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不知何日起,螃蟹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已经过了几千年。除去对螃蟹吃的讲究,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对螃蟹有着别的感情和解读。

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螃蟹横着走路的样子甚至会被古代文人墨客所不齿,认为这是其霸蛮,横行霸道的象征。
暂且不顾这种对螃蟹的看法是否属于过度的偏见,螃蟹在古诗中的出现还是值得一品的。宋朝因为经济中心的南移,大闸蟹比以往更加容易进入百姓视野,因此留下的诗歌较为集中,北宋年间螃蟹更被认为是“驱邪避鬼之物”。以下精选八首宋代诗词。
1
人间缓急正须才,郭索能令酒禁开。
一水一山十五日,从来能事不相催。
——宋代:辛弃疾《和赵晋臣送糟蟹》
2
昔人瞻蟹蝉监州,今献霜螯助拍浮。
料得监州应笑领,无肠公子也风流。
——宋代:王迈《送螃蟹》
3
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
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五鼎烹。
——宋代:黄庭坚《偶得数枚蟹》
4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尝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宋代:朱贞白《咏螃蟹》
5
沙头郭索众横行,岂料身归五鼎烹。
支解樽前供大嚼,胸中戈甲也虚名。
——宋代:毛友《康判官寄螃蟹》
6
嗔尔横行为多足,割尔两螯如割玉。
怜尔有甲不自卫,评尔一身黄胜肉。
吴江十月天霜寒,吴人微尔不举餐。
萑蒲勿讶束尔急,与虎争强能上山。
——宋代:赵师秀《次韵赵正字蟹》
7
江湖郭索草泥行,不料遭人人鼎烹。
勇恃甲戈身莫卫,富藏金玉味还清。
持螯细咀仍三咏,把酒高吟快一生。
鲈脍侯鲭应退舍,算渠只合伴香橙。
——宋代:杨公远《次兰皋擘蟹》
8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宋代:曾几《糟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