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有些刚开始观鸟的人还不能分清楚科的概念,我把每个科以比较常见的鸟的形式列举了一个代表,简单描述一下特征和习性,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描述对鸟类有个整体的印象。本文以郑光美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为参考.主要介绍相对容易见的鸟类,上篇主要介绍非雀形目。
<h1 class="pgc-h-arrow-right">(1)鸊鷉科</h1>
小到中型的似鸭水禽,嘴尖,翼短,尾甚短,脚有瓣蹼,体肥胖而扁平。主要食物鱼类及水中昆虫。十分善于潜水,一次可在水下呆数分钟。代表鸟类:小鸊鷉 ,中国分布十分广泛。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小鸊鷉
<h1 class="pgc-h-arrow-right">(2)鸬鹚科</h1>
大型的捕食鱼类的水鸟,嘴长,嘴端呈钩状,由于体羽无防水油脂,经常可以看到鸬鹚张开翅膀在阳光下晾晒翅膀。代表鸟类:普通鸬鹚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普通鸬鹚
<h1 class="pgc-h-arrow-right">(3)鹭科</h1>
长腿涉禽,飞行时颈弯曲成s型,主要捕食鱼类及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时会在一个地方等很长时间等待鱼类出现。代表鸟类:白鹭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白鹭
<h1 class="pgc-h-arrow-right">(4)鹳科</h1>
嘴长而十分有力,基部甚厚,看起来比鹭科粗壮的多,腿长两翼宽,尾短,多以鱼类和其他小型动物为食,代表鸟类:东方白鹳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东方白鹳
<h1 class="pgc-h-arrow-right">(5)鹮科</h1>
与鹳类类似,体型略小,嘴适合探入水中或泥里,而不是刺戳,鹮类找寻食物主要是凭借触觉。代表鸟类:白琵鹭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白琵鹭
<h1 class="pgc-h-arrow-right">(6)鸭科</h1>
善于游泳,由于人类捕猎,胆子比较小,一般距离很远就飞走,食物为杂食性,繁殖季主要以动物性为食,非繁殖季主要以植物性为食。代表鸟类:绿头鸭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绿头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7)鹰科</h1>
嘴短而强健,尖端呈钩状,爪强劲有力。与隼类的主要区别是两翼比较园钝,经常利用气流在空中盘旋或者俯冲而下,休息时站立在高树顶端或悬崖边上,主食啮齿动物、鸟类。代表鸟类:黑鸢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黑鸢
<h1 class="pgc-h-arrow-right">(8)隼科</h1>
飞行迅速,两翼长而尖,可以和鹰科分辨开,被誉为空中猛禽的喷气式战斗机,主食啮齿动物,鸟类及昆虫。代表鸟类:红隼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红隼
<h1 class="pgc-h-arrow-right">(9)雉科</h1>
该科鸟类主要栖息于地面,雄鸟多羽色艳丽而雌鸟色淡,体型较大,地上生活,晚上多在树上栖息,营巢于地上,不能长距离飞翔,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和昆虫为食。代表鸟类:雉鸡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雉鸡
<h1 class="pgc-h-arrow-right">(10)鹤科</h1>
大型鸟类,头顶裸露无羽毛,飞翔时头颈及脚前后伸直,常常发出喇叭一样洪亮叫声。主食植物种子,嫩叶,杂草和小型动物。代表鸟类,灰鹤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灰鹤
<h1 class="pgc-h-arrow-right">(11)秧鸡科</h1>
中小型涉禽,头小而颈稍长,嘴短而长,体型较肥胖,尾短常往上翘,趾甚长。善藏匿,不善飞行。代表鸟类:黑水鸡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黑水鸡
<h1 class="pgc-h-arrow-right">(12)鸨科</h1>
大型陆栖性鸟类,颈长而粗,嘴短,身体粗胖,脚长而强健,仅有三趾,栖息于无林的开阔草原荒地,荒漠或半荒漠地带,胆子十分小而且机警。主要以植物种子和嫩叶为食,也吃动物。代表鸟类:大鸨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大鸨
