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澳洲一个水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这一优势让澳洲华人朋友
能够一饱口福。

各类刺身更是很多华人的最爱,
鲜甜嫩滑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但就在近日,
一名中国男子却因为一时贪吃,
差点送了性命!
1、都是生鱼片惹的祸
说起“刺身”,
大家一定第一个想到的
三文鱼、龙虾、北极贝等海产原料;
但是在国内,
一些生鱼片爱好者却“来者不拒”,
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8月份,家住福州的林先生突然莫名开始发高烧,体温一直在39℃左右徘徊,最高的时候甚至超过了40℃。
因为林先生自己就是学医的,所以一开始他不以为然,自服了一些退烧药,休息了两天。但是没想到,高烧非但没退,病症还渐渐多了起来——出现了咳白痰的情况。
这时林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并不是普通感冒,于是立刻去医院挂了号。医生给他做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右下肺有少许慢性炎症,右胸腔有少量积液。
(网络示意图)
但医生告诉他,肺炎不是很严重,不用太担心,回去吃药休息几天就好了。
就这样,林先生又拿着药回家养病了,但没想到——用药后,高烧仍然未退,咳嗽也越来越严重了。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一种严重的“怪病”。
林先生再次来到医院,做了一个血常规检查,结果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血嗜酸性粒细胞
比例高达27%!
看到这个检查结果,他没有犹豫立刻联系了省医院的呼吸科专家。专家在了解他的病情和检查报告后,告诉他:
“你的猜测没错,
这不是普通的肺炎和发烧。
一般情况下,血嗜酸性粒细胞
数量突然增多,
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
专家询问了林先生的生活习惯和最近的饮食情况:“是否有生食史?”
直到这一刻,林先生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会染上“怪病”了。他回忆说,自己在发病前1个月,曾经吃过生鱼片,而且是朋友推荐的地方美食“潮州鱼生”,是用新鲜草鱼和罗非鱼做的。
(配芹菜、麻油、蒜头、姜丝等佐料的潮州鱼生)
他说,这种鱼生在当地非常有名,薄如蝉翼、鲜嫩香甜,价格还十分实惠,比日料店那些海鲜刺身便宜多了,所以他和朋友都对这种“淡水生鱼片”赞不绝口。
听他说完,医生就几乎能够断定他的致病原因了——很可能与肝吸虫病有关,并建议林先生去做一个寄生虫检查 。
果不其然,检查报告显示:
林先生的粪标本中检测出了
华支睾肝吸虫卵,
也就是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呢?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临床上以纳差、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特征。
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仅在病人粪便中发现虫卵,少数有轻度上腹部不适、腹泻等。
较重感染者起病缓慢,除有食欲食量减退、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常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最后可发展成肝硬化等终生疾病。
(肝吸虫病导致的病肺)
为饱一时口腹之欲,
差点落下终身疾病,
林先生想想都后怕。
幸运的是,学医的他对血常规数据比较敏感,如果换了普通人,误以为是寻常感冒发烧,延误了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这位从医40年的专家表示,这种可怕的肝吸虫病,最容易中招的就是那些爱吃生鱼片的人。无论这些淡水中的鱼类、螺类、蛙类看上去有多干净、吃起来有多美味…
都一定要彻底煮熟再食用!
千万不要贪图食物的口感的新鲜感,
擅自生食!
2、澳洲生鱼片安全吗?
看到这里,
一定有朋友会说:
“我在澳洲吃的生鱼片都是海鱼,
是不是不用担心寄生虫呢?”
答案是否定的。
今年早些时候,西澳的一名渔夫就公布了一段视频,劝退了无数生鱼片爱好者!
(图片来源:Daily Mail)
这位渔夫在西澳的罗特内斯特岛(Rottnest Island)海岸钓到了一条巨大的king fish,但是当他剖开鱼腹,品尝一下最新鲜的生鱼片的时候,他看到这样令人作呕的一幕:
足足八条深粉色,又细又长的寄生虫在三文鱼体内轻快地蠕动着!
用塑料滚捅了几下之后发现,
这些虫子蠕动地更加激烈了!
这位渔夫向全澳发出了警告:“生鱼不能随便买,更不能随便吃!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而且在我们这里已经很常见了…”
他说,最近几年,在当地捕捞上来的鱼和海鲜,里面经常能发现蛔虫和线虫,而且澳洲已经有人深受其害。
澳洲妹子Carly Goff当时只有17岁,因为误食了一条没有烤熟的海鲜,从那以后的6年,一直深受寄生虫的折磨!
(图片来源:7 News)
她说:“我每天都感到很恶心,全身疼得要命,脸和脚就像被硫酸泼了一样疼。”
在这6年中,她完全无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因为她身体的各个器官,随时可能发生剧痛,而她跑了全球多个医院,医生也说不清楚原因何在。
最终,医院终于发现,
原来她感染了颚口线虫病,
又称为内脏型颚口线虫病!
强烈的疼痛,
是寄生虫在她体内游走,
撕咬器官引起的…
去年8月中旬,一个去“三文鱼大国”——日本旅游的中国妹子,在日本的超市购买了一块新鲜的生鱼片,准备回去享用。
然而,回去之后,正准备打开生鱼片吃的她,却发现,保鲜包装盒里面竟然有一个东西在动!?
一个又一个相似的事件向我们表明:
生吃三文鱼等生鱼片时一定要谨慎!
就连澳洲环境好,食品安全干净的大海里钓到的三文鱼等各种生鲜也不一定能够幸免,
加上一些错误的认知,更是导致许多人致病致死:
很多人认为海水盐度很高,因此海水可以杀死寄生虫,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
醋和芥末这些调料也并不能帮助杀死生鱼片中的寄生虫。
所以在食用三文鱼等刺身时,一定需要小心谨慎,选择正规的大超市购买来源明确的可生食用的海鲜。
最后,
我们要再次重申一下医生的建议:为了消灭寄生虫,请一定要彻底处理海鲜,不要随便生吃!
不然的话,轻则腹泻发热,重则长期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还是多一些谨慎,少一些贪嘴。
毕竟,
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更多阅读
了解澳大利亚,请关注公众号: 澳洲微报(xwwb66)
回复“移民”,了解澳洲移民全攻略
了解墨尔本,请关注公众号: 微墨尔本(Vmelbourne )
了解塔斯马尼亚,请关注公众号: 塔斯马尼亚(gh_32f7e68d75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