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日本青春纯爱作品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直到30岁错过了青春后才想明白,我们喜欢青春文学、纯爱电影,也许、大概、可能是因为我们渴望在这些治愈、美好的故事中,找到些许心灵慰藉,就算这些青春作品是悲剧收场,也足够在我们的心里刻下一到痕,经久不消。

因为你会发现,你看的每一部电影、读过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一丝一缕的情节与自己的青春相似,不管是治愈也好、疼痛也罢,都能够激起你内心中最为柔软的一部分。我记得宫崎骏在1993年出过一部青春纯爱的动漫电影《听见涛声》,就击中了我心中最为柔软的一部分,故事中有句台词我一直记在手账本里:“打开窗子,夜色中的土佐湾展现在眼前,我闭上眼睛,耳边响起熟悉的海涛声。”,好像夏日美好的傍晚,吹着海风,回想起年少时期一段如同海潮一般的暗恋,清新恬淡,不温不火,却又如此美好和婉转。
这种美好的感觉,如同我现在读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一般,温热的海风吹来丝丝黏腻的感觉,在暮色降临的海滨,耳边是海涛声,眼前是明亮的少女,我总以为《潮骚》这样的故事开头,按照惯例会是一个悲剧结局,一个打渔的少年,与一个财主家的千金,怎么看都不是被看到“周围”看好的CP。可不想三岛由纪夫没有让我失望,给了我一个美好而又感动的结局。
18岁的少年新治,在春日傍晚的海滨遇到了初江。初江肤色若凝,眉宇沉静,令新治心动;新治赤城纯洁的眼眸,同样让初江难忘。两人就在这样一个春日傍晚,从两条无交集的直线,开始慢慢靠拢,直到相识相知相爱,并随着时间秒针的推移日渐炽烈,但他们并没有因为深情就走出爱情的道德底线,当两人赤裸与海滩上面对时,也仅仅只是亲吻而不是吃掉那颗禁果。“两人彼此都强烈地嗅到了各自犹如海潮般的体臭,彼此都感觉到对方的体温。干裂的嘴唇相互接触,多少带点咸味,新治觉得像海藻一般。”
两人单纯的爱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门第之差,初江的追求对象另一个财主家的子弟,认为自己与初江是“门当户对”,阻挠新治和初江在一起,而初江的父亲,也因为新治是一个穷小子而不同意两人来往,但他们的爱情即使被阻挠、被禁止,他们还是坚持维护着自己的感情,而新治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定,让初江的父亲认可了他,两人也终于能够走在一起,成为歌岛上被人们祝福的一对。“在年轻人去灯塔的上坡道上,雨水形成了一股急流,冲刷着他的脚。松树梢在低吟。蹬长统胶靴走路很艰难,他没有打雨伞,雨水顺着他的分头流进了他的领窝。但他依然迎着暴风雨继续攀登。”
当歌岛的海风再次吹来,当夜幕再次降临,当春天结束夏天来临时,才是爱情在悄悄发芽的时候,这故事里没有生离死别、没有狗血多角关系,唯有两人为了爱情坚定而做的努力,唯有“恒温热”的爱情和被家人朋友祝福的两人。看书的时候,你会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曾经为了爱情奋不顾身过,不管成功与否,那为了爱而且加倍努力的记忆,永远会在你的记忆中,成为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夜幕来临的时候,也许也想起曾经同样稚嫩却又无所畏惧的自己,这大概就是三岛《潮骚》给我们带来的理想爱情吧~