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堡,你往哪里去?
辽北地区叫腰堡的地名很多,仅开原就有几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马家寨镇的南腰堡村和松山镇的(北)腰堡村。本文先说说马家寨南腰堡。

一、南腰堡与北腰堡
为什么会叫南腰堡,是为了区别北面的腰堡,因为两个腰堡之间仅有象牙山杏花石岭的一岭之隔,虽然分别居于南沙河和北沙河,各自隶属于不同的乡镇,但却是姻亲连理之堡,彼此互为儿女亲家之屯,称呼起来极易混淆。故1984年在民间已经约定俗成称南腰堡情况下,政府尊重民意并依据同县村名不重名的规定,正式是定名为南腰堡,并报国家民政部批准。
二、腰堡之腰
辽北多有以“腰”字冠名之屯堡,比如开原还有腰城子、腰寨子、腰屯、腰三台子等地名,皆源于处于两个重要城堡屯寨之间,辽北话叫“正处在当腰”。南腰堡处在哪两个堡寨之当腰呢?自然是同一条南沙河上下游的两个堡寨啦,一个是上游邻村大台村,一个是下游邻村马家寨村。
三、南腰堡原名
腰堡之“腰”字,如同南腰堡之“南”字,都是民间俗称,而非原本之正名大号。其正名大号,查《开原图说》,当为开原疆场20边堡柴河堡下辖的“向阳寨屯”。理由之一是用排除法,排除了该书“柴河堡图说”下辖民屯中,见存的马家寨、金家寨、陈家屯等几个较大屯寨,剩的较大屯寨就是向阳寨屯了。理由之二是腰堡背靠之山名叫向阳山(今称象牙山),寨名来自山名叫向阳寨。理由之三是同书所载烽火台,在向阳山北麓松山堡下有向阳台,向阳山南麓柴河堡下有向阳双台,此向阳双台今称双台岭,且已考证发现了这一对烽火台。因此可以确定,南腰堡原名向阳寨。
四、向阳寨也称向阳堡
近日读史,又发现南腰堡即向阳寨的新证:《辽东志·开原山川地理图》中的标注有“向阳堡”,位置正是柴河堡下辖的向阳寨屯说明南腰堡不但叫过向阳寨,还曾叫过向阳堡。
五、腰堡是个古村落
腰堡周边叫寨的屯寨如马家寨、金家寨、孟家寨、梅家寨等都出现在金代或者更早,既然腰堡明代就叫向阳寨则比出现于金代或其前。由此可见,今天的南腰堡村,清代称腰堡村,明代称向阳堡、向阳寨屯,金元至明初称向阳寨。
象牙山前南腰堡村,由古至今地位呈降幂排列,村名由向阳寨、向阳堡、向阳寨屯、腰堡村到现在的南腰堡村,地位越来越低,已经低到了极点。腰堡啊腰堡,你再低还能低到哪里去。
2021.3.1刘兴晔于酌书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