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建诏安縣南诏鎮:彙聚“鄰”聚力 服務“鄰”距離

為打通聯系服務群衆“最後一公裡”,福建省诏安縣南诏鎮積極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探索實踐“近鄰”黨建新模式,通過“紅色引領”、搭建服務平台、激發主體意識,推動基層治理從“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更新。

突出“紅色引領” 奏響和諧鄰裡“主旋律”

“我們社群黨支部于2018年10月成立,轄管南湖一号、碧桂園、遠洋風景等商住小區。”南诏鎮南湖社群黨支部書記沈芳坦言道,随着城市化加速推進,小區居民“低頭不見擡頭見,對門相見不相識”的現象非常普遍。是以,南湖社群黨支部凝聚多方合力,健全完善與居委會、駐區機關、物業公司溝通協調機制,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研究解決經費缺乏、人力不足等工作難題,逐漸形成社群黨支部引領、多方共同參與、共駐共建的“一核多元”黨建工作機制。2020年以來,6個駐區機關共幫助支援社群工作經費19萬元。

福建诏安縣南诏鎮:彙聚“鄰”聚力 服務“鄰”距離

南诏鎮南關社群近鄰服務隊幫助孤寡老人清洗鍋碗瓢盆 (沈益婷 攝)

“人員有了,經費足了,我們就積極謀劃社群活動,讓居民走出來。”沈芳說,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社群都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居民們打造互相熟悉、互相溝通的“鄰裡朋友圈”。同時,南湖社群定期開展“業主茶話會”,邀請小區樓棟長、業主代表、物業經理、黨員等參加,讓大家坐下來一起為社群未來規劃提議獻策,并通過茶話會來調解社群群衆沖突糾紛和生活小事,進而讓“陌鄰”逐漸變為“睦鄰”。2020年以來,南湖社群共化解群衆沖突糾紛41起,解決群衆生活問題104個。

除了“業主茶話會”,南湖社群還開展“模範評選會”通過小區各樓棟互評方式,開展鄰裡互助“最美人物”評選活動,挖掘宣傳鄰裡互助的感人事迹,樹立睦鄰榜樣,讓居民感受到鄰裡友好互助的近鄰文化。

搭建組織平台 算好為民服務滿意賬

在南诏鎮,友好的鄰裡關系不止源于黨建引領,還源于服務隊伍的建設。

南關社群居民沈掌加生前是一位孤寡老人,長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起居大多是左鄰右舍幫忙照顧。南關社群黨委書記許寶秀了解情況後,萌生了組建一支近鄰服務隊的想法,一來可以就近服務幫助社群的困難群衆,二來可以讓居民慢慢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最初,這支隊伍的成員大多為社群幹部,後來有了社群黨員,現在群衆和共建機關的黨員志願者也加入了隊伍。“平日裡,我們主要幫助社群孤寡老人幹些家務,也調解一些鄰裡糾紛。”近鄰服務隊的隊員沈瑞芳這樣說。

在照顧沈掌加老人時,隊員們就經常到老人家中幫助收拾屋子,洗衣服被褥,每逢節假日還會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資。就這樣,一年四季,對老人的幫助從來沒間斷過,使老人享受到了沒有親人勝似親人般的照顧。沈掌加一輩子無兒無女,生活過得很拮據,但他卻覺得晚年生活很舒坦,有這麼多熱心人士的幫助,他覺得一點都不孤獨。在老人彌留之際,還将料理身後事和房屋贈送等事情都托付給社群近鄰服務隊,他直言:“我就相信他們!”簡單的話語透露出老人家對近鄰服務隊的信任。

近鄰服務隊本着服務社群、奉獻社會的宗旨,經常性地開展近鄰服務,如照顧孤寡老人、慰問留守兒童、調解民事糾紛等,一件件實事,擦亮了近鄰服務隊志願服務的“金字招牌”。醫療保健咨詢、文明安全宣傳等新内容不斷加入到服務項目中,隊伍也逐漸壯大,黨員骨幹、婦聯幹部和熱心居民都踴躍加入。服務隊長久以來的善行義舉,影響和帶動着身邊的人,互幫互助在不經意間已蔚然成風。

激發主體意識 繪就共建共治“同心圓”

社會治理那些事兒,如果隻是政府“獨唱”、社群“包辦”,解決問題可能不精準,群衆還會不滿意。對此,南诏鎮還探索了“組織牽頭、居民共治”新方式,激發群衆主人翁意識,搭建“社會共治圈”。

“小區車輛亂停、垃圾亂丢。”說起以前文峰社群中山豪庭小區,居民們都感慨萬分。那時候物業和業主的關系也緊張,社群幹部要花很多精力在沖突糾紛調解上。而如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物業公司服務周到,居民和睦融洽。那麼,中山豪庭小區是如何實作華麗變身的呢?

文峰社群在中山豪庭小區設立黨支部,并不斷凝聚近鄰合力,組建了小區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以此為平台,讓小區黨員們有謀出謀、有力出力,共同推動中山豪庭小區黨支部建設和小區日常管理。寒冷的早晨,小區志願者清理着居民亂扔的垃圾,挨家挨戶勸說引導小區居民車輛有序停放。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漸漸地,大家也明白志願者們的苦心,還紛紛加入了社群治理隊伍。

“社群計劃後天上午九點開展衛生清理,請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我參加!”“我後天休假,也報名!”……日前,在文峰社群居民服務微信群,社群幹部林淑賢釋出了一條志願活動資訊,社群居民紛紛響應。

文峰社群将轄區劃分為5個網格片區,每個片區都建立居民服務群、小區業主群等微信群,架設聯系服務群衆的橋梁,通過微信群及時釋出國家政策方針、社群日常活動等資訊,讓居民更加了解社群,融入社群這個大家庭。社群大小事居民也可以在群内一起商議,共同參與,将“各自為戰”轉變為“共建共治”,困難問題解決起來就更快了。

南湖社群、南關社群、文峰社群僅是南诏鎮近鄰黨建的縮影。如今,在南诏鎮,鐵門與鐵門之間,一個新型的“熟人社會”逐漸形成。“遇事多商量,有事沒事常來往”,守望相親、和諧溫馨的鄰裡風尚不斷鞏固,越來越多居民成為“近鄰黨建”的支援者、參與者。(記者 黃長秋 通訊員 沈益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