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2日,我军的中野和华野协同作战,并对国民党的精锐部队12兵团发动了总攻。到了下午的时候,国民党大部分部队被我军围歼。而这场作战的指挥官黄维成为我军的俘虏,而11师指挥官胡琏则是逃跑了。随后在进行一个月的作战以后,淮海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而这次中野和华野的军事行动,意味着国民党有着五大王牌师之称的整编11师覆灭。令人惊叹的是这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曾经躲过粟裕的两次围歼,但在淮海战役中却困死在刘伯承的瘦狗阵的围困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粟裕两次围歼成功?刘帅的这一战法精妙在哪里?新进来的小伙伴麻烦点个关注和赞,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两次躲过粟裕围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国民党内部心怀鬼胎</h1>
其实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国民党胡琏指挥的这支整编11师因为在红军时期与我军作战英勇,因此从那时便开始夸下海口是别的部队怕我军,而整编11师却根本不怕。11师在解放战争中与粟裕将军两次作战时宿北战役,还有一次便是南麻战役。

图|互联
两次逃过粟裕的围歼,其实并不能说他战术高明,只是因为当时利用国民党内部心怀鬼胎而已。在1946年年底的时候,国民党军队我山东,还有华中的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入侵。当时国民党参战部队便是整编69师,还有整编11师的部队,他们当时兵分四路。而这两个整编师的作战意图是切断,山东和华中的两个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由于这两支部队都是国民党的嫡系,因此都被蒋介石给予了厚望。但是69师师长戴之奇在这次行动中因为有着很强的立功心里,于是便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贸然行动。
图|宿北战役
这一切胡琏都看在眼里,但他没有说出来就是因为打算让戴之奇的部队在前面牵制中粟裕的火力,而自己则是抓住机会获得战争中的成果。结果正是因为他们心怀鬼胎让粟裕抓住了机会,他命令我军的24个团包围了69师,结果瞬间让戴之奇不知所措。因为他事先由于冒进,具体的作战计划包括与友军如何配合,都没有想好。69师瞬间进入了绝境,完全没有退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第一次侥幸逃跑</h1>
只能被动地等待援军来到这里,但是胡琏看到这一切却高兴了。因此命令部队在行军时,一定要防着我军,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特别是有了69师面临被围歼的处境时,更是要求自己所拥有的9个团都紧缩在一起,以便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图|粟裕
而69师向胡琏的11师发出救援的信号以后,然后立刻进入到作战的状态。此时与胡琏交战的是我军的第九纵队,在进行一天的交战以后,胡琏便命令部队立刻修筑工事。尽管他有贪便宜的私心,但是戴之奇毕竟对蒋介石很重要,他不敢轻易就不管了。
这时我军方面似乎对情况了解也不是非常准确,九纵向上级报道的时候便是胡琏的部队有败退的样子。于是粟裕便马上命令一纵对其进行围堵,随后一纵便派出一个旅抄近路进行包抄。结果才发现中了胡琏的计,他们在这里不仅是构建了坚固的工事,同时我军负责包抄的部队却被敌人反包围。叶飞面临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生气,因为部队的处境很危险。但幸运的是负责包抄的部队却意外发现胡琏设置在曹家集的指挥部,于是便打了过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第二次逃跑</h1>
胡琏面对我军突如其来的打击,以为是我军的主力部队来了,于是便命令部队撤退。这也幸亏胡琏撤退得比较及时,才能迅速跳出我军的包围。因此粟裕指挥部队在围歼完69师以后,才发现胡琏已经跑了。这是第一次让胡琏跑了。在1947年7月的南麻战役中,陈毅与粟裕领导的我军四个纵队计划在这里包围胡琏整编11师。
当时粟裕将军打算在这里利用三比一的优势兵力,将南麻战役变成第二次孟良崮之战。但胡琏也并非等闲之辈,面对粟裕的优势兵力。他命令部队利用南麻的地形优势,构建了易守难攻的地堡。
