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公布今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娄底有3个社区榜上有名,新化县上渡街道上渡社区是该县唯一一个获得这项国家级荣誉的社区。
对照创建标准,加大宣传造声势
上渡社区位于新化县城中心地段,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区有原著户籍居民1290户492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543名,80岁以上老人81名。
根据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上渡社区成立以党总支书记李建兵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强化居支两委职责和上下协同,利用村村响广播系统、网格微信群、墙体宣传栏、入户发放宣传单等宣传工具和方式,大力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理念,广泛宣传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孝老的社会环境,在辖区内迅速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社区采取上门登记和本人主动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完善社区老年人信息台账。按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智、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老人家庭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做到老年人名册精准、情况清晰。
整合社区资源,精心组织搞创建
今年4月,上渡社区成立离退休党支部,由德高望重的原社区计生专干、妇联主任谢雪兰担任书记,将50名离退休老党员分成两个党小组。根据社区老党员的需要,充分整合资源,力求精简实用,共建“金秋党旗红、金秋志愿汇、金秋幸福家、金秋风采园”四个综合性平台,由7人组成志愿服务队、5人组成大妈队,参与“随手捡”“文明劝导”等活动,为老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确保离退休老党员享有优质的金秋生活。
该社区以新化创建文明县城、推行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为契机,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清理辖区内历史存留垃圾和卫生死角,帮助老年人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和协助他们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社区定期对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家庭用水、用电和用气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对老化或损坏的设备设施,及时改造维修,排除安全隐患。建立社区防火和紧急求援网络,完善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救助功能,定期举办老年人安全知识讲座,发动他们参与社区安全教育和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和社会捐助,对老年人家庭的空间布局、地面扶手、厨房设备、如厕洗浴设备和紧急呼叫设备等,进行改造和维修,降低老年人的生活风险。
在上渡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去年上渡社区筹资新建一栋5层楼的便民服务中心,今年4月交付使用,总面积1100多平方米,第一层为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图书室、老年娱乐室,象棋、扑克等文娱用品齐全;第三层面积220平方米,作为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办公室、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社区文化广场就设在便民服务中心旁边,规划建设休闲散步区、锻炼健身区、文化展示区。目前,社区各类组织健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
关心爱护老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尽管上渡社区地处中心城区,由于多种原因,个别居民生活状况欠佳。原来居无定所、身患多种疾病的71岁五保老人李典兵,今年春节前后,病情发作,生命垂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建兵、副书记高桥等人得知后,马上将他送往梅苑卫生院住院治疗20多天,还请来护理员照顾他的生活,解决他本人的医药费和护理员的劳务费,给他送上新衣服、新鞋袜等,并与10组居民姜维荣协商,让出3间住房,供李典兵无偿使用到老。元月28日,经社区联系和协调,新化县交通运输局、湖南天湘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宏源中柱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上门慰问,给他送去1800元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的生活用品。他不停地说感谢社区领导救了他的命,感谢党委和政府的关心。
12组居民谢九善属于四级肢体残疾,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依靠低保生活,谢雪兰经常资助他,为他排忧解难;年过六旬的杨乖瑞早年因计划生育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身体虚弱,谢雪兰非常同情她的遭遇,每年给她打报告,到上渡街道为她争取2000元的医疗救助。
10组居民高国辉体弱多病,属于两女户,原来的住房摇摇欲坠。2013年,时任社区支书刘彬彬、主任欧阳博玺对他非常关心,为他家争取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还各自捐资2000元;高桥、高堂兄弟分别捐资4000元、2000元,为他家新建150平方米的一层住房。2019年,由于住房有点漏水,老支书杨建华和现任社区领导李建兵、高桥等人又从县住建局为他争取2.2万元,用于房屋防水处理、制作钢架雨棚、墙壁粉涮、打灶、开挖化粪池等,改善居住条件,年底还带着水果上门慰问,让他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该社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举办健康讲座等,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定期探访独居、空巢、失能失智、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教育,提高他们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非法侵害的能力。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娱活动,使他们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来源:娄底日报 记者 贺朝新 贺杨依依 通讯员 蔡雄 曾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