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经济价值很高,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但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各类病虫害现象不断发生。要保证桃树的正常生长和经济价值,防治病虫害是广大种植户的首要任务。基于此,以桃树的主要几种病虫害为例,探讨桃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有用的建议。

当涂县桃树栽培历史悠久,护河镇作为安徽省最大的桃树连片生产基地,其果树种植面积近万亩,品种达30多种,其中桃园400 h㎡,桃树30万株,桃树种植已成为当地果农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近年来大面积的栽植,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流胶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普遍发生,为有效控制桃树病虫害,提高桃树果实质量,现将桃树主要病害防治方法阐述如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1、细菌穿孔病</h1>
1.1 症状
细菌穿孔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桃树病变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部位是桃树的叶片、果实以及枝干的新梢。发病从桃树叶片开始,病症初期,桃树叶片会出现黄色或白色水渍状的小斑点,之后扩大为褐色斑点,一般在3 mm左右。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部位逐渐干枯,当叶片脱落后形成穿孔。
1.2 原因
细菌躲在桃树的枝叶中,经过严寒的冬季,等到春季天气回暖以后,细菌就会重新开始活动,造成桃树病变。其传播途径一般是在桃花盛开前后,细菌通过昆虫、风吹等进行传播。叶片开始感染发病是在5月左右,一旦遇上高温湿热的天气,更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广大种植户千万要注意。
1.3 防治技术
(1)种植户加强对桃林的管理,种植桃树要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环境,不给细菌提供繁殖的环境。少对桃树使用氮肥,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合理地修剪枝叶,采光通风设施要完善。管理时还要注意检查桃树发病情况,及时剪除生病部位,以免造成病情传播,减少越冬细菌。(2)科学使用药剂。在桃树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选择专业有效的药剂,如波尔多液、科博药液、施链霉素等药剂,对桃林内部和周边的细菌进行杀灭消除。
<h1 class="pgc-h-arrow-right">2、桃流胶病</h1>
2.1 症状
桃树的桃流胶病一般发生在春夏季节,主要部位发生在桃树的枝干的新梢,有时也会对桃树果实产生影响。染病后开始在皮孔上产生小突起,慢慢变成病斑,随后流出无色半透明状的软胶,树胶会缓慢变成褐色,质地变硬,吸水后膨胀
2.2 发病原因
桃流胶病的病发原因主要是虫害、物理损伤、自然灾害、修枝等,还有部分种植户管理不科学,如肥水使用不当,土壤黏重、酸碱化等使桃树树势下降,此外,砧木与品种的亲和力不良也易发生流胶。
2.3 防治技术
对于桃树流胶病的防治,首先种植户要做好桃树管理,优化栽植土壤,通过施加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其次做好排水设施以及防虫工作,以及合理修剪枝叶,以免树体出现新伤口,导致流胶病的产生。最后,如果树体上原本就有流胶,一定要轻轻刮除,然后再涂抹5°Be石硫合剂或涂抹生石灰粉,隔 1~2d后再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0~30倍液。
<h1 class="pgc-h-arrow-right">3、桃小食心虫</h1>
3.1 病症
桃小食心虫,又被称为桃蛀果蛾,主要危害桃、梨、苹果等。其钻入果实内部进行破坏,虫子进入果实的2~3d后,虫孔就会流出半透明的果胶,孔边留下白色蜡状物质。当果实不断成熟,虫孔部位会出现黑点,外果皮凹陷,果实明显变形。尤其是果实内部会留下红褐色的排泄物,难以令人接受。
3.2 习性
桃小食心虫产卵需要极高的湿度,不同湿度环境下,桃小食心虫产卵数量可以相差数十倍。其将虫卵产在果实表面粗糙的部位,有时也会在叶子背面等处产卵,虫卵掉落到土地里也会发育成熟。幼虫出土时,对土壤湿度要求很高,干旱季节几乎不会出现。幼虫一般咬破果实表面蛀入果实内部,生长发育。
3.3 防治技术
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一般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3种方式。(1)农业防治主要是清理土壤中的虫卵,离树干1 m,深入14 cm的土壤都要清理,减少越冬的虫源。同时,在幼虫出土前进行诱捕扑杀。(2)化学防治办法,通过使用药剂定时喷洒,杀灭虫卵和幼虫。
<h1 class="pgc-h-arrow-right">4、桃疮痂病</h1>
4.1 症状
桃疮痂病也叫黑星病,一般出现在果实的肩部,部分新生叶片也会被感染。发病初期,表面会形成暗褐色的斑点呈绿色水渍状,随着果实成熟,病情逐渐严重表面病变部位变成黑绿色。最后,病斑聚合变成大片斑纹,出现发裂现象。这种病不会深入果内,只在果实表面出现。
4.2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病菌而引起的。种植户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果园,其病菌潜伏在枝叶或者是果实表面,遇上阴雨等湿度较大的天气,即产生病变。一般在落果后6周左右,病菌开始侵入,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中旬至成熟前四周。
4.3 防治技术
这种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在防治病害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除菌消毒技术,防止细菌越冬繁殖,造成大面积病害。冬季进行园林管理,检查桃树树梢出是否病变,一旦发现,立刻清除病枝、病果,减少病原体对其他树木的感染。栽植桃树要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控制栽植密度,合理修剪维护桃树,不要弄伤枝叶。采用通风采光的设施,保证果园排水系统通畅,降低湿度。
<h1 class="pgc-h-arrow-right">5、桃褐腐病</h1>
5.1 症状
桃褐腐病也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桃树感染褐腐病后,桃花会出现凋谢、萎靡,花色变成褐色呈干枯状,直至枯死。
5.2 发病原因
褐腐病的病因主要是种植户没有管理好桃林,让病变的果实不断传染其他桃树。疏于管理桃林,导致采光通风不良,高温多雨的环境下,也会造成桃树病变。引起病变的主要细菌是链核盘菌,这种细菌以菌丝的形式附着在病果或僵果上越冬,待回暖后产生孢子菌,通过自然风与昆虫等传播到其他桃树上。只要园林环境温度在25 ℃上下,湿度在81%以上,只需24 h的时间,桃树就会发病。
5.3 防治技术
防治褐腐病的技术办法有很多,(1)清理已经生病的桃树,清除病变果实,扫除病变植株的残枝落叶,减少细菌感染源的产生。(2)选择合适的药剂喷洒,例如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同时将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3)对园林以及周边做好采光、通风、排水的设施,以免叶面结露。(4)不只使用化学肥料增加氮、磷、钾,配合有机肥料,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6、最后</h1>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