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鑒于有些剛開始觀鳥的人還不能厘清楚科的概念,我把每個科以比較常見的鳥的形式列舉了一個代表,簡單描述一下特征和習性,大家可以通過這些描述對鳥類有個整體的印象。本文以鄭光美主編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為參考.主要介紹相對容易見的鳥類,上篇主要介紹非雀形目。

<h1 class="pgc-h-arrow-right">(1)鸊鷉科</h1>

小到中型的似鴨水禽,嘴尖,翼短,尾甚短,腳有瓣蹼,體肥胖而扁平。主要食物魚類及水中昆蟲。十分善于潛水,一次可在水下呆數分鐘。代表鳥類:小鸊鷉 ,中國分布十分廣泛。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小鸊鷉

<h1 class="pgc-h-arrow-right">(2)鸬鹚科</h1>

大型的捕食魚類的水鳥,嘴長,嘴端呈鈎狀,由于體羽無防水油脂,經常可以看到鸬鹚張開翅膀在陽光下晾曬翅膀。代表鳥類:普通鸬鹚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普通鸬鹚

<h1 class="pgc-h-arrow-right">(3)鹭科</h1>

長腿涉禽,飛行時頸彎曲成s型,主要捕食魚類及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有時會在一個地方等很長時間等待魚類出現。代表鳥類:白鹭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白鹭

<h1 class="pgc-h-arrow-right">(4)鹳科</h1>

嘴長而十分有力,基部甚厚,看起來比鹭科粗壯的多,腿長兩翼寬,尾短,多以魚類和其他小型動物為食,代表鳥類:東方白鹳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東方白鹳

<h1 class="pgc-h-arrow-right">(5)鹮科</h1>

與鹳類類似,體型略小,嘴适合探入水中或泥裡,而不是刺戳,鹮類找尋食物主要是憑借觸覺。代表鳥類:白琵鹭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白琵鹭

<h1 class="pgc-h-arrow-right">(6)鴨科</h1>

善于遊泳,由于人類捕獵,膽子比較小,一般距離很遠就飛走,食物為雜食性,繁殖季主要以動物性為食,非繁殖季主要以植物性為食。代表鳥類:綠頭鴨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綠頭鴨

<h1 class="pgc-h-arrow-right">(7)鷹科</h1>

嘴短而強健,尖端呈鈎狀,爪強勁有力。與隼類的主要差別是兩翼比較園鈍,經常利用氣流在空中盤旋或者俯沖而下,休息時站立在高樹頂端或懸崖邊上,主食齧齒動物、鳥類。代表鳥類:黑鸢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黑鸢

<h1 class="pgc-h-arrow-right">(8)隼科</h1>

飛行迅速,兩翼長而尖,可以和鷹科分辨開,被譽為空中猛禽的噴氣式戰鬥機,主食齧齒動物,鳥類及昆蟲。代表鳥類:紅隼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紅隼

<h1 class="pgc-h-arrow-right">(9)雉科</h1>

該科鳥類主要栖息于地面,雄鳥多羽色豔麗而雌鳥色淡,體型較大,地上生活,晚上多在樹上栖息,營巢于地上,不能長距離飛翔,主要以植物種子,果實和昆蟲為食。代表鳥類:雉雞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雉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10)鶴科</h1>

大型鳥類,頭頂裸露無羽毛,飛翔時頭頸及腳前後伸直,常常發出喇叭一樣洪亮叫聲。主食植物種子,嫩葉,雜草和小型動物。代表鳥類,灰鶴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灰鶴

<h1 class="pgc-h-arrow-right">(11)秧雞科</h1>

中小型涉禽,頭小而頸稍長,嘴短而長,體型較肥胖,尾短常往上翹,趾甚長。善藏匿,不善飛行。代表鳥類:黑水雞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黑水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12)鸨科</h1>

大型陸栖性鳥類,頸長而粗,嘴短,身體粗胖,腳長而強健,僅有三趾,栖息于無林的開闊草原荒地,荒漠或半荒漠地帶,膽子十分小而且機警。主要以植物種子和嫩葉為食,也吃動物。代表鳥類:大鸨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大鸨