<h1 class="pgc-h-arrow-right">(13)鸻科</h1>
中小型涉禽,嘴短而直,先端隆起,眼睛比较大,腿长而有力,行走轻盈快捷,经常在水边来回奔跑,主食水边小型无脊椎动物。代表鸟类:金眶鸻。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金眶鸻
<h1 class="pgc-h-arrow-right">(14)鹬科</h1>
中小型涉禽,嘴细长而眼睛比较小,嘴随取食方式变化比较大,主食昆虫,蠕虫及甲壳类动物,善长途飞行。代表鸟类:白腰草鹬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白腰草鹬
<h1 class="pgc-h-arrow-right">(15)鸥科</h1>
中小型水域鸟类,翅长而尖,嘴直而尖,多以鱼类及尸体为食。代表鸟类:红嘴鸥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红嘴鸥
<h1 class="pgc-h-arrow-right">(16)燕鸥科</h1>
多为海洋性鸟类,两翼长而尖,尾呈叉型,嘴尖细,常徘徊于水面然后冲入水种捕食小型鱼类。代表鸟类:普通燕鸥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普通燕鸥
<h1 class="pgc-h-arrow-right">(17)鸠鸽科</h1>
类似家鸽,亲鸟以鸽乳喂养幼鸽,亲鸟的食物主要是种子果实植物嫩芽叶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代表鸟类:珠颈斑鸠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珠颈斑鸠
<h1 class="pgc-h-arrow-right">(18)鹦鹉科</h1>
中小型鸟类,体色艳丽,嘴厚而粗壮,上嘴向下钩曲,舌多肉质而柔软。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代表鸟类:绯胸鹦鹉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绯胸鹦鹉
<h1 class="pgc-h-arrow-right">(19)杜鹃科</h1>
中小型鸟类,外形似鸽,但是身体比较细长,嘴长度中等,微向下弯曲。藏匿性比较好,经常能听到声音但是看不到鸟。食性主要为昆虫,主食松毛虫,因此对松树林防治虫害杜鹃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他们不自己哺育幼鸟,多将蛋产在其他鸟巢中,由别的鸟代育。代表鸟类:大杜鹃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大杜鹃
<h1 class="pgc-h-arrow-right">(20)鸱鸮科</h1>
面盘圆,眼睛大而叫声摄人,头部宽圆,脸部扁平,昼伏夜出,飞行无声,多以鼠类和昆虫为食。代表鸟类:红脚鸮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红脚鸮
<h1 class="pgc-h-arrow-right">(21)雨燕科</h1>
嘴短阔而平扁,翼狭长而尖,适合快速飞行和悬停,常成群空中捕食昆虫。代表鸟种:雨燕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雨燕
<h1 class="pgc-h-arrow-right">(22)翠鸟科</h1>
中小型鸟类体色大多艳丽,头大颈短,嘴粗壮而长直,林栖者主要以昆虫为食,水栖者主要以鱼虾为食。代表鸟类:普通翠鸟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h1 class="pgc-h-arrow-right">(23)须鴷科</h1>
中小型鸟类,嘴宽厚而粗壮,微向下弯曲,嘴基有长而发达的嘴须,主要栖息于森林,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代表鸟类:蓝喉拟啄木鸟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蓝喉拟啄木鸟
<h1 class="pgc-h-arrow-right">(24)啄木鸟科</h1>
嘴强直而尖,呈凿状,舌细长,能伸缩自如,舌头角质化,有倒钩和粘液,用于钩取树干中昆虫幼虫。代表鸟种:大斑啄木鸟
新人观鸟(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鸭科(7)鹰科(8)隼科(9)雉科(10)鹤科(11)秧鸡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鸥科(16)燕鸥科(17)鸠鸽科(18)鹦鹉科(19)杜鹃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鸟科(23)须鴷科(24)啄木鸟科 大斑啄木鸟
注:本文对于那些基本见不到的鸟类的科没有列举出来。
欢迎关注及转发,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