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蛇类是一种生存得非常成功的生物,虽然四肢已经退化、消失,但行动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高效。线条状的身体和鳞片结构让蛇几乎可以在任何生态环境里生存,它们可以在水中游动,可以快速前进,甚至可以从树上一跃而起滑翔很远的距离。而绿色的身体也让它们能够很好地藏匿在众多植物中一动不动,伺机捕猎经过此地的动物。拍摄于云南盈江,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这种金色的蟾蜍名为司徒蟾蜍,它们看起来和南美洲的黄金箭毒蛙有些相似,但体型却大了很多。司徒蟾蜍仅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偏远地区,因为没有人类的过度干扰和捕捉得以幸存。在这张照片中,司徒蟾蜍因为体内的毒素让其有恃无恐,因此它才会比较淡定地面对镜头。拍摄于云南独龙江,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在西方语言中,通常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仅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一些蛞蝓。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其嘴的大小和针尖差不多,却有26000 多颗牙齿。拍摄于安徽黄山,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蜗牛的头部还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

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的黏液可减少摩擦力以助行走。此外,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昆虫的侵害。拍摄于安徽黄山,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红蝉,又名黑翅红蝉、红娘子、红鼻蝉等,是中国第二种被正式命名的蝉。它们不像大家印象中的知了整个夏天都在聒噪。红蝉的鸣声较弱,不能高飞。拍摄于广东珠海,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非常有意思的是,红蝉在刚刚羽化的时候翅膀是乳白色的,看起来宛若纱裙,但很快就会变成墨黑色,这个过程就像在做化学实验。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红蝉是怎么在短时间之内给翅膀“染色”的,只能猜测它们把翅膀变成黑色是为了不那么显眼,或是为了方便吸收太阳能量。拍摄于广东珠海,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不管是梁祝化蝶双飞的传说故事,还是诗词歌赋中对蝴蝶的赞叹与向往,蝴蝶一直被人们寄予了某种特殊的情感。明媚的阳光下,君主绢蝶会像滑翔机一样乘着上升的热气流巡视着大地,寻找伴侣和食物。拍摄于甘肃兰州,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君主绢蝶时而翩翩起舞,时而飘然而至,俨然是高原上的精灵仙子,美丽而顽强。我第一眼看见君主绢蝶时的美妙情景,时至今日仍然历历在目。拍摄于甘肃兰州,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自然界中,蝴蝶往往和人们印象中的不同,并不是所有蝴蝶都以花蜜为食,例如蛱蝶科的蝴蝶就是从多种渠道获得营养物质,那些有机物或者含有盐分的食物特别受它们的青睐,甚至一些动物的排泄物都会让它们不顾一切地前来聚餐。在这个时候拍摄它们,往往更容易靠近,食物对于它们的诱惑力会降低它们的防范性。不过要想拍摄这样的视角,就必须远远地趴在地面上,然后像蜗牛一样慢慢接近。拍摄于云南独龙江,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全世界已知的鳞翅目的种类已经超过了十几万种,而蛾类占了这其中的90% 以上。蚕蛾的触角细长而弯曲,因此常被比喻为女子美丽的眉毛,《诗·卫风·硕人》就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的诗句,但图中的这种蚕蛾触角比较宽大,更像寿星的眉毛。拍摄于云南保山,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白天,蚕蛾会尽可能地避免在活动时被天敌捕捉,所以只有在这种半休眠的状态下才便于近距离拍摄。拍摄于云南保山,摄影:程斌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图文摘自《奇趣自然》,作者:程斌,中国摄影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在摄影师镜头下淋漓尽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