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此时,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他们的都干嘛呢?本文为您简单介绍一下。

1909年的朱德,23岁
朱 德
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仪陇县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11年,25岁。
朱德在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出生较早,辛亥革命时,经历已十分丰富。
1909年,23岁时,他考入当时比较先进的新式军事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冬,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秘密加入同盟会。
1910年7月,因滇军军官缺乏,他被选入特别班中学习。
1911年春,他结识蔡锷。8月,从特别班提前毕业,朱德被分配到蔡锷所部第七十四标(相当于团)第二营左队,当副目(相当于副班长),没几天又当司务长。
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0月中旬,蔡锷同云南新军中的同盟会骨干秘密开会,筹划昆明起义,响应武昌。朱德与同盟会云南支部积极参加起义的准备,加紧对新军和衙门卫队的宣传工作,还想尽办法积累枪支弹药。
10月20日夜,昆明起义爆发。朱德在第七十四标,被蔡锷临时指定为队官(相当于连长),率部队连夜从城南门攻入昆明城。
11月1日,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任云南军都督。朱德因资历尚浅,当排长,负责昆明城内街道巡逻任务。12月,升任连长。
1914年的毛泽东,21岁
毛 泽 东
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1911年,18岁。
1911年的春天,他考入位于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了解到孙中山和同盟会的事迹,开始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5月,清政府宣布将官督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然后跟英、美、德、法等4国签订了借款合同,把路权卖给了帝国主义。于是,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掀起了保路运动。
毛泽东与同学一起卷入由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等和谘议局的一些议员策划领导的反清政府的长沙起义。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不久湖南巡抚宣布长沙城戒严。突然有一天,一位革命党人到湘乡驻省中学发表激烈演讲,报告起义情况,号召建立民国。这次演讲,给毛泽东很大的触动,于是他决定投笔从戎。
10月底,毛泽东真的参军了。他参加了当时驻长沙的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认真接受军事训练,一方面认真研究时事和社会问题,每个月的饷银大都用来购买报纸。在当时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新名词。之后又读了江亢虎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1914年的周恩来,16岁
周 恩 来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原籍浙江绍兴。1911年,13岁。
1910年的春天,他随父亲离开淮安,到了奉天省,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到了奉天之后,于春秋季,先后进银州(铁岭县)银岗书院和奉天府(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学习。
1911年夏天,他去参观日俄战争遗址,听当地老人讲述日俄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饱受的苦难,悲唱当时流行的歌曲《吾党何日醒》。
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得知清朝政府被推翻,在学校率先剪去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
也是在这一年,著名的问答出现了。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读书为了什么?”他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
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青年刘少奇,未查到具体时间,有了解的请告知,拜谢!
刘 少 奇
1898年,刘少奇出生于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1911年,13岁。
从小上私塾。1910年,刘少奇12岁时,父亲去世,自己又得了痢疾,遂休学回家。
休学回家后,常到其要好同学周祖三家看书。周祖三父亲曾留学日本,是同盟会会员,家中藏书很多。因喜欢看书,常看书入迷,冬天时被炭火烤着了棉鞋都没觉察,周家因此风趣地叫他“小书柜”。又因他在家排行第九,所以乡里送了他一个雅号,叫“刘九书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一年,他在堂姐家寄读。
1912年,因不满私塾式教学,他说服家人,进新式小学堂读书。后来读了他在湖南新军从军的二哥刘云庭带回的一本介绍辛亥革命始末的小册子,深受影响,要求姐姐帮他剪掉头上的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叛和对辛亥革命的拥护。
1923年的彭德怀,25岁
彭 德 怀
189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11年,13岁。
彭德怀出生于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8岁时就被迫辍学,在家砍柴换米糊口。
10至12岁,他去给富农家看牛,此外还要干些割草、担水、插秧等农活。逢冬闲季节,他就回家卖柴、帮人家搬运东西赚钱。晚上时分,经常温习读过的旧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此时,他在黄碛岭煤窑当车水工,一天劳动十二三小时。为了多挣钱养家,每天车完水后,他还帮忙到煤窑里运一次煤。
这种类似的生活持续了几年,一直到了1916年,18岁时,他到湖南参加湘军。
1919年的陈毅,18岁
陈 毅
1901年,陈毅出生于四川省中部乐至县。1911年,10岁。
1910年,他随父亲到成都新家。随后入锦官驿小学初小三年级就读。
1911年5月,湘、鄂、粤、川等省掀起保路运动。
8月24日,成都举行万人保路大会。会后,还举行罢市、罢课、抗粮抗税的运动。陈毅和他的堂兄弟则离开学校,涌上街头,整天在保路同志会的宣传队伍后面看热闹。
9月8日,各地的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陈毅被送回老家避乱,并在家人的安排下进入私塾读书。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陈毅目睹暴动的事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0年的邓小平,16岁
邓 小 平
1904年,出生于四川广安洲望溪乡姚坪里一个小地主家庭。1911年,7岁。
1910年,邓小平进入望溪乡初级小学堂读书,接受新式教育。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下旬,他到其父邓绍昌所在队伍驻扎地住了两天。就在不久前,其父邓绍昌等一些哥老会成员参加了革命党人攻占广安的起义。
1925年的陈云,20岁
陈 云
1905年,出生于江苏青浦县一农民家庭。1911年,6岁。
邓小平和陈云两位开国元老,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不过此时他们年纪尙小,一并附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