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利刃\Dark

面临大选考验莫迪最大的筹码就是他的“印度制造”计划(Made in India),计划的初衷为,使印度摆脱对外国产品和技术的过度依靠,尤其是在武器装备的制造上,尽可能实现国产化。海军装备不惜重金购买产权和技术在国内生产,最为有名的就是“维克兰特”号航母。该舰已经连续建造10多年依旧没有服役的迹象,而从最新的照片来看,航母上依旧没有加装任何设备,仅是一副空壳而已。去年7月,印度不得不让“维克兰特”号推迟到2020年开展首次试航,最晚只能在2025年服役。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维克兰特”号

按照莫迪的设想,在2022年前“印度制造”能创造出1亿多个就业岗位,这是能有效解决印度社会问题的方案。然而该计划到了2016年,仅仅为该国创造了近64万个岗位。按照这种可怜的速率,1亿是目标恐怕到2030年都无法达到。印度制造计划滞后的原因,是制造业在其经济中的占比很低,纵使有廉价劳动力也没有能与之匹配的能源和生产设施,印度的电力需求量远超其发电能力、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健全,要实现印度制造的宏伟目标远比建造一艘航母要困难得多啊!印度工业的弊病也给其造舰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在造船领域的基础设施欠缺最为严重。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比如大型龙门吊的研发工作对于印度而言就十分吃力,而该设备是建造大型船舶的关键。说起印度这个龙门吊,要从30年前说起。当时印度看中了一款250吨级的龙门吊,这是日本货,还是二手的。印度尽管经济效益不高,但在向高端制造业进军的口号下,对造船业投入相当惊人,为了建造国产航母,科钦造船厂进行了数次基建扩张,而购买龙门吊设备就是最烧钱的一步,英国甚至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下水后二手卖掉了龙门吊,以此回收一部分资金投入,可见航母工程真是个烧钱的事业。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印度缺少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和专业素养,“维克兰特”号之所以迟迟不能下水服役,就是因为建造技术跟不上,又缺乏关键的技术人才,一切都靠国外支持严重影响了进度。印度缺乏专业素养还体现在一艘护卫舰的建造工作上。正在加尔各答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船厂,进行建造的一艘P-17A隐身护卫舰的第3号舰险些报废,其所在船坞上方的龙门吊突然倒塌,落地点与其近乎一步之遥。当时,加尔各答正在刮着大风,弱不禁风的龙门吊则因此倒塌,将模块车间、干船坞和倾斜泊位等关键区域砸中,虽然没有砸中P-17A护卫舰,但是却严重影响了该舰的建造工程,上文已经提到,这些船厂的基础设施是非常昂贵得。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龙门吊的倒塌,让船厂很多船坞主体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而P-17A护卫舰的模块大厅也被彻底破坏。泊位和船坞因事故而被堵死。印度业界分析称,现在的龙门吊已经完全损毁,启用新的龙门吊从投标到组装以及最终的调试至少需要3年,这将给后续的P-17A护卫舰建造工作增添不少的麻烦,延期是不可避免了。相比维克兰特号的延期交付,此次P-17A护卫舰的延期更加惊险,一旦龙门吊砸中的是护卫舰,毫无疑问它会就此报废,这艘护卫舰也同样是外国设备在印度组装的产品,其价值相当高昂。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Project-17A的模型

P-17A护卫舰项目在10年前启动,该舰是在P-17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战舰,排水量近7000吨,这是目前南亚地区最先进的护卫舰,看它近似于驱逐舰的吨位就明白,印度对其寄予了厚望。2015年,印度决定生产P-17A护卫舰的7艘舰,分别在国内的孟买和加尔各答开工建造,前者的马扎冈造船厂负责建造4艘,后者的加登•里奇造船厂则负责建造3艘,因此说,龙门吊事故将导致这批护卫舰至少有一半延期交付。即便是正在紧张施工的1号、2号舰也远远算不上高速,根据建造计划是2022年入役,可根据印度制造一贯的拖沓它们很难如期交付。

航母烂尾一再延期交付,船厂又出事故,让珍贵护卫舰缩水一半

P-17

作为印度最新一代护卫舰,P-17A护卫舰配备先进的雷达、天线等装备,或被简化或被隐藏,获得了极佳的隐身特性,印度称该舰的隐身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P-17A会配备 “闪电-8”远程防空导弹,该导弹由印度和以色列一同研制,但核心部分仍为以色列提供;另外配备俄罗斯和印度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该舰还装备有EL/M-2248“MF-STAR”四阵面源相控阵雷达和Ajanta电子战支援系统,技术水平较为出色。而且该舰的舰员数量较P-17有很大压缩,即从257人压缩到了150人,这说明P-17A的自动化水平很高。毫无疑问,P-17A护卫舰将是印度海军的未来主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