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幀科普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水球,它的表面積有71%都被海洋所覆寫,海水總量超過了13億立方米。
居住在海邊的朋友都知道,一天之中大海都會經曆潮起與潮落,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導緻的這一現象嗎?退潮後的海水最終流向了哪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地球上的海洋是如何形成的?</h1>
在了解大海的潮起潮落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地球上的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大海是如何形成的?
關于這一點,其實比較衆說紛纭,不過在科學界被大衆所認同的就是“星雲說”,這是在46億年之前,太陽系剛剛誕生,是以在太陽系中漂浮了大量的氣體和塵埃雲。
在雲中最不缺的就是氫原子和氧原子,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裡,這些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水,當水分子越積越多的情況下,就會形成稠密的結冰塵埃雲。
然後因為重力的緣故開始向下掉落,恰好就和剛出生的地球相撞,就這樣水便來到了地球,科學家們也懷疑地球上的大部分水來自帶冰的彗星。不管是那種說法,水都經曆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才到達地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什麼是潮汐現象?</h1>
凡是到過海邊的人,都會發現海水有一個周期性的漲落現象,每天到了一定時間之後,海水就會推波助瀾、迅速上漲,淹沒海邊的礁石。
再過一段時間之後,上漲的海水便開始自行退去,最後留下一片沙灘,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返,海水的這種周期現象就叫“潮汐現象”。
正常情況下,“潮”指的是白天海水上漲,而“汐”則指的是晚上的海水上漲,沒錯,潮汐現象每個晝夜會有2次高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海水的潮漲潮落?</h1>
《論衡》中有寫到“濤之起也,随月升衰”,意思就是說潮汐現象的出現跟月亮有着密切的關系,當然那時候還隻是人們對其的猜測。直到後來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才最終證明了大海的潮起潮落确實是由月球所引起。
海水被月球的引力吸引着,但地球上每個點距離月球的距離不同,是以引力大小也不同,當海水正對月球時,引力最大,海水因為引力的作用向外“膨脹”。
另一面背對月球的地方,雖然月球的引力小,但所受到的地球自身離心力變大,是以也會發生“膨脹”,綜合來說,造成海水漲落的主要原因就是月球引力和地球離心力的合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那麼潮落之後,水都去了哪裡?</h1>
知道了海水的漲落原理後,一定會有人好奇:大海退潮之後的水流到哪裡去了?事實上,不管大海經曆多少次潮起潮落,地球表面的海水總量基本都沒有發生改變。潮落退去的海水也沒有消失,而是流向了引力大的地方形成了漲潮,如此循環往複下去。
而潮汐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它也是一種可利用的能源,我們在經常出現“大潮”的地方建立一座發電站,就能完美的利用潮水漲落所形成的水位差,把勢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再将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最後個人觀點:
雖然潮漲潮落能給人們帶來可利用能源,但其實對于海洋中的生物來說,這就是一場災難的降臨,據了解每年因為潮汐現象的影響,鲸魚、鲨魚等大型的海洋生物頻繁發生擱淺在沙灘的情況,最後都喪命于此。
隻能說不管是哪一種自然現象,有利的同時自然也會存在弊端,重要的是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巧妙地運用,将它發揮到極緻,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