而字母地堡便是一个大地堡,配合几个小地堡,这样便可以抵消掉我军的火力优势。果不其然,在华野第一次进攻的时候,小地堡便发挥了很大作用。随后我军便派出了大规模的炮兵,小地堡的国民党军便跑到了大地堡。
图|地堡
随后便有效地组织了反击,结果一下子拖慢了华野的行军速度。但胡琏深知我军的特点便是学习性强,尽管这个战法非常强,但是让我军破解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他再一次陷入到了恐惧之中,于是便向国民党军徐州指挥部请求支援。但是他却另一方面又做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为,便是开始烧香请求老天爷保佑。但这几天却正是山东地区的雨季,因此我军华野的很多武器因为被淋湿,瞬间失去了作用。对于我军的攻坚力量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在几天之后,国民党出动了两个整编师的援军来到南麻。而粟裕看到这种情况,只能不得不命令部队撤退。正是因为胡琏两次逃出粟裕的围歼,还被蒋介石夸赞为是我军的克星。其实这一点在刚开始就说过,胡琏这两次其实是被动挨打,只是侥幸逃跑了。
覆灭与刘帅的瘦狗阵
尽管胡琏两次侥幸逃跑,但是遇到刘帅却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刘帅与粟裕的歼敌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他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与敌人纠缠。自从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以后,胡琏的整编11师便转战到中原,开始与刘邓大军博弈。刘帅因为身经百战,早就对胡琏那套轨迹了如指掌。因此他知道既然胡琏善于逃跑,那么索性就让他跑个够。在1948年的年初,陈赓大将与华野联手,一举拿下了洛阳。
图|刘伯承
并俘虏了一个蒋介石的爱将,他知道这个消息紧急调遣整编11师救援洛阳。
刘帅看到这个情况以后,便说胡琏部队长途奔袭来到这里以后必然是很劳累。于是先命令攻打南阳的部队先暂时不要攻打,随后便命令部队在南阳与驻马店之间伏击胡琏。虽然他不知道刘帅已经在这里设伏,但是还是非常谨慎的。先派出先头部队试探,但是刘帅很快便看出他这个计谋,于是先打算放过胡琏的先头部队。但是胡琏却依然没有行动,因此便只好下令先让部队撤退。在后来的战斗中,中野与胡琏的部队在开封相遇,但是却打得异常艰难。刘帅才知道胡琏并不是一般的缴获,但是也很快摸索出来他的作战特点。
当淮海战役打响以后,胡琏的第18军成为了战场的重要组成力量。当时国民党内部计划将几大主力军与胡琏的18军整合一下,变成12兵团。起初胡琏还觉得自己能够胸有成竹地成为指挥官,但是由于白崇禧从中作梗,导致黄维成为兵团司令,而胡琏则成为了副级。
图|黄维
结果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选择以家里有事为借口便离开了。结果他这一走,情况出现了一种可怕的变化。在徐州战场上,黄百韬兵团陷入到围困。杜聿明的部队始终无法将其救出。蒋介石在情况紧急之下,只好死马当成活马医让黄维去解救黄百韬兵团。
黄维兵团原本是一支机械化程度很高精锐部队,如果能快速到达徐州,必然也会让华野陷入腹背受敌。但是他还是对于战场的情况了解不足,其部队要经过的河南,安徽等地是属于多河流的地方。这便意味着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加上我军不断袭击,导致部队并不能及时到达作战的指定地点。当黄维兵团来到蒙城一带的时候,却遇到中野两个纵队的阻击。原本他应该避免与我军纠缠,而是应该尽快解救黄百韬兵团。但是他却选择与中野两个纵队死磕,结果却被刘帅七个纵队的兵力给包围了。这个时候更棘手的是,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我军给围歼了。此时刘帅正打算如何围歼12兵团,但是中野目前的情况也不太好。因为自打挺进大别山,部队有一年的时间也没有休整了,因此部队是非常疲倦的。
尽管中野与国民党12兵团在战斗力不相上下,但想要吃掉这股敌人就像瘦狗吃掉一个庞然大物。正是因为这个现实,刘帅才会把这样的打法称之为瘦狗阵,但目前的局势是必须吃掉12兵团。好在我军总部命令华野拖住杜聿明的部队,此时12兵团的覆灭也早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了。此时搞笑的是,蒋介石却依然在命令自己的部队成为文天祥。但毕竟大势已去,国民党整编11师就在淮海战役中全部报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