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群河位于花都区狮岭镇,曾被列入广州市197条黑臭水体整治清单,经过持续治理和跟踪管护,如今已扭转了黑臭局面,达到长治久清标准,昔日臭水河,又见鱼虾影。
西群河全长1.102公里,发源于西群东河与西群西河汇流处,流经振兴村、联合村,最终汇入大迳河。水面面积6.48万平方米,周边常住人口约 2万人。过去,由于西群河流域“散乱污”场所偷排严重,排水体制为合流制,且污水管网覆盖率低、收集能力不足,存在直排问题,加上河涌沿线存在较多问题排水口,种种复杂的情况导致西群河水体黑臭。

整治前的西群河水质发黑发臭。
对照2018年达到初见成效、2019年长制久清的目标,2018年以来,花都区狮岭镇下大决心,加快推进整治,按照轻重缓急分步采取措施,着重抓好控源减量、截污工程和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共完成投资7500万元用于截污管道、污水井、两岸截污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截污管道21.71公里 、污水井507个,整治排污口425个。
同时,全面清查和彻底整治河涌流域两岸的违章建筑、散乱污场所,累计拆除西群河流域违章建筑物总面积3.2万平方米;共整治1201家散乱污场所。其中,升级改造34家,整体搬迁607家,对560家进行关停取缔。
推进截污工程。
“我们进一步加强河涌的常态化养护,招标了两个第三方公司,一个是河道养护公司,一个是河道保洁公司,然后,每天都进行河道的保洁和养护。”狮岭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再有一个,镇河长办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每天一次的水质检测,一旦水质出现超标情况,马上沿线去寻找问题点,找到问题点后,马上立行立改。”
通过综合治理,2018年西群河经第三方单位评估,治理公众满意度为92%,水质达到不黑不臭标准,达到初见成效。此后,继续按照“五清”的要求加强西群河治理和管理工作,2019年底已达到长制久清的标准。如今,西群河完全换了样,水质变得清澈见底,河里重现鱼儿身影,两岸绿化也是树绿花红,还修建了一些休闲小广场和小公园。
今年52岁的联合村葛岗经村民张叔坦言,没整治前,这里实在太臭,村民都不愿意在这里居住,区、镇政府和村委重视下,如今,河涌水质达标,还能看见鱼儿到处游。而且河岸环境漂亮多了,感觉很舒服,修建了小公园和健身小广场,成为附近村民日常休闲聊天的好场所,真的非常感谢区、镇和村委。“我们希望区、镇政府和村委能够继续加强西群河的管护,让水质更清澈,不断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张叔开心地说。
西群河整治,改善的不仅是水质环境、居住环境,还有村民的“钱袋子”。据了解,西群河整治前,因为臭气难闻,环境恶劣,留不住人,沿河流域的村民房屋出租率较低。自完成治理,环境得以改善后,村民们都把房屋改造成公寓出租,不仅租金比原来高出不少,而且房屋出租率也大幅提升,家庭收入也因此明显增长。他们打内心深处感到很高兴。
“这条河没整治之前,很臭很多蚊子,整治后,水变清了,鱼儿回来了,环境也美多了。”联合村葛岗社村民刘叔告诉我们,“就拿我家来说,出租屋在河涌没整治前,有一大半都租不出去,自从整治后,全部都租出去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肯定开心啦。”
整治后的西群河
经过前期整治,西群河实现华丽变身,但由于客观原因,目前除了上游振兴村两个经济社完成雨污分流建设之外,其他河段区域仍停留在河流截污阶段。根据广州市水务局统一部署,结合“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的开展,狮岭镇正大力推进西群河流域相关的区域进行排水单元达标工作,从根源上解决污水问题。
“这项工作从2020年年初开始,到2024年年底完成。目前,我们镇这项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到结束之后,就能彻底实现雨污分流,到时,河水会更清,河景会更美。”狮岭镇河长办负责人表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晓宜 通讯员 花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 姚日文、李沁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