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帧科普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它的表面积有71%都被海洋所覆盖,海水总量超过了13亿立方米。
居住在海边的朋友都知道,一天之中大海都会经历潮起与潮落,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现象吗?退潮后的海水最终流向了哪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地球上的海洋是如何形成的?</h1>
在了解大海的潮起潮落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球上的水究竟是怎么来的?大海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这一点,其实比较众说纷纭,不过在科学界被大众所认同的就是“星云说”,这是在46亿年之前,太阳系刚刚诞生,所以在太阳系中漂浮了大量的气体和尘埃云。
在云中最不缺的就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这些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水,当水分子越积越多的情况下,就会形成稠密的结冰尘埃云。
然后因为重力的缘故开始向下掉落,恰好就和刚出生的地球相撞,就这样水便来到了地球,科学家们也怀疑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来自带冰的彗星。不管是那种说法,水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才到达地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什么是潮汐现象?</h1>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都会发现海水有一个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每天到了一定时间之后,海水就会推波助澜、迅速上涨,淹没海边的礁石。
再过一段时间之后,上涨的海水便开始自行退去,最后留下一片沙滩,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返,海水的这种周期现象就叫“潮汐现象”。
正常情况下,“潮”指的是白天海水上涨,而“汐”则指的是晚上的海水上涨,没错,潮汐现象每个昼夜会有2次高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水的潮涨潮落?</h1>
《论衡》中有写到“涛之起也,随月升衰”,意思就是说潮汐现象的出现跟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那时候还只是人们对其的猜测。直到后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最终证明了大海的潮起潮落确实是由月球所引起。
海水被月球的引力吸引着,但地球上每个点距离月球的距离不同,所以引力大小也不同,当海水正对月球时,引力最大,海水因为引力的作用向外“膨胀”。
另一面背对月球的地方,虽然月球的引力小,但所受到的地球自身离心力变大,因此也会发生“膨胀”,综合来说,造成海水涨落的主要原因就是月球引力和地球离心力的合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那么潮落之后,水都去了哪里?</h1>
知道了海水的涨落原理后,一定会有人好奇:大海退潮之后的水流到哪里去了?事实上,不管大海经历多少次潮起潮落,地球表面的海水总量基本都没有发生改变。潮落退去的海水也没有消失,而是流向了引力大的地方形成了涨潮,如此循环往复下去。
而潮汐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能源,我们在经常出现“大潮”的地方建立一座发电站,就能完美的利用潮水涨落所形成的水位差,把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最后个人观点:
虽然潮涨潮落能给人们带来可利用能源,但其实对于海洋中的生物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的降临,据了解每年因为潮汐现象的影响,鲸鱼、鲨鱼等大型的海洋生物频繁发生搁浅在沙滩的情况,最后都丧命于此。
只能说不管是哪一种自然现象,有利的同时自然也会存在弊端,重要的是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巧妙地运用,将它发挥到极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