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导读
《功勋》赢得一片赞叹,在收获了观众无数感动中完美收官。每位功勋人物虽都有不平凡的人生和奋斗史,但却都书写着同样的情感和理想,他们的故事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缩影,是一个民族奋斗崛起的史诗。尤其是《黄旭华的深潜》向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为人所知,但却对祖国强盛至关重要的领域——核潜艇,展现出中国深海战略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此单元把一代代科研功勋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首娓娓道来的叙事体散文诗
《黄旭华的深潜》讲述了“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从1958年初开始核潜艇研发,到1988年深潜实验成功这30年间的故事,展现了我国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核潜艇的艰难历程。这个单元的故事非常平实,并未注入太多的戏剧性和紧张感,不拔高、不煽情、不过度用力,而是以真实性、贴近性、故事性去展现黄旭华以及中国“深潜”科研人员的执着奋斗和细腻情感,情节徐徐展开、娓娓道来,功勋人物的形象如同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电视剧开篇并未直接引入潜艇研发的紧张情节,而是铺陈了一段黄旭华与妻子的相识相恋,这使该剧充满了温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为该剧奠定了像叙事体散文诗一样的总基调。尤其是开篇妻子李世英给黄旭华理发,电影式的恢宏叙事手法,唯美颇具质感的画面,一下子将观众拉回到60多年前...而“理发”这一细节也成为贯穿始终的重要情节,成为故事起承转合的重要节点。该剧并非是“泉眼无声惜细流”,而是融入了很多情绪点,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一点点推进,不断展现黄旭华隐姓埋名立志强国的信念与坚守,有力刻画出一批批科研工作者的时代群像,整部剧也并未刻意神化黄旭华一人,而是生动刻画塑造了以黄旭华为首的英雄群体。
多线索并进,以鲜明的逻辑感、层次感
有力刻画家国深情
这部电视剧在故事逻辑上有多条线索,主线与副线并进,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国核潜艇事业发展的艰难不易以及背后的动人故事。时间线上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在每集开篇,黄旭华与战士们下海深潜开展极限实验的情节,这条线索每集时间不长,但惊心动魄充满紧张感,是一条“悬念线”。另一条是黄旭华开展核潜艇研究的“叙事线”,故事采取倒叙的结构,这为两线在最后一集交汇埋下伏笔。这条叙事线以重要时间节点为转场标志,勾勒出一个个小故事,展现出核潜艇研发的艰难历程和漫长阶段,使得整个故事的逻辑感、层次感很强。
如果说主线是以身许国,是围绕核潜艇事业和国家强盛的大志大爱,那副线则是有血有肉的人间真情。该剧导演杨阳说,“黄老心里有很强大的爱,他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家人,爱他的信念,爱这个国家”。我们看到,黄旭华在剧中并未被雕琢“神化”,而是透过诸多细节展现出细腻的情感。这里有黄旭华与妻子的伉俪情深,一生携手扶持,一句“勿念也”道不尽思念与牵挂。这里有父亲对女儿的如山亲情,亲手为女儿缝制布娃娃,彻夜守在女儿病床前焦虑不安。这里有儿子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有同事之间争论扶持的同袍之情。黄旭华一辈子就在对国、对家的浓浓深情中坚守“潜航”,奋斗一生。
深海无声埋功名,潜心为国铸重器
电视剧透露着强烈的时代感,这种时代感既是剧中不同年代的反映,与时代进程紧紧相依,也是一种今昔对比,几十年执着坚守,换来如今国力强盛,海防稳固。围绕着这种时代感,《黄旭华的深潜》隐藏着三个关键词:艰难、深潜与大爱。
“艰难”是由于核潜艇研发是个复杂庞大的工程,中国的科研人员当年从未见过真正的核潜艇,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外国专家突然离去带走所有研发资料,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因故暂停研发,技术条件有限,中国的核潜艇要在算盘、计算尺、磅秤中被一点点推演出来。当开展极限深潜实验,士兵们纷纷留下遗书,面对未知,黄旭华一句“作为总师,我将和大家一起下潜!”铿锵有力,鼓舞人心。中国的核潜艇事业有太多太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种种困难都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黄旭华等科研工作者顶着巨大的压力,一点点向大海深处的目标挺进。
“深潜”既是核潜艇要深潜到海洋深处,更是科研人员要深藏功名,深潜到这项事业中。现实中的黄旭华说,“进入这个领域就不能出去,要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不出名”。剧中的黄旭华真实演绎出这种信念和精神,连妻子都来不及告知一声,也没有时间收拾行李,就被召集前往北京,由于工作需要高度保密,还要对家人对外界隐瞒自己的身份。当项目下马,他作为留守人员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孤独的潜行者,在更深的海域里潜行,把一代科研功勋的报国热情书写的淋漓尽致,展现出那个时代、那群人默默无闻、矢志不渝的执着坚守。
“大爱”无声,无怨无悔,这部剧将黄旭华对国家之情,亲人之爱刻画得真挚细腻。一心扑在核潜艇事业上的黄旭华,30年没回过老家探亲,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也一直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种大爱和精神上的觉悟,也体现在剧中各种人物上,因公殉职的俞连长、深明大义的黄母,都书写着平实又深切的家国之爱。而到故事最后,黄旭华与妻子来到青岛海军博物馆,与亲手研发的核潜艇合影,这是他的一生挚爱。历史与现实、故事与真实在这一刻强烈碰撞,在新时代,中国的海防力量强大有力,真正成为中国的“定海神针”。
真实故事自带高光,《黄旭华的深潜》真切平实,于无声处胜有声,娓娓道来的故事,处处彰显着家国之情,蕴藏着无声又无穷的力量。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李秋红
后期编辑:姜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