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一位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只见这位老人拉着病床前女儿的手不舍得松开,她就这样贪婪地看着,似乎要将女儿的相貌深深地映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女儿强忍泪水,安慰着即将离世的母亲:

“妈妈,你知道吗?如果计划成功了,也许我们在相见的时候你会比我还年轻呢,到时候还要你来照顾我!”

老人挤出了一个微笑,低声呢喃道:

“好哦,那就……真好哦!”

女儿扑了上去,抱住了自己的母亲。

下午5时40分,这位坚强而又乐观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随后,老人的遗体第一时间被运往美国进行冷冻处理。

按照他们的设想,也许50年后,老人就能通过未来的科学技术解冻头部、再造身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活”。

这位老人正是中国的知名女作家、也是中国首位冷冻人——杜虹!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1955年,杜虹出生于重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某国营农场的一名干部,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

由于父亲工作很忙,经常不在家,小时候的杜虹就只得跟着母亲和外婆,在山村小学里生活成长。

也许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环境的造就,杜虹小时候就对文学和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那时期高考被国家取消,中学毕业后,17岁的杜虹在当地的一家合作社里当售货员。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通过高考,22岁的杜虹成为了重庆学院的一名函授学员。大学深造后,杜虹女承母业,顺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出于对文学写作的热爱和追求,杜虹在成为教师后坚持写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便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后来更是直接到一家著名的出版集团工作。

虽然杜虹在事业上还算顺利,但在婚姻上,她算得上是遇人不淑了。

杜虹的丈夫性格怪异、脾气暴躁,自打二人结婚后,家里就一刻也没有安静过。有时候丈夫心情不好时,杜虹还会受皮肉之苦,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因为身上的这些伤,杜虹甚至有时候会连班都没法上。

最可恨的是,杜虹的母亲看不下去女婿对女儿的暴行,来到中间劝架,女婿便连这位老岳母一起打。事后,他又痛哭流涕地跪在地上祈求原谅。

终于在结婚几年后,也就是在女儿张思瑶4岁那年,夫妻二人终于离婚了。

自那以后,杜虹再也没有见过丈夫一面,也没有收到丈夫给女儿的一分抚养费。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一位离异母亲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撑起这个家,让女儿张思遥健康成长,杜虹除了自己本身的工作外,还努力写作,用稿费来贴补家用。

令人高兴的是,虽然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清贫,但没有了丈夫的家庭暴力,她们生活得简单快乐,20平米的小屋里经常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善于观察的杜虹发现,女儿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就是写作的很好素材。自张思瑶5岁开始,杜虹便将她生活中的童言趣语编纂成诗歌出版发行。

受女儿的影响,杜虹对儿童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写童话,童话的主角小动物,原型就是女儿张思遥。

经过四五年的努力,杜虹接连出版了一系列儿童作品,她的多篇儿童诗歌也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收入也逐渐变得丰厚起来。

到张思瑶10岁的时候,内心善良的杜虹还在孤儿院领养了一个8岁的女孩。

本以为幸福的日子会持续一段时间,然而好景不长,张思瑶的外婆突发脑梗,被送到了医院。

经过医生的诊断,老人由于年迈和年轻时候的过度操劳,身上有多种疾病,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这种手术费用十分昂贵,为了能够尽快凑够医药费,杜虹不得不四处开始兼职。

除了赚钱给自己的母亲治病外,杜虹还想尽办法让老人开心。她专门写了一篇《老奶奶与小白云的》的童话,故事里的那个老奶奶原型就是自己的母亲。

写完后,杜虹就将它读给自己的母亲听,母亲也似乎很配合地笑出声来。后来,这篇童话获得了“2000年年度最佳童话”。

多年来,杜虹都是自己一个人苦苦坚守着。亲戚朋友们看她单身多年,也张罗了好几次让她相亲,杜虹都一一婉拒了。

自己带着两个女儿,还有一位重病的母亲,这是会拖累人家的。

另外,如果再一次遇人不淑的话,那么不仅自己受委屈,母亲和女儿也要跟着遭罪。

想到这些,杜虹便再也没有什么心思考虑重组家庭了。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2006年,张思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编导专业。从中戏毕业后,她留在了北京打拼。

在工作的这段期间,张思瑶交了一位男朋友。这位男朋友名叫周磊,长得英俊潇洒、说话诙谐幽默,最关键的是对张思瑶照顾得无微不至。用张思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他填补了我生命里关于父爱和呵护的空白,我在爱的幸福里,个性渐渐地温润起来,也懂得了该如何关爱母亲。”

后来,二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对于这位女婿,杜虹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要求。他们俩刚毕业,没什么积蓄,婚礼一切从简。

为能够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即将退休的杜虹用自己多年来攒下的稿费,在女儿家附近买了一套20多平米的小房子,带着母亲一起从重庆搬了过来。

2013年初,杜虹的母亲因鼻咽喉癌在北京去世。张思瑶在悲痛之余也有很大的触动,那就是“孝顺要趁早”,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之后,张思瑶陪伴杜虹的时间更加勤了。一有时间,母女俩就逛街、吃饭、买衣服、看电影、看戏剧、外出旅游。

她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弥补母亲人生中的缺憾,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母亲对自己的爱。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2013年底,59岁的杜虹在女儿的陪伴下,到北京的一家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让母女俩十分的开心。

可是仅仅10个月后,杜虹突然感觉到胃痛难忍。她不得不再一次到医院检查,结果彩超显示“胰腺占位”。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表示要和张思瑶单独谈谈,可是杜虹却坚持要求知晓病情,为此,母女俩还大吵了一架。最终,张思瑶拗不过执拗的母亲,还是妥协了。

“胰腺癌三期,去更好的医院看一看还有没有手术的可能吧!”

