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作者:西山电影

日本50,60年代的电影黄金时期,真是人才济济,经典频出,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编剧。

几个大导演的作品也是各有特色,如果从观众易接受的程度来看,可以用酒的度数来做一个对比。

成濑已喜男的作品最是温和绵柔,35度,非常入味。他的《浮云》《女人步上楼梯时》百看不厌。小津也说,他拍不出《浮云》这样的片子。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浮云》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画面干净整洁,人物清爽自然,38度的好酒,最喜欢他的三秋:《秋日和》《小早川家之秋》和《秋刀鱼之味》。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秋刀鱼之味》

沟口健二的作品就要沉重一些,46度,如同《祇园歌女》中的姐妹,苦中求生。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祇园歌女》

而黑泽明的作品,就如同他的名字,黑白分明,立意决断,毫不遮掩,是56度的烈酒。

加上他的黑白片子,画面的反差要高于通常的黑白日片,更接近于欧洲影片的口味,所以不易被一般的亚洲观众所喜爱和接受。

然而喜欢他影片风格的影迷,却难以割舍黑泽电影的独特魅力,在品其他的电影,反而会觉得淡而无味。

比如,他的讲利己主义的《罗生门》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罗生门》

讲被牺牲武士的《七武士》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七武士》

讲阶层分化与对立的《天国与地狱》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天国与地狱》

讲命运与捉弄的《乱》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乱》

其中的很多影片,作为剧作家的黑泽,都参与了编剧,使得影片的情节充满了戏剧冲突,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剧情无不让观众唏嘘不已。

黑泽鲜明的立意和拍摄手法,甚至在拍小市民的题材时,也与成濑和小津完全不同。

如果说成濑是平视角,小津是低视角,而黑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帝角度”。

例如他1947年的作品《美好的星期天》,吸收了许多意大利和德国黑白片的拍摄手法,与弗里茨.朗的表现主义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影如品酒,黑泽明的电影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美好的星期天》

1990年的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中,黑泽明荣获了终身成就奖的桂冠。

世界影坛以此向他的作品和成就,致以了最高的敬意。

时移世易,黑泽明这样的导演和作品,估计在亚洲是无人能够超越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