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于2021年7月1日起对外展出。
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南京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通过8万多字、660多幅图片、30多个视频、480多件(套)文物实物、10多个场景模型等,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就,重点展示解放以来南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关于建设、改革、奋斗具有关键意义的会议、文件、人物和事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前仆后继、擎旗不倒的
中共南京地方组织
★在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的重要区域。南京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城市,也是革命斗争最激烈、最残酷的地区之一。
从1927年到1934年,中共南京地方组织遭受了多次破坏,但随后又不断重建,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中共南京地方组织首次遭到破坏,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相关联。1927年4月10日,中共南京地委在大纱帽巷10号召开会议,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等十名同志被捕,几天后被秘密杀害。
此后从1927年至1934年,短短7年间,多位中共南京地方组织的负责人临危受命,他们从上任到被捕直至牺牲,最长的不过一年半,最短的仅34天。明知前方充满危险,却仍义无反顾。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征集研究处副处长缪慧说,“恽雨棠去上海汇报工作的途中,因为叛徒出卖,和妻子李文一同被捕,之后在上海龙华牺牲。牺牲的时候,他的妻子李文还怀有身孕,可以说一家人都牺牲在了上海龙华。李济平牺牲的时候年仅22岁,他也是任职时间最短的一位。”
中共南京地方组织在遭受一次又一次破坏后,不断重建并坚持斗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在常人难以想像的险恶环境中,始终前赴后继、擎旗不倒。
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先烈们英勇斗争、不畏牺牲的革命壮举,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子分梨”表达信仰决心
★曾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的孙津川就是其中一位。
1928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孙津川与市委多名同志被捕。他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没有透露任何党的秘密。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征集研究处副处长 缪慧:
敌人为了瓦解他的意志,特别安排他的母亲在中秋节这天来探监。
母亲问他,津川,他们还会放你出来吗?
他坚定地对母亲说:“我既然投了红旗,就绝不会再投白旗。”向母亲表达了他要为革命献身的坚定的意志。
母亲拿出了他最喜欢的梨。孙津川接过这个梨以后,用指甲在梨上刻下了一个小小的五星。自己只吃下了梨的一半,也是暗示母亲,他们即将母子分离。
解放后,孙津川母亲给少年儿童讲述孙津川的故事
1928年10月6日,年仅33岁的共产党员孙津川抱着坚定信仰走上刑场,将一腔热血洒在了雨花台。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为巩固其统治,镇压革命运动,将大批被捕的共产党人关押在首都卫戍司令部看守所、宪兵司令部看守所、江苏第一监狱、中央军人监狱等。
以邓中夏、恽代英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崇高的信仰。
用生命诠释初心
★邓中夏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又是我党的一位重要理论家和学者。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工作时被捕。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吴斌:
他对狱中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请告诉大家,就是把我邓中夏烧成灰,我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我们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我们树立的光辉的典范。
1933年9月2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邓中夏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9岁。
友情提醒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展览位于渡江路1号,每天开放时间为9:00至17:00,16:30停止进场。
团体参观须明确1名联系人,提前3天登录“渡江胜利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预约时下载《团体参观人员健康承诺书》填报、加盖公章,并在现场提交。
个人参观也要登录“渡江胜利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到达现场填写《个人健康承诺书》并签名确认后进场。
特别提醒,所有观展人员均需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刷证入场,无二代身份证特殊人员,请与现场工作人员联系。
综合整理自北极阁瞭望、南京新闻、直播南京等
责任编辑:小兔
合作热线:025-84560361,QQ:452708174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