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軍歌堅定信念,役前教育更“聲”動

作者:河南日報

視訊加載中...

河南日報用戶端記者 周曉荷 通訊員 戴丹華

濮水堤岸秋風勁,歌聲陣陣練兵忙。9月6日,在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在台前孫口“将軍渡”舊址、在濮陽縣八公橋指揮部……又聞熟悉拉歌聲。

今年,濮陽軍分區将學唱軍歌融入役前教育,用歌聲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聲聲軍歌中,适齡青年參軍報國的心願更迫切,信念更堅定。

唱懂老歌,重溫峥嵘黨史

“軍歌是用熱血譜寫成的,是用奉獻唱響的,它們刻着鮮明的時代烙印,句句凝重,字字千鈞。”濮陽軍分區大校政委李建林說,我們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團結就是力量》等不得少于10首軍歌作為役前教育“教材”,為預定新兵先上“黨史課”“思政課”。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這首歌創作在1943年,那時敵後抗日根據地正處于黎明前的黑暗,文藝工作者響應毛主席号召深入農村與廣大農民并肩戰鬥,并創作出這首歌,激勵大家團結起來!”在正式教唱前,退伍老兵、台前縣役前教育二班班長李進軍與大家分享。

這段故事讓預定新兵董繼非感觸頗深:“從沒了解過歌曲背後的故事,‘團結就是力量’是戰争年代的制勝‘法寶’,新時代我們更要傳承好這一‘法寶’,團結一緻保家國”。

了解越多,便越飽含深情。歌聲中,預定新兵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段‘跟黨打江山’歲月,與老一輩革命軍人展開了一次靈魂對話。

激昂拉歌,點燃熱血青春

經典軍歌講述着峥嵘黨史,閃耀着光輝理想;時代戰歌張揚着澎湃力量,激蕩着青春熱血……役前教育中,拉歌是備受預定新兵歡迎的“環節”。

“一班的,來一個;來一個,一班的……”“讓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樣……”一浪高過一浪的呐喊,喊出了青春的熱情和軍人的熱血,置身其中,深受觸動。

“我唱歌不好聽,一開始不好意思張口。但是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内心又被拉歌場面震撼,就忍不住投入其中。”濮陽市華龍區預定新兵鮑大志說。

“‘拉歌’可以給大家減壓,釋放疲憊;還可以增加氣勢,增加戰鬥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凝聚力量,讓每一個預定新兵意識到,自己将成為一名軍人,要用自己的熱血為集體增加榮光!”濮陽市華龍區役前教育二班長王獻理說。

聲聲入心,堅定報國之行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9月4日,清豐縣役前教育間隙,預定新兵參訓青年肖文凱動情地唱起《為了誰》。

“經過抗洪救災和這幾天的役前教育,我對這首歌的了解更加深刻了。”肖文凱跟“準戰友”分享:“在洪水中,萬餘名官兵聞汛而動,我不知道他是誰,我卻知道他為了誰!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

在防汛防疫中,肖文凱是名青年志願者,和他一樣做志願者,又經過體檢、政考成為預定新兵參訓的青年有120餘人。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聽吧新征程号角吹響,強軍目标召喚在前方……”濮陽縣預定新兵劉偉力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與《強軍戰歌》兩首軍歌對比:“從‘全國的解放’到‘為祖國決勝疆場’,時代在變,但軍魂始終不變。”

嘹亮軍歌中,一批批預定新兵正奔向軍營,唱響新時代的“強軍之歌”。

編輯:彭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