医生的话,让母女俩的心都凉了。张思瑶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查找与“胰腺癌”相关的信息,结果发现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它会以极快的速度夺去患者的生命。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张思遥陪母亲转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各家医院,得到结果都是一样的:胰腺的肿瘤包住了主要血管,杜虹的情况并不适合做手术。

无奈之下,杜虹只得放弃手术。

那时候张思瑶和丈夫周磊刚刚和人签了协议,写一部30集电视剧的剧本,这可是二人第一部独立署名的作品。但因为杜虹生病,张思瑶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母亲,周磊也在项目组里停薪留职了。

因为杜虹的病要少食多餐,一天下来要吃五顿饭,夫妻二人就需要每天来回奔走于家庭和医院之间。到了晚上,二人更是守在医院里陪伴着杜虹。

2014年底到2015年初的这几个月时间,杜虹的病情还算稳定。她平时可以看看书,练练书法,偶尔随女儿一起逛一逛花鸟市场或公园。春节期间,杜虹还随女儿、女婿一起到周磊的广东老家过年。

在2015年,杜虹获得了雨果奖和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资格。

可是自2015年3月中旬后,杜虹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那时候她的癌细胞逐渐扩散到骨骼、肺和腹膜,身体也开始剧烈疼痛,每天需要打2支吗啡来镇痛。后来吗啡越打越多,到了5月份的时候,一天打8支吗啡也无法止住杜虹的痛。

张思瑶焦虑、心痛,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她想和母亲一起去死,但杜红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女儿好好地活着,去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在医院治疗的时候,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杜虹和张思瑶的注意: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她送到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冷冻,期望未来医学发达时再将女儿解冻治疗。

杜虹觉得这十分神奇,如果真有可能的话,她在漫长的将来可能还有机会再次见到女儿,哪怕这种机会十分的渺茫。于是,她半开玩笑地将想法告诉了张思瑶。

张思瑶和丈夫周磊商量后,觉得这是一种机会,它在未来是有可能成功,虽然现在不被大多数人看好。

为了帮母亲完成心愿,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张思瑶真的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声称可以做人体冷冻的企业。

不过当和这位公司的负责人见面后,对方告诉他,这项研究项目已经停止,而且就算没有停止的话,人体完全冷冻,大概也需要上亿的资金。对于普通工薪层的张思瑶夫妇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二人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有些灰心了,不过周磊并没有放弃。他通过网络志愿者以及自己在美国的几位同学,辗转联系到了美国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冰冻研究的科研机构———Alcor。

通过和他们的几次交谈,周磊觉得他们所说的“人体死亡并非是瞬间完成”的观点是可信。

另外,帮助周磊夫妇的志愿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基因工程在读博士魏景亮告诉他们:

“从生物学原理上讲,在医生宣布患者死亡的第一时间,用科学手段让患者进入一个‘医学稳定’状态,然后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这可以让人体在受损最小程度上进入休眠。当若干年后,人类的科学水平达到更高层次,再将人体进行解冻,这确实有‘复活’的可能!”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通过各方资料,张思瑶了解到,Alcor 的人体冰冻技术在近10 年来有了比较明显的突破。现在他们已经冷冻了140多例病人,还有1000多名会员签下了冷冻协议。

另外,他们的冷冻还分为头部冷冻和全身冷冻。全身冷冻需要花费约200万元人民币,头部冷冻只需要75万元,而且它的技术比全身冷冻更成熟。

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张思遥觉得母亲杜虹更适合进行头部冷冻。但是只冷冻头部,失去身体,母亲会答应吗?

张思瑶将冷冻的方案告诉杜虹后,她欣然同意了。因为杜虹吃过很多苦,平时生活上十分的节俭,所以对于手术费用,张思瑶对她隐瞒了。

杜虹告诉女儿,冷冻50年能否复活是一个未知数,她不介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一种新科技的出现和完善,总需要不断的有人为之努力。

既然杜虹已经答应,那么一切就要快速进行了,留给她的时间也不多。

张思遥卖掉了母亲在北京的小房子,再加上自己和丈夫这些年来的所有积蓄,终于凑够了75万,和Alcor 签了协定。

2015 年5 月30 日下午5 时40分,杜虹离开了人世。

随后,两名美国外科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做完这些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 总部进行手术处理。

杜虹的头部被分离出来后,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

就这样,杜虹成为了中国首位冷冻人!

据Alcor 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 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9月的时候,张思瑶和周磊乘飞机前往美国,对母亲的头部冷冻进行了探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杜虹的遗体处理得十分成功。

她是中国首位冷冻人,60岁花75万将头部冷冻,期待50年后再见女儿

50年的预言可能会落空,冰冻复活的实验也可能会失败。但不管怎样,这总是一种希望!

这种希望能帮助张思瑶奔着“50年之约”前进,让她活出50年后,母亲苏醒的那一刻想看到的样子。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50年的时间不算漫长,但也并不短暂。也许到那个时候,科技真的能够发达到让杜虹“复活”。

到时候,在她们母女相见的那一刻,定然又是一番令人泪目之景。

【文/若木 图/网络】

(关注@若木小记,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