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积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探索实践“近邻”党建新模式,通过“红色引领”、搭建服务平台、激发主体意识,推动基层治理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升级。
突出“红色引领” 奏响和谐邻里“主旋律”
“我们社区党支部于2018年10月成立,辖管南湖一号、碧桂园、远洋风景等商住小区。”南诏镇南湖社区党支部书记沈芳坦言道,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小区居民“低头不见抬头见,对门相见不相识”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南湖社区党支部凝聚多方合力,健全完善与居委会、驻区单位、物业公司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研究解决经费缺乏、人力不足等工作难题,逐步形成社区党支部引领、多方共同参与、共驻共建的“一核多元”党建工作机制。2020年以来,6个驻区单位共帮助支持社区工作经费19万元。

南诏镇南关社区近邻服务队帮助孤寡老人清洗锅碗瓢盆 (沈益婷 摄)
“人员有了,经费足了,我们就积极谋划社区活动,让居民走出来。”沈芳说,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社区都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居民们打造相互熟悉、相互沟通的“邻里朋友圈”。同时,南湖社区定期开展“业主茶话会”,邀请小区楼栋长、业主代表、物业经理、党员等参加,让大家坐下来一起为社区未来规划提议献策,并通过茶话会来调解社区群众矛盾纠纷和生活小事,从而让“陌邻”逐渐变为“睦邻”。2020年以来,南湖社区共化解群众矛盾纠纷41起,解决群众生活问题104个。
除了“业主茶话会”,南湖社区还开展“模范评选会”通过小区各楼栋互评方式,开展邻里互助“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挖掘宣传邻里互助的感人事迹,树立睦邻榜样,让居民感受到邻里友好互助的近邻文化。
搭建组织平台 算好为民服务满意账
在南诏镇,友好的邻里关系不止源于党建引领,还源于服务队伍的建设。
南关社区居民沈掌加生前是一位孤寡老人,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起居大多是左邻右舍帮忙照顾。南关社区党委书记许宝秀了解情况后,萌生了组建一支近邻服务队的想法,一来可以就近服务帮助社区的困难群众,二来可以让居民慢慢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最初,这支队伍的成员大多为社区干部,后来有了社区党员,现在群众和共建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也加入了队伍。“平日里,我们主要帮助社区孤寡老人干些家务,也调解一些邻里纠纷。”近邻服务队的队员沈瑞芳这样说。
在照顾沈掌加老人时,队员们就经常到老人家中帮助收拾屋子,洗衣服被褥,每逢节假日还会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就这样,一年四季,对老人的帮助从来没间断过,使老人享受到了没有亲人胜似亲人般的照顾。沈掌加一辈子无儿无女,生活过得很拮据,但他却觉得晚年生活很舒坦,有这么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他觉得一点都不孤独。在老人弥留之际,还将料理身后事和房屋赠送等事情都托付给社区近邻服务队,他直言:“我就相信他们!”简单的话语透露出老人家对近邻服务队的信任。
近邻服务队本着服务社区、奉献社会的宗旨,经常性地开展近邻服务,如照顾孤寡老人、慰问留守儿童、调解民事纠纷等,一件件实事,擦亮了近邻服务队志愿服务的“金字招牌”。医疗保健咨询、文明安全宣传等新内容不断加入到服务项目中,队伍也逐步壮大,党员骨干、妇联干部和热心居民都踊跃加入。服务队长久以来的善行义举,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互帮互助在不经意间已蔚然成风。
激发主体意识 绘就共建共治“同心圆”
社会治理那些事儿,如果只是政府“独唱”、社区“包办”,解决问题可能不精准,群众还会不满意。对此,南诏镇还探索了“组织牵头、居民共治”新方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搭建“社会共治圈”。
“小区车辆乱停、垃圾乱丢。”说起以前文峰社区中山豪庭小区,居民们都感慨万分。那时候物业和业主的关系也紧张,社区干部要花很多精力在矛盾纠纷调解上。而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物业公司服务周到,居民和睦融洽。那么,中山豪庭小区是如何实现华丽变身的呢?
文峰社区在中山豪庭小区设立党支部,并不断凝聚近邻合力,组建了小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此为平台,让小区党员们有谋出谋、有力出力,共同推动中山豪庭小区党支部建设和小区日常管理。寒冷的早晨,小区志愿者清理着居民乱扔的垃圾,挨家挨户劝说引导小区居民车辆有序停放。改变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渐渐地,大家也明白志愿者们的苦心,还纷纷加入了社区治理队伍。
“社区计划后天上午九点开展卫生清理,请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我参加!”“我后天休假,也报名!”……日前,在文峰社区居民服务微信群,社区干部林淑贤发布了一条志愿活动信息,社区居民纷纷响应。
文峰社区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片区,每个片区都建立居民服务群、小区业主群等微信群,架设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国家政策方针、社区日常活动等信息,让居民更加了解社区,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社区大小事居民也可以在群内一起商议,共同参与,将“各自为战”转变为“共建共治”,困难问题解决起来就更快了。
南湖社区、南关社区、文峰社区仅是南诏镇近邻党建的缩影。如今,在南诏镇,铁门与铁门之间,一个新型的“熟人社会”逐渐形成。“遇事多商量,有事没事常来往”,守望相亲、和谐温馨的邻里风尚不断巩固,越来越多居民成为“近邻党建”的支持者、参与者。(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沈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