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军歌坚定信念,役前教育更“声”动

作者:河南日报

视频加载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戴丹华

濮水堤岸秋风劲,歌声阵阵练兵忙。9月6日,在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在台前孙口“将军渡”旧址、在濮阳县八公桥指挥部……又闻熟悉拉歌声。

今年,濮阳军分区将学唱军歌融入役前教育,用歌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声声军歌中,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心愿更迫切,信念更坚定。

唱懂老歌,重温峥嵘党史

“军歌是用热血谱写成的,是用奉献唱响的,它们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句句凝重,字字千钧。”濮阳军分区大校政委李建林说,我们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团结就是力量》等不得少于10首军歌作为役前教育“教材”,为预定新兵先上“党史课”“思政课”。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歌创作在1943年,那时敌后抗日根据地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文艺工作者响应毛主席号召深入农村与广大农民并肩战斗,并创作出这首歌,激励大家团结起来!”在正式教唱前,退伍老兵、台前县役前教育二班班长李进军与大家分享。

这段故事让预定新兵董继非感触颇深:“从没了解过歌曲背后的故事,‘团结就是力量’是战争年代的制胜‘法宝’,新时代我们更要传承好这一‘法宝’,团结一致保家国”。

了解越多,便越饱含深情。歌声中,预定新兵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跟党打江山’岁月,与老一辈革命军人展开了一次灵魂对话。

激昂拉歌,点燃热血青春

经典军歌讲述着峥嵘党史,闪耀着光辉理想;时代战歌张扬着澎湃力量,激荡着青春热血……役前教育中,拉歌是备受预定新兵欢迎的“环节”。

“一班的,来一个;来一个,一班的……”“让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喊出了青春的热情和军人的热血,置身其中,深受触动。

“我唱歌不好听,一开始不好意思张口。但是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内心又被拉歌场面震撼,就忍不住投入其中。”濮阳市华龙区预定新兵鲍大志说。

“‘拉歌’可以给大家减压,释放疲惫;还可以增加气势,增加战斗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凝聚力量,让每一个预定新兵意识到,自己将成为一名军人,要用自己的热血为集体增加荣光!”濮阳市华龙区役前教育二班长王献理说。

声声入心,坚定报国之行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9月4日,清丰县役前教育间隙,预定新兵参训青年肖文凯动情地唱起《为了谁》。

“经过抗洪救灾和这几天的役前教育,我对这首歌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肖文凯跟“准战友”分享:“在洪水中,万余名官兵闻汛而动,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却知道他为了谁!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

在防汛防疫中,肖文凯是名青年志愿者,和他一样做志愿者,又经过体检、政考成为预定新兵参训的青年有120余人。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濮阳县预定新兵刘伟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与《强军战歌》两首军歌对比:“从‘全国的解放’到‘为祖国决胜疆场’,时代在变,但军魂始终不变。”

嘹亮军歌中,一批批预定新兵正奔向军营,唱响新时代的“强军之歌”。

编辑:彭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