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这座城市在胶东一隅,但是境内古城池就有至少10座,其中包括原即墨南乡区域的浮山所和不其城,现即墨辖区有最少8座,可以说是适宜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好地方。
一是即墨古城,这是隋朝公元596年从平度迁到即墨重新建置时建的,在此之前即墨作为行政单位一度消失,据说当年建即墨城时,很多城砖是从城阳不其程拆过来的,所以才有飞转走石建即墨城的故事。故事说,当年建城时,没有足够的城砖,有人出主意从不其城拆运,但是县令说这么长距离怎么运送啊?那人就说了,可以飞砖走石,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消息就传开了,说是某月某日有奇观飞砖走石建即墨城,结果那天沿着路来了很多人都来看光景,结果官兵直接把他们留下,一个人一块石头往即墨送,这就是所谓的飞砖走石建即墨城。在前些年复建即墨城时,据说还有不其字样城砖。
二是不其城,在城阳,城阳的由来也是因为在这座城的南边。这座城的名字,可能是古音,暂没法理解。
三是壮武古城,在蓝村古城村,历史2000多年,是夷国都城。
四是棠邑古城,在移风店镇,古人记载基址宏阔,不减壮武,为通都大邑。
五是皋虞古城,这个地名可能追溯商周时期,具体在文章里都有分析,到汉朝时封皋虞侯,也是琅琊王氏的祖居地,王羲之的祖辈居住地。
六是泛乡城,又称粥敷城,在潮海舞旗埠,泛乡侯封地,城墙300多米,出土过钱范,五铢钱,说明这个城市还是有一定规模的。这个也有一故事传说,唐王东征高丽,老妇人用瓢水喂饱三军的故事,可能很多即墨人都听说过,这也是周边大庙山名字的来源传说,这座城的用处很可能于驻军有关系。
七是即墨营城,位于北安营上,距即墨城十里,是明朝海防驻军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可以节制鳌山卫、大嵩卫以及雄崖所浮山所等,与即墨城呈犄角之势,互相拱卫。海防一旦有倭寇袭扰,可派兵支援。半岛还有一个营便是威海文登的文登营,地位非常重要。
八是鳌山卫,在鳌山卫驻地,古城临海而建,是海防的重要城池,以前鳌山卫军户子弟,都是军籍,在明清时期,考取功名都是和普通考试分开,有些人为了容易考取,也改了军籍。
九是雄崖所,在丰城雄崖所村,是山东保留城门,保存最好的明朝海防城池,全名为雄崖守御千户所。
十是浮山所,在青岛浮山所,与雄崖所相同,都是明朝海防机构。
另外,汉代有温泉侯,在今天普东的流浩河畔,也有可能存在城池。本文所说即墨是指隋朝重新建城后的辖区,1400多年历史,放今天其实说的是文化圈意义上的即墨,即墨想在也有东乡西乡北乡之说,在现在城阳市南市北李沧崂山为即墨的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