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作者:光影艳红菱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少女,本就是人类这种生物之于“美”的集大成体现,“双生花”现象,在女性主义视域得到越来越多观照的今天,更是成为了众多文学、影视作品青睐于去刻画的对象。文学作品中的《七月与安生》,除了带着安妮宝贝特有清冷气息的文字外,我大抵可以将其大胆的将其划归到这一类型中——1.拥有性格呈高度对称反差的双女主,相偎相依,互为成长途中的陪伴。2.男主以“麦高芬”(MacGuffin)的形式存在,在剧情开始时地位很重要,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变得可有可无。3.双女主情感的发展始终处于“爱情”以下。4.两位女主最后会抵达真正的内心世界交融的境界,彼此获得彻底的理解,或者以一方死去,两者性格合二为一,在同一个身体里面共存。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这也是我对这类作品格外喜爱的原因,没有在“枪林弹雨”中撕逼带给人的惊吓,也不像女同片中一言不合就让两女主双双大秀美好肉体的简单粗暴,情感的表达要在放肆中尽量做到克制,每一寸由表及里的渗透都丝丝入扣,将肌理中的缝隙填满。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近年来,这类故事从幼女到少女再到青春期女孩都有影片去涉猎。

法国影片《双腿生风》讲述了两个九岁女童的故事,瑞切尔的生活被父母的爱所包围,同时也让她失去了童年的自由,怪力少女瓦莱丽的出现,从此帮助瑞切尔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而当瑞切尔逐渐把瓦莱丽当做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时,瓦莱丽却永远的离开了她。这是一个女孩帮助另一个女孩学着去成长的故事,法式小清新儿童片的外衣包裹着的讨论生死沉重话题的影片。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青年导演李霄峰的处女作《少女哪吒》,讲述一个性格倔强温吞却思想飘逸的转校生小路与内心世界复杂的优等生晓冰之间的友情,两个人携手对抗家庭、学校、老师的种种虚伪,却也不可避免的在各种考验与磨难中产生裂痕,晓冰一步步走入极端,没能熬过头顶阴霾的青春期。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花与爱丽丝》。岩井俊二的经典影片,相对而言比较轻松的一部,双女主亦是一个生性害羞,另一个敢爱敢恨,经历一段三角恋后纯真友谊得到释然。《下妻物语》,另一部天马行空怪力乱神的日本影片,向往中世纪法国喜欢洛可可服饰的桃子遇见了机车太妹草莓,两个人都对对方的生活充满好奇,在了解对方的过程中也真正找到了自己。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回归到《七月与安生》,周冬雨和马思纯对两位女主的诠释可谓是非常到位的,我很难从新生代成年女演员中挑出另外两人来完成这部戏。周马二人身上都天然散发着一种成熟少女的气质,戏中角色一个是受身世所困不得不去过一种叛逆的生活,另一个是从小就知道装乖来讨取成人世界对她的认可,无不在负荷着超载于自身年龄本该负荷的重量。不好说两位演员是否奉献出了她们演艺生涯的巅峰演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她们最适合、最具不可替代性的一对人物。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影片中,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水乳交融,同时也对原著做出了更适合银幕表现的改动,原著是安生难产死去,七月抚养安生的孩子长大。而影片中则恰恰相反,安生以七月之名之口吻把她们的成长故事记录成书,一部分是对真实记忆的还原,另一部分则是她期待发生的幻想,现实世界中七月与安生合为一体,而幻想世界中七月与安生交换了人生,在幻想世界中幸存下来的七月,像曾经的安生一样,过起了流浪、自由,辛苦但未必不幸福的生活,足迹留在了下雪的西伯利亚,以及世界尽头乌斯怀亚的灯塔下... ...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这一幕很明显是在致敬岩井俊二的《情书》,片尾字幕中,导演也特别鸣谢了岩井俊二先生。)

两个人之间所有的情感羁绊,很难用亲情、友情或爱情三者中的任何一种来贴上标签,是一种专属于成长过程中的女孩间的亲密关系,复杂又简单,脆弱又坚固,易结且难解,走着走着,一个人搁浅在了无尽岁月的洪流中,消失了,又出现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体里。

拥有这种关系必定是种很神奇的一种体验,电影基本上表现出了这种玄妙的神奇,是不容错过的国产优质文学改编爱情片。

小菱评分: ★★★★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七月与安生》完美生物的一体两面,矛盾的终以死来句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