<h1 class="pgc-h-arrow-right">(13)鸻科</h1>

中小型涉禽,嘴短而直,先端隆起,眼睛比較大,腿長而有力,行走輕盈快捷,經常在水邊來回奔跑,主食水邊小型無脊椎動物。代表鳥類:金眶鸻。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金眶鸻

<h1 class="pgc-h-arrow-right">(14)鹬科</h1>

中小型涉禽,嘴細長而眼睛比較小,嘴随取食方式變化比較大,主食昆蟲,蠕蟲及甲殼類動物,善長途飛行。代表鳥類:白腰草鹬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白腰草鹬

<h1 class="pgc-h-arrow-right">(15)鷗科</h1>

中小型水域鳥類,翅長而尖,嘴直而尖,多以魚類及屍體為食。代表鳥類:紅嘴鷗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紅嘴鷗

<h1 class="pgc-h-arrow-right">(16)燕鷗科</h1>

多為海洋性鳥類,兩翼長而尖,尾呈叉型,嘴尖細,常徘徊于水面然後沖入水種捕食小型魚類。代表鳥類:普通燕鷗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普通燕鷗

<h1 class="pgc-h-arrow-right">(17)鸠鴿科</h1>

類似家鴿,親鳥以鴿乳喂養幼鴿,親鳥的食物主要是種子果實植物嫩芽葉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代表鳥類:珠頸斑鸠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珠頸斑鸠

<h1 class="pgc-h-arrow-right">(18)鹦鹉科</h1>

中小型鳥類,體色豔麗,嘴厚而粗壯,上嘴向下鈎曲,舌多肉質而柔軟。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代表鳥類:绯胸鹦鹉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绯胸鹦鹉

<h1 class="pgc-h-arrow-right">(19)杜鵑科</h1>

中小型鳥類,外形似鴿,但是身體比較細長,嘴長度中等,微向下彎曲。藏匿性比較好,經常能聽到聲音但是看不到鳥。食性主要為昆蟲,主食松毛蟲,是以對松樹林防治蟲害杜鵑是很好的選擇,但是他們不自己哺育幼鳥,多将蛋産在其他鳥巢中,由别的鳥代育。代表鳥類:大杜鵑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大杜鵑

<h1 class="pgc-h-arrow-right">(20)鸱鸮科</h1>

面盤圓,眼睛大而叫聲攝人,頭部寬圓,臉部扁平,晝伏夜出,飛行無聲,多以鼠類和昆蟲為食。代表鳥類:紅腳鸮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紅腳鸮

<h1 class="pgc-h-arrow-right">(21)雨燕科</h1>

嘴短闊而平扁,翼狹長而尖,适合快速飛行和懸停,常成群空中捕食昆蟲。代表鳥種:雨燕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雨燕

<h1 class="pgc-h-arrow-right">(22)翠鳥科</h1>

中小型鳥類體色大多豔麗,頭大頸短,嘴粗壯而長直,林栖者主要以昆蟲為食,水栖者主要以魚蝦為食。代表鳥類:普通翠鳥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h1 class="pgc-h-arrow-right">(23)須鴷科</h1>

中小型鳥類,嘴寬厚而粗壯,微向下彎曲,嘴基有長而發達的嘴須,主要栖息于森林,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代表鳥類:藍喉拟啄木鳥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藍喉拟啄木鳥

<h1 class="pgc-h-arrow-right">(24)啄木鳥科</h1>

嘴強直而尖,呈鑿狀,舌細長,能伸縮自如,舌頭角質化,有倒鈎和粘液,用于鈎取樹幹中昆蟲幼蟲。代表鳥種:大斑啄木鳥

新人觀鳥(非雀形目)指南(上)(1)鸊鷉科(2)鸬鹚科(3)鹭科(4)鹳科(5)鹮科(6)鴨科(7)鷹科(8)隼科(9)雉科(10)鶴科(11)秧雞科(12)鸨科(13)鸻科(14)鹬科(15)鷗科(16)燕鷗科(17)鸠鴿科(18)鹦鹉科(19)杜鵑科(20)鸱鸮科(21)雨燕科(22)翠鳥科(23)須鴷科(24)啄木鳥科

大斑啄木鳥

注:本文對于那些基本見不到的鳥類的科沒有列舉出來。

歡迎關注及轉發,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