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新中国终于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实属不易,这是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一股不怕牺牲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对敌斗争中,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才有了我党的最后胜利。

这些革命先辈们从战争中一路跟随我党走进了新中国,因为功勋卓越,基本上都被安排到了重要的领导岗位,继续为祖国的建设发挥余力。

而为国家的解放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李达,为什么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之后却销声匿迹了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h1>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李达于1905年4月19日,出生在陕西眉县一户穷苦的农民家庭。

虽然家里很穷,但是父母还是很注重教育的,11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进私塾读书,靠着向亲朋好友借钱,供他读完了五年的私塾。

李达也非常懂事,他明白父母供他上学不易,所以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他没有辜负父母。

1922年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私立东道中学,后来又转学到省立师范学校。

在学校里,在爱国老师和学生们的影响下,李达也开始参加一些学生运动。

1924年,李达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就回到老家进入一所小学当老师。

但是李达觉得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很难实现救国报国的雄伟抱负,于是他决定弃笔投戎。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冯玉祥

1926年他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考入了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这所学校是冯玉祥创办的。

1927年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了冯玉祥的部队。

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很受冯玉祥的重视,他被任命为排长,没多久就被提升为了连长。

后来一步一步的成为冯玉祥非常信任的得力干将。

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李达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心情越来越沉重。

他看到这些军阀们为了争权夺势整天打来打去,根本不顾普通士兵和老百姓们的死活,这和他当初参军想报效祖国的想法相差太远了。

他想参加的是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军队,而不是为了某个当权者的利益去厮杀拼命的部队。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败给了蒋介石,李达跟随部队被蒋介石收编,被编入第26路军。

1931年的时候,蒋介石派李达所在的部队去围剿中共苏区。

在向苏区的进攻过程中,李达感觉到共产党军队的所作行为,正是他所寻找的理想中的部队。

李达经过一番前思后想,决定不再犹豫,他于1931年12月,坚定地跟随着赵博生、董振堂和季振同等人发动了宁都起义,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h1>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因为李达是正规的军事学习毕业,而且做过参谋工作,所以受到了湘赣军区独立1师政委王震的青睐,被任命为团长。

1932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多久李达成为了红八军的参谋长。

之后李达又到红六军任参谋长。

1937年7月,红六军团按照中央的指示,前往湘西一带去寻找和中央失去联系的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因为没有一点关于贺龙他们的信息,红六团只能靠着边走边打听进行寻找,谁知半路上突然遇到了敌人的大部队。

经过英勇奋战,李达率领一部分人突围了出来,和部队失去了联系。

经过再三权衡,李达决定先去寻找贺龙他们然后再和自己的部队联系。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贺龙

1934年10月15日,李达终于在一个小镇找到了贺龙。

他赶紧用电台联系红六团,10月26日红二、六两个军团终于胜利地汇合在一起。

当时红六军政委王震激动地握着李达的手说:

“李达啊李达,我们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没想到你却把贺龙给找到了,你确实是一个称职的参谋长。”

之后,李达和贺龙成了挚友,贺龙想方设法把李达挖到了红二团来当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红军的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李达又成为刘伯承129师的参谋长。

1942年5月,日军聚集了大量兵力准备对八路军发动一次大扫荡。

在扫荡之前,日军特工混进了我党的根据地,准备对八路军和129师的领导进行暗杀活动,更可怕的是,八路军总部的驻地被他们发现了。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日军是下了决心要把129师师部消灭掉,所以又增加了大量的兵力再次对我军进行围攻。

李达为了避免重蹈上次八路军总部被围的旧辙,他建议刘伯承把师部分成两组进行突围。

李达随着刘伯承这组成功突围出来之后,发现另外一组没有跟上来。

李达让刘伯承他们先走,自己带了些人冒着被日军发现的危险,回头去找另外一组,第二天,终于成功的把另外一组的同志一个不拉的接应了出来,和刘伯承胜利汇合了,李达受到了上级的大力表扬。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李达除了打仗勇敢,足智多谋。

他还有一个最大的过人之处就是记性非常好,所以他在军中有了“活地图”这个绰号。

他对地形记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可以把地形的优势和特点标注的特别清楚。

他记性好其实并不全靠天赋,其中一大部分还是靠着自身的努力。

试想,如果不亲临现场进行地形的勘测,他怎么会知道地形的特点呢?

那就更谈不上把它记在脑子里了。

所以李达在军中升迁得很快,能得到上级领导们的赏识,是和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1945年日本鬼子被彻底地赶出了中国,蒋介石马上发动了内战,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

1945年8月份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是刘伯承,邓小平是政委,李达是他们的参谋长。

1947年8月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作战,在大别山的斗争是异常艰苦的,李达作尽心尽力地协助刘邓二人打了不少漂亮仗。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作为参谋长他总是未雨绸缪,尽职尽责地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有时候部队准备穿过一些危险的而又不熟悉的地方时,李达就会主动要求先带几个人前去探探路,侦察侦察敌情。

1948年又到刚刚成立起来中原军区出任参谋长,军区司令和政委还是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是军区的副司令。

1949年的时候,中原野战军改成了第二野战军,李达的职位没变,还是参谋长,算是二野响当当的三号人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7">建国之后的李达</h1>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南的土匪还在猖狂的为非作歹。

解放军官兵在出外执行任务的时候,经常遭到土匪的突然袭击。

甚至还出现了解放军干部被杀害的现象,李达按照党的指示前往西南军区进行剿匪工作。

当时西南军区的司令员是贺龙。

有一次,贺龙在重庆开完会要赶回成都,李达考虑到贺龙的安全问题,准备派一个加强连护送他回去,贺龙不以为然的说:“区区几个土匪算什么,派一个班足可以了。”

李达就坚持派一个加强连,而且一个兵都不能少。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贺龙着急回去,看拧不过李达,也就默许了。

李达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贺龙他们快进入资阳的时候,突然有一股预先埋伏在这里的土匪冲了出来。

历经百战的贺龙没有丝毫的慌乱,非常镇静地指挥着战斗,在加强连的机枪扫射下,土匪们是死得死 逃的逃。

细想想还真是后怕,如果不是李达考虑周密,坚持己见,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1953年4月18日,抗美援朝还没有结束。

志愿军的参谋长解放因故需要回国,中央军委派李达去接任参谋长。

李达协助代司令邓华在夏季反击战役中取得了可喜的胜利。

1955年李达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2">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h1>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李达从朝鲜回国之后,被安排到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当副部长。

他的工作和南京军事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时候军事学院在教学上采用的教材全部都是苏联的,学校中的一些任课老师还是苏联的军事顾问。

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军事学院的主要领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那时身为副部长的李达受到的影响也是最为严重。

1958年,李达在军中担任的所有职务全部被撤销了,被关押了4年。

直到1972年才重新回到部队,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职务。

1993年7月12日,88岁高龄的李达将军因病逝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1">结语:</h1>

解放战争中他是二野三号人物,55年授上将,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为救国报国 弃笔投戎智勇双全的参谋长 刘邓的好助手建国之后的李达销声匿迹的开国上将结语:

李达自从加入革命队伍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地为国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用他的智谋和勇敢让我军在战斗中,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他很有先见之明,对自己觉得对的事情也很能坚持,所以在关键时刻,才让战友避免了一场劫难。

他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上天可鉴,他为这个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建国之后,老将军也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在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之后,他依然像之前样,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开始为祖国的建设埋头苦干。李达的这种胸怀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值得每个国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