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合阳:警惕今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十年来最重!

合阳:警惕今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十年来最重!

一、发生动态

据全国各地调查,截至3月17日,小麦条锈病在黄淮南部、西南和汉水流域等麦区9个省72个市303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028万亩,发生面积比2017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64.7%和4.3倍,是近10年来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具体发生情况:

1、黄淮江淮麦区病害扩散明显加快,局部病情较重。河南省已扩展至南阳、信阳、平顶山、周口、驻马店、漯河、许昌7个市30个县(市、区),发生面积44.6万亩,发生期比2017年提前近1个月。南阳市平均病田率为4.1%,最高达25%,平均严重度为20%,最高达100%。安徽省阜南县3月10日始见,较常年偏早10天以上,目前沿淮、沿江5个市7个县(市、区)发生面积为45.3亩,多为零星见病,病叶率一般为0.07%-0.45%。湖北省处于快速流行期,是该省有记录以来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发生面积达675.6万亩,比2017年同期增加2.1倍,平均病田率为43.1%,比上周增加17.7个百分点;一般病叶率为3%-16.7%,重发田块发病中心病叶率达100%。

2、西南麦区进入发生流行盛期,大部麦区平均病叶率为4.8%-7.0%,局部重发田块最高病叶率达60%-100%,四川省平均病叶率为7.0%,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3、西北麦区零星见病,甘肃省陇南、天水2个市6个县(市、区)发生面积1.03万亩。陇南文县多为点片发生,发病田平均病叶率为0.01%,平均严重度为10%。

5、陕西省发生面积61.2万亩,比2017年同期和上周分别增加80.8%和31.2%。陕南、关中平均病田率分别为13.1%、9.1%,陕南局部普发田块平均病叶率为1.6%,最高病叶率、严重度分别为10%、40%,是2010年以来同期发生县数最多、面积最大、病情最重的一年。

6、渭南市3月5日我市首次发现以来,现有临渭、华阴、华州、大荔、蒲城等5县(市、区)8镇发生1600余亩,是近十年来春季发病最早、程度最重的一年。我县相邻的大荔县官池镇西阳村发生面积400亩,发病中心27个,单片病叶130张。

二、病情趋势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气流传播流行性病害,具有扩散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局部危害重的特点,一旦大面积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虽然目前我县冬前和早春暂未发现小麦条锈病病田,但我县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主要受外来菌源影响,冬前省西小麦条锈病菌源多,早春我市5县已发生1600余亩,我县临近市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早、菌源多,利于我县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对我县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加之,早春2月份以来雨水偏多,气温偏高,气象预报4-5月份雨水偏多,以及我县小麦主栽品种对条锈病抗性差,小麦中后期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扩散流行,预计今年小麦中后期条锈病将偏重发生,因此,希望各镇街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要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加强小麦条锈病监测,全面掌握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提早做好小麦条锈病防治准备工作,一旦发现发病田块要立即开展施药防治,确保小麦生长安全和今年第一料庄稼丰产丰收。

三、防治策略

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防治,防早防小防了,要严格遵守“见点打片,见片打面”“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大田普防”的防控策略。点片发生时,一旦发现发病田块,要立即对其方圆500米范围内的小麦田进行集中统一防治,最大限度压低初始菌源数量。全田普发后,要对发生田块方圆2公里范围内的小麦田进行统一防治。重发区域开展应急统防统治,大面积连片发生区域推行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提高专业化作业覆盖率和防治处置率。

四、防治技术

1、点片发生麦田。田间踏查发现1-2个发病中心或单片病叶时,立即全田喷药,且要对周边发生有隐患的田块进行集中统一防治。药剂每亩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5-40毫升、或10%己唑醇悬浮剂4-5克,兑水25-3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

2、大田普发麦田。小麦抽穗以后,田间发病增多,当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立即开展大面积普防,做到区域麦田全覆盖。采取以条锈病防治为主,兼顾小麦白粉病、叶锈病、麦蚜、麦长腿蜘蛛、麦田地下害虫、麦田条沙叶蝉等其他病虫的小麦 “一喷三防”技术。杀菌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醇等,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吡蚜酮、苦参碱等,微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腐殖酸、氨基酸,生长调节剂可选用缩节胺、矮壮素、芸苔素内酯等。亩喷施药液量40-45千克,喷药时间选择晴天微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为宜。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 范武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