大,却能坚持到战国末期的原因。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就第三点来说,则是垂沙之战后,楚国在战国七雄中受到了孤立,而楚怀王更是被秦昭襄王玩弄于鼓掌之中。公元前300年,楚怀王将太子横派到齐国当人质,以此修复楚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对此,秦昭襄王也是不甘示弱,派遣自己的弟弟当齐国当人质。公元前299年,秦国稳住齐国后,立即对楚怀王采取了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策略。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最后,一方面,秦昭襄王派遣大军进攻楚国,夺取了楚国的八座城池,这让楚怀王又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秦昭襄王又写信给楚怀王,追忆了当初秦国和楚国友好关系,然后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不得不说,秦昭襄王对人性的把控,几乎来到了极致。一打一拉之后,楚怀王不仅没有痛恨秦国,反而对秦昭襄王心存幻想,认为自己可以修复楚国和秦国之间的关系。

这一年,楚怀王来到武关之后,立即被秦昭襄王扣押了。最终,楚怀王在秦国病逝,这可谓客死异乡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楚怀王前去秦国会盟的时候,屈原等大臣,就已经表达了反对的意见。可是,垂沙之战带来的阴影,促使楚怀王不敢得罪秦国,也即明知有危险,楚怀王也不能逃避。在楚怀王被扣押后,虽然楚国立即拥立楚顷襄王这位君主,可是,楚顷襄王在位时,楚国的颓势依然难以止住。

垂沙之战,楚国只损失2万兵马,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呢?

楚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国攻打楚国,楚军兵败,割让楚国上庸、汉北地区给秦国。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西陵(今湖北宜昌)。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再度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都城郢都,焚毁楚国先王墓地夷陵。楚顷襄王的军队溃散,不能再应战,退往东北固守陈都(今河南淮阳),并将都城迁到陈都。

综上,垂沙之战的直接损失并不大,可是,这场战役带来的间接损失和深远影响,无疑让楚国走向了下坡路。而在楚国元气大伤后,秦国则是把目标对准了赵国,从而爆发了长平